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栖霞丹枫

来源:榕意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栖霞丹枫

作者:廖 原

来源:《老友》2009年第04期

“栖霞丹枫”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深秋时节,我雅兴萌发,与友人同去游览千古胜景。 相传南京栖霞山古时生长野参、当归等药材,食之可以摄生祛疾,延年益寿,故名摄山。南朝时因山中建“栖霞精舍”,山因寺而改名为栖霞山。清乾隆帝诗赞栖霞山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使栖霞山名声大震。栖霞山东峰似苍龙戏水,俗称“龙山”;其西峰若卧虎拜月,名曰“虎山”;其中峰如凤凰展翅,故名“凤翔”。

导游告诉我们,栖霞山风景区面积达850公顷,其中山林面积330余公顷,红叶品种多达10余种,主要有红枫、枫香、三角枫、黄连木、榉树、乌桕、盐肤木、鸡爪槭等。全景区拥有红叶树15万株以上,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树有4000余株。近几年来,引进了北美枫香、国王枫、挪威槭等国外红叶品种。红叶树种的丰富和数量的大增,使栖霞的红叶观赏期更长,红叶色彩更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新开辟的霜红苑,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红叶。清明处暑,万树嫩红;霜降前后,漫苑红遍;到了大雪时节,红果满枝头。

秋高气爽,满山红叶,成了红的海洋,花的世界,南京市民们赏枫蔚然成风。我同友人从栖霞寺后越过千佛岩,攀石而上,至纱帽峰、畅观亭,到达枫峰。漫步在枫林间,脚下踩着厚厚的落叶,软软的,不时发出轻微的嚓嚓声,感受秋天的气息,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来过栖霞山的历代文人墨客,大多羡“枫丹霜白”之艳丽,惊“天工造化”之神奇。孔子第64代孙、清初剧作家孔尚任在其作品《桃花扇》中,把栖霞山的景致描摹得如诗如画。随着他的名篇《桃花扇》的广泛流传,“栖霞丹枫”也蜚声中外。如今栖霞山有桃花扇亭、李香君墓、桃花涧、保贞庵遗址,附近还有“保贞庵”村、“保贞庵”桥,夫子庙有李香君故居。

栖霞山古迹遍布全山,是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之称。这里有被称之为我国“四大丛林”之一的栖霞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舍利塔、千佛岩、明征君碑,还有天开岩、青峰剑、白乳泉、一线天、禹王碑等一大批文物古迹。此外,还有一大批帝王或文人雅士,如康熙、乾隆、李白、顾炎武、林则徐、释灵一等留下的吟咏栖霞的诗篇。山水风光与宗教人文传统的紧密结合,造就了栖霞山独特的地理与人文景观,这是栖霞山吸引中外游人的精髓所在。

栖霞佳绝处,毕竟在凤翔。登临峰巅,望着“苍崖丹枫,空濛缥缈”的栖霞山和“浩浩荡荡,白帆点点”的扬子江,感到身心格外舒畅,不禁低咏起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著名诗句来,并由衷地赞叹祖国“江山如此多娇”。 责编/海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