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减刑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摘要]减刑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刑罚执行制度,是监狱目前最常用的一项法律奖惩措施,是刑罚目的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改造罪犯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刑罚执行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和方法,但是当下司法实践遭遇了减刑被不当适用的境况,理论和实务界都为此进言献策,甚至有人建议取消减刑,以完善后的假释制度代之。笔者认为减刑还是应当保留,本文从减刑的理论基础和意义两方面来论证减刑的合理性。
[关键词]减刑;理论基础;人权;宽严相济
减刑在我国的刑罚执行中发挥着鼓励罪犯积极改造,要作用。在200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司法部在全国开展了为期近两年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专项检查活动,截止至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案件减刑制度固有的其他特点,刑说和限制减刑说三中观点。突然完全恢复自由,不能再减刑时,便不服从监规;期不能重新执行,这极不利于对重新犯罪的预防;数次减刑、数次裁定,增加的法院的工作量。[1 ]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又没有直接造成罪犯现有处境的即时改变,在短期内能得到控制,行为进行系统规导。适度调整,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弥补方式。意限制减刑,普遍启动假释,不具备、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撑,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减刑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设置,刑罚执行制度,减刑制度也不例外。减刑制度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点
1.报应与功利主义
刑罚权包括“制刑权、动刑权、配刑权和行刑权34502件。这些问题同样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再加上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支持废除减刑说的论者认为;减刑释放后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在刑罚适用趋重的情况下,因为假释不但具有减刑的一切功能,笔者赞同保留减刑说,
均有其内在的合目的性的根据。早日实现刑罚目的的重2006年2月,共发现有问题的存在着废除减刑说、通过减刑对刑罚力度进行因为减刑有其理论基础作支作为一项重要的”,是四者的统一。脱离任何
保留减罪犯应该有:
减刑使受刑人而不是逐步地适应社会,很容易导致受刑人重新犯罪;对减刑的刑支持保留减刑说的论者认为:减刑一方面使得刑罚在实质上犯罪风险至少同时减刑的适用面大,具有重复适用的特性,便于对罪犯况且,支持限制减刑说的论者认为,而且具有减刑
一个环节,刑罚权都无法实现。而行刑权在刑罚权中更是占据核心地位,如果没有刑罚的执行,那么,刑罚所希冀的对犯罪行为的否定评价和谴责就无从谈起,惩罚也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刑罚所具有的威慑和教育改造等功能也得不到发挥。但也应看到,行刑权不过是刑罚权的一个环节,不能脱离刑罚而单独存在,行刑权作为刑罚权的一部分,也必须与刑罚的基本原则、根据相符合。但刑罚执行不仅仅是一个对犯罪人进行报应、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改造罪犯、预防犯罪,体现社会功利的过程。而在报应的基础上,根据犯罪人的悔罪表现和立功表现予以不同程度的减刑,有利于犯罪人积极改造,有利于预防犯罪的刑法目的的实现,也有利于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减刑的理论基础在于报应和功利的统一,罪人的悔罪表现和立功表现而予以不同程度的减刑,会,因而符合刑罚的节俭性要求,是合理的。因此,减刑制度实质上是础上的功利追求
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刑事司法政策,的指针。[2]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司法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现实需要和理性选择。罚变更执行制度,神。它本身体现了对罪犯的区别对待。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非任何受刑罪犯都能得到减刑刑,从而对所有受刑罪犯作了规定,只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定的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区分了“可以减到减刑,也可能得不到减刑减刑官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刑过程中的表现所作的进一步区别。第三期徒刑犯减刑后应实际执行的刑期别。《刑法》第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个方面可见,用中,对罪犯区别对待减刑制度的立法精神。
二、减刑的意义
正确地适用减刑无疑有利于犯罪分子本人、”。
应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确有悔改表现的,才应当减刑。第二”和“应当减”,78条第2款规定,不但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核心内容
减刑作为一种重要的减刑刑种和减短刑期的刑,只有符合刑法规定的减刑条件的罪犯”与“不减,“减,与无期徒刑犯应实际执行的刑期:“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1/2;判处无期徒刑的在报应的基础上和限度内根据犯使其提前出狱也不会危害社是实现刑事法治、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的区别。根据《刑法》第,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刑法在减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方面“可以减“应当减”条件的罪犯“不减”的基础上,在减刑犯中,,不能少于家庭甚至社会。促进社会和谐[3]:第一,才能得到减78,在执行期间,才可以减刑,则应予以减刑,对受刑罪犯根据其行,,判处管制、拘役、有10年。”,也是我国刑法关于总而言之,报应基,并1款,认真;只有法,,可能得,减刑
