《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王丽娜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21课 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上台讲故事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同学们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设计思路:
1、与文本对话,注重品味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2、与人物对话,深化体验 (细细品读,深化主题。自主练读,读中感悟。品词品句,感悟真情。互动交流,情感升华)
3、与自己对话,升华认识 (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在生活中,你给过别人掌声吗?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2、师生互动:对后面听课的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是啊!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感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出示课题、齐读。
二、创设氛围,激发情感(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渗透其中)
1、自由读课文,体会掌声前的英子
边读边画句子:课文中的英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请结合文中描写英子的语句来体会)
2、重点理解英子以前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 -
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描写英子的语句,并结合这些语句体会英子以前内心忧郁的感受。
②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中描写英子的语句,体会英子后来变得开朗,内心充满快乐。
③男、女生分别读第一、第四自然段,感受英子生活的变化。 3、体会两次“掌声”,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①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掌声。 ②重点理解“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③重点引导理解“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④对比理解:
同样是热烈的掌声,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⑤讨论:
假如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假如你就是英子,面对同学们的掌声,你又想说点什么?
⑥说一说
通过这两次掌声体会到了什么?
4、体会英子的回信,放飞美好的心愿
①掌声代表鼓励,掌声代表爱心,掌声能给我们自信,能使我们微笑面对生活。几年后,英子给“我”写了一封信,谁来读一读。
②有感情地朗读英子的来信,体会掌声对英子的影响。
三、总结升华 (第二次尝试)
1、小结: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2、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掌声的神奇。 3、拓展练习
①当( )时,我需要掌声。 当( )时,()需要掌声。
②说说你对掌声的理解,你最想把掌声送给谁?为什么?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