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作者:王宏伟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23期

王 宏 伟

(许昌学院发展规划处 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构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对基于供给侧下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情况、发展现状和区域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河南农业现代化作出补充和丰富。

关键词:供给侧;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6.23.002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院校重点科研项目“加快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项目编号:15B630018);许昌学院科研项目“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研究”(项目编号:17YB033)

收稿日期:2016-10-01

构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不能脱离河南省是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的现实。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河南省的农业发展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已从2013年的139个增加到2016年的207家省级农业产业集群,对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 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现状

1.1 没落农产品通过农业集群焕发新生

河南省历史上作为传统农业省份,一些没落农产品通过的有效扶植,市场整合,正在逐步焕发新生。如:豆制品产业集群,主要以河南省县河街乡为主、逐步辐射到苏桥、灵井、桂村等乡镇。特别是经历了台报道腐竹吊白块负面事件后,积极应对,整合资源,注重食品安全、加强品牌建设,涌现出了河南质源豆制品品牌,豆制品销售达到了13亿元,带动农户2万多户。

1.2 原有优势农业集群逐步加强

一些原有优势农业集群也得到了加强。如:花木产业集群。以中原花卉博览会为契机,通过花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建设,现代名优花木科技园区和5A级生态旅游观光园区的提升示范,花木交易市场的完善,从花木生产、精深加工、包装运输、相关花具花药生产以及休闲旅游等三产的衍生,形成了产业链全覆盖。相关销售收入达到了61亿元。

1.3 新生农业集群逐步壮大

通过扶植农业企业,一些农业企业逐步壮大,成长为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新生的产业集群。如:肉制品产业集群。以众品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并以冷链运输为支撑,带动了长葛乐源养殖等一大批规模养殖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长葛肉制品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80亿元。

2 利用区位商法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对比分析

2.1 省内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区位商法比较分析

区位商法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对于农业结构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其各行业增加值占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例各不相同。根据农业区位商计算方法,计算河南省各行业在各地市的区位商如表1所示。

对于种植业,各市的区位商差距不大,在三门峡、周口、商丘这几个地市的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明显;对于林业,洛阳市、济源市、信阳市区位商分别为5.08、2.68、1.82,林业在这些地市具有比较优势,尤其是在洛阳市、济源市较为明显;对于牧业,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平顶山的区位商分别为1.61、1.37、1.34、1.22,相比于其它各地市,牧业在这些地市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渔业,信阳市、郑州市、济源市的区位商分别为4.03、3.7和3.5,相比于其它地市,渔业在这三个地市优势较为明显;对于农林牧渔服务业,洛阳市、鹤壁市、开封市、驻马店市、安阳市、周口市的区位商分别为2.97、1.54、1.43、1.42、1.35和1.22,相比于其它地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在这几个地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洛阳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比较发达。

2.2 利用区位商法,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布局调整

本文根据农业各行业在河南省各地市区位商的大小,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地市化分成产业优势突出地市(LQ≥3)、产业有较大优势地市(2<LQ<3)和产业有一定优势地市(1<LQ≤2)。其中农业中种植业产业有一定优势的地市有三门峡市、商丘市、安阳市、周口市、南阳市、信阳市、开封市;林业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市是洛阳市,有较大优势的地市是济源市,有一定优势的地市有信阳市、河南省、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南阳市;牧业产业有一定优势的地市有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平顶山、郑州市、新乡市、许昌市、驻马店市、焦作市、濮阳市;渔业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市有信阳市、郑州市、济源市三市,有一定优势的地市有平顶山市、驻马店市、商丘市、新乡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有较大优势的地市是洛阳市,有一定优势的地市有鹤壁市、开封市、驻马店市、安阳市、周口市。

根据区位商法比较优势,指出河南省应该发展的农业产业,按照现行的农业统计分类,应为种植业、林业(花木)及相关的农业服务业。

3 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3.1 错位发展,突出优势

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的意见汇总,绝大部分都提到要建设生猪产业集群。临近的漯河市要进一步发展双汇肉制品集群、洛阳市的栾川君山中药材产业化集群、平顶山市的圣光中药材产业化集群、南阳市的西峡宛西中药材产业化集群等等。临近县市的相

关产业集群都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如何从重重包围中脱颖而出,必须坚持错位发展,突出优势。例如:肉制品产业集群,如果仅考虑品牌、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双汇集团明显远远强于众品。对于众品来说,仅从肉制品加工方面,很难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坚持错位竞争,可以从全产业链角度寻找价值洼地,利用现在“互联网+”技术,突出冷链物流,既解决自身企业发展需求,又能够服务相关的蔬菜食用菌产业集群、鲜切花产业集群。

3.2 要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加大农产品商品化率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农产品一般都需要深加工(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能力达到70%以上,而河南省仅为40%左右),一方面通过深加工,能够提升农产品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保障食品安全。河南省农产品加工工艺、技术水平较低,农产品增值额低。只有通过产业集群的建设,才能够拉长价值链,才能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3 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加强农产品产业链建设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仍处于传统模式阶段,很多还是传统的市场交易型组织模式。最显著的问题是农户和农业企业之间缺乏符合市场规律的衔接。需要建立农户和农业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衔接和沟通机制,实现了利益博弈均衡的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如:社区支持农业形式、家庭农场等,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把“专业厂商——流通——销售” 的每一个环节得到增强。

应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层次的专业合作社、利润返还合作社、股份制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要根据各地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多种模式并举,充分发挥各种合作社自身的特点。要加大对松散型的合作社向紧密型合作社发展的引导,以利于形成产业一体化的合作经济体。探索农业价值链管理新机制,引导不同价值链上的合作社,在农产品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从而减少风险,增加行业利润。

3.4 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积极申请创办国家、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专利申请,掌握核心技术;与高校、科研机构校企联合攻关,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以及整合公共研发推广平台,全面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要整合各种人才培训工程,不仅要重视技术人员培训,更要注重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通过“农村创业人才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人才培训工程以及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达到创新培训方式、适应企业、人员具体需求的,多方式、全方位的人才培训体系,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铭焓.陕西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2)

2 黄福江,高志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与我国的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

4 王宏伟.中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2015(10)

(责任编辑

梁 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