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来源:榕意旅游网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

历 史 题 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有一个为士的官员,20岁时,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甲,22岁时,他又娶了一个妾并生大儿子乙,24岁时,他的妻子又生儿子丙,25岁时,他的妾又生儿子丁,这个官员后来不幸去世,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按周朝规定,主要由谁继承家业和爵位( )

A.甲 B.乙 C.丙 D.丁

2.“幽王烽火戏诸侯,可怜列国奔驰苦”反映了当时政治上实行(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王位世袭制

3. 2008年新年伊始,一场几十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但大雨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4.“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5. 秦《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6.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相权,任用亲信朝臣为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1

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的剧名明显犯了错误。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推断历史学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宰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8. 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雅典 B.斯巴达 C.中国 D.罗马 9. 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血缘关系的最主要措施是 ( ) A.按地域划分部落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D.向男性公民开放官职

10.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 ) 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变 B、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不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掌权

11.1786年初,美国政府欠债超过4200万美元,而各州上缴的款项仅够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无法偿还巨额债务。最主要的根源是( ) A.战争开支过大 B.独立战争的影响 C.邦联体制 D.英国商品倾销

12.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13.有部宪法曾规定:“The executive Power shall be vested in a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这一宪法的保守性和局限性表现在( )

①民主性不够广泛 ②允许奴隶制存在 ③不承认所有成年人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4.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中指出“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不过

2

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而已。”这是指( )

A.美国允许奴隶制度存在 B.美国允许奴隶贸易 C.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D.黑人无选举权

15.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 ,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1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18. 回顾香港被割占史,与之相关的条约有 ( )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天津条约》④《马关条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 D. ③④ 19.《马关条约》中对小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 A.赔款两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品岸 D.割让台湾

20.《辛卫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21.辛亥革命实现了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它(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3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2、“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政府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23、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符合这种主张的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选项是:

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内除国贼,外争主权”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24.“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条款出自 (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5、“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13分,28题19分,共50分) 26.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报国呈英雄。” ——民谣

材料二:“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和大清闹。” ——民谣

材料三:“我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者,不赞成兀鹰们把爪子伸到任何国家去。……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义和团主要想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

——美 马克·吐温《我也是义和团》

4

请回答:

(1)义和团“起山东”和“不到三月遍地红”,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在材料一、二中,哪些文字能反映出义和团的深厚群众基础?3分

(3)“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这些行为反映了义和团对外来事物的什么态度?2分

(4)读材料三,结合当时情况,作者所说的“兀鹰们”具体指谁?2分

(5)请你简述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瓦解着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

材料二: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顾准文集》

材料三:中华文化主要发祥于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族,形成君主集权。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

材料四:秦始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统治百姓,此外还有抵御外部的侵扰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利害冲突。……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人教版《历史Ⅰ教师教学用书》

5

请回答: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对雅典民主制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分别是什么?(4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作出贡献的三位著名人物。(3分)

⑶材料四中提到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与雅典民主制度对各自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28. (19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个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6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部分) 请回答:

(1)上述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哪一项制度?(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朝中央政府的某一项政策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6分)

7

(3)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什么?1分。材料三所反映的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

8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26题:共18分

(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或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3分 (2)“孩童个个拿起刀”、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3分 (3)盲目排外。2分 (4)八国联军。2分

(5)①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开始沦为 2分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或《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深了 2分 ③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2分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完全确立 2分

27、(共13分)

⑴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2分)希腊的城邦制度。(2分) ⑵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3分) 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中央集权制)。(2分)

中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希腊:雅典民主制度铸就了精神文化领域的辉煌成就。(言之有理即可,4分)

28题:共19分 (1)(6分)

D A C B C A A B A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B C C B A A C C D C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西周实行分封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每点2分) (2)(6分)

程序:中书省草拟报告,门下省审议报告,尚书省具体实施。(每点2分) (3) 两对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2分) (4) 目的:巩固统治。(1分)

影响: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2分);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