““减”条第两种情形对于符合”条件的受刑罪犯而对于那些符合这是在”与刑法还对管制、拘役、有进行了区从上述三我国的减刑制度本身体现了对受刑罪犯区别对待的原则。从减刑适
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犯罪分子的意义
减刑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犯罪分子身上。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激励功能。即减刑具有调动罪犯积极主动改造的内在力量的激励功能。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人们会对激励作反应,即,如果一个人的环境发生变化,而他通过改变其行为就能增加他的满足,那他就会这样做。”[4]减刑就是这样一种刺激。受刑人在服刑改造期间具有与普通人所不同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其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和愿望莫过于缩短刑期,去监狱做过调查,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犯人对改造目标是什么所作的回答是“为了减刑、早日回家”。这种心理需求,决定了调节罪犯改造心理,促使其积极自觉改造,尽可能争取和保持善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发挥减刑这一行刑调控手段。对于那些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受刑人给予适当减少刑罚量,
有利于鞭策其自律自励,劣与减刑等奖励的因果对应关系,方向转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其迫切的愿望,的心理需要引导转化为积极改造的内在动力。具有评价罪犯改造质量的功能。个刑罚执行过程,因此,这就要求对于受刑人在改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何,当给予一定的评价,司法机关对服刑人如果持满意和肯定的态度,评价并通过减刑等奖励手段予以体现,改造持不满意或否定态度,则给予其否定评价并通过不予减刑等手段予以警示,迫其自省自律。因此,减刑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极表现的受刑人以肯定和鼓舞,力的方向。正如有论者所论,一定的不定期性,减刑与不定期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对社会的意义
(1)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有效地改造罪犯,从而减少国家对罪犯改造所承受的巨大负担,并且避免了刑罚过剩。当施加处罚:惩罚无理由,即不存在要防止的损害,行动总的说来无害;惩罚必定无效,即不可能取得防止损害的作用;惩罚无益,或者说代价太高,即惩罚造成的损害大于它要防止的损害;或自己停止。也就是说,如果罪犯服完一定刑期的监禁刑以后,人身危险性得到抑制甚至明显降低,经失去意义。因此,对那些已经改造好的、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已经丧失人身危险性的罪犯予以减刑,使其早日回归社会,用,而且还能使他回到社会后自食其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于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定的社会环境,为了创造这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理。政法机关无疑在综合治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早日恢复自由。向受刑人明确改造优这样就把服刑罪犯要求缩短刑期2)评价功能,或称警示功能。即理性与权利理念已经贯穿于整则给予其肯定如果对服刑人的不仅在于给确有悔改或立功等积昭示其应当努我国的宣告刑实际上是具有[5]
在下列情况下不应就有证据表明其就需要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减刑是其中一个环节,应2)有利笔者曾经
激励其努力改造的内在力量。使其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减少刑罚量的(在当前行刑时代,促使其更好地接受改造;而且可以影响和感受其他服刑人,由于减刑制度的存在,美国哲学家边沁指出:惩罚无必要,即损害不需要惩罚便可以加以防止则要求罪犯服完原判决确定的刑罚期限就已不仅可以减少国家所承担的巨额费(有利于社会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做好减刑
工作,有利于罪犯认罪服法,积极改造,提高改造质量巩固改造效果。减刑不仅使罪犯本人增加改造信心,也可使其家人对其改造充满信心。有时减刑也可缓解一定的社会矛盾。如夫妻欲离婚的,家人对罪犯感到失望的,通过减刑,他们就有可能采取克制态度,缓和矛盾。(3)稳定监管场所秩序,促进监狱行刑处纪律的维持。服刑人特别是刑期长的罪犯在入监改造之初,往往存在着心灰意冷,混刑度日的心理,感到前途渺茫,对前途失去信心和希望,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采取放荡不羁、听之任之的心态,甚至采取破坏性的手段来发泄自己失衡的情绪。这种情绪无疑不仅会对监管场所的改造秩序造成巨大干扰,而且会影响其他服刑人员的改造情绪。而通过设置减刑制度,会使服刑人员认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获得司法机关的认可从而提前出狱,会,会对前途充满希望,增强信心。
三、小结
我们承认在司法实践中减刑的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题而否定它存在的合理性。完善,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候国云.论废除减刑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2007-03-12).
[3]彭辅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减刑中的运用
[4] 【美】理查德社.2003:68.
[5]陈兴良.刑法哲学
我们目前应该做的是探讨减刑制度的现状,
完善假释.·A ·波斯纳著,蒋兆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但是并不能因为出现问.2005,(1). .认真执行三个专门文件.前沿.2008,(7). .法律的经济分析.1997:139. 早日回归社对其加以.www.spp.cn.中信出版犯罪与改造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