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行动指南

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行动指南

来源:榕意旅游网
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行动指南

作者:阿里山茶1 于 2012-02-09 15:02:53 发表 只看该作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励精图治的创新实践,已经成功执掌国家政权62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和一个持续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特别是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难度明显加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和教育,十分必要。

确立党的根本宗旨是适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党的根本宗旨是指党成立的目的和行动意图,是识别一个政党性质的根本依据。判断政党的性质,不仅要看它由什么人组成,更要看它代表什么人的利益。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按照《共产党宣言》确定的基本宗旨依据,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和行为准则。这就决定了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不是代表少数人或单纯为本阶级谋利益的集团,而必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劳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的高度自觉。正是由于这种自觉,我们党对人民才会存有敬畏和感情,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政治优势才能够得以保持,党才能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正是由于这种自觉,党员干部对人民才会切实承担责任和义务,从严治党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党的先进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并在率先垂范的行动中潜移默化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切实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

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行动指南。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历史任务、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不同,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分别对党的宗旨作出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注解,但我们党的宗旨及其核心内涵从未改变过。每个时期,

党的宗旨都集中体现在制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上,体现在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上,保证了我们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党的宗旨始终是我们党前进的精神动力与指路明灯,始终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前进的光辉旗帜,始终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着眼于社会实践与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引入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伟大创举,引发了一场深刻社会变革,不仅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和人民群众潜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也让我国进入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价值理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的集中凸显期。能否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成功实现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转型,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当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发展质量,维护公平正义,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声,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更是我们党肩负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

市场与计划虽然同样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但其有着不同寻常的能量,在最大限度地促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其逐利性、重利性、私利性等方面的双重效应中的“负面效应”也会随之而来,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和人际关系上,就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而这些是市场经济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因此,我们在坚定不移地发展市场经济,协调运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约束控制市场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确保支撑市场的“公平”与“效益”双轮协调运转、并驾齐飞。事实上,由于体制、机制以及法制环境等方面的不完善,更由于我们整个社会收入调节机制方面的不足、整个社会有效监管方面的缺位和整个社会价值导向方面的缺失,利己主义开始充斥市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现象滋生蔓延,道德作为维护社会公平的防线屡被突破、屡屡失守,民众幸福感、社会安全度开始下降,导致了社会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和信仰危机。

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和维持,需要时间积累、制度安排、管理创新、智慧运用,更需要全体民众特别是全体共产党员的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必须本着对人民、对党负责的态度,切实承担起责任,勇于正视问题,敢于面对挑战,尽快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与突破口,并迅速行动起来。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锐气、勇气和智慧,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和要求,而且也只有我们党才具有这样的社会动员能力。

在社会普遍物质化、商品化、利益化的今天,迫切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之下,构建起一种具体的、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主流价值观,并通过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引领、统摄、整合、协调各个社会群体多样化的价值需求与判

断。这种价值观要能承载起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的道德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要求与价值取向,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道德宣言,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其作用、验证其力量,理应成为全体人民的一个共同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导向。我们能够从汶川地震全民族的救灾行动中看到希望和信心,也更应该从当下社会强烈的呼声和忧国忧民的情绪中看到机会和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