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凤娇:妈妈的眼睛
声 音 (滴水的声音) 打针 付凤娇病了,昨天晚上从打工的便利店回家,天降大雨,打湿全身,虚 弱的身子高烧不退。 大雨 打完针之后,付凤娇顾不上休息,匆匆赶回家给母亲做饭。 (现场:切菜 烧火 做饭 喂饭) 一边打工、求学,一边照顾双目失明、神志不清的母亲,付凤娇已经坚持了整整17年。 【新宁县飞仙桥镇中学教师 刘念奉】:“整个家的操持就是付凤娇了。” 字幕 三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付凤娇与母亲不得不以乞讨为生。独自一户新宁县飞仙桥镇金木村 住在湾塘山,出门是险峻的山路,每天外出,付凤娇必须小心翼翼的牵着双目失明的母亲,从那时候起,她就成为了妈妈的眼睛。 【新宁县飞仙桥镇龙潭村中心小学校长唐吉艳】:“那个路两边都是悬崖峭壁 拖着妈妈一步一步的走。” 日子过的艰难而平静然而,三年后的一天,灾难再次降临,遮风避雨的老房子突然倒塌。六岁的付凤娇与母亲只好用废旧的木板搭了个棚子,风雨飘摇,相依为命。1999年,飞仙桥镇政府、金木村委帮这对苦命的母女捐建了一座平房,每月发放50元钱的生活补助,并免除付凤娇的学杂费,邻居们也经常帮忙或接济,8岁的付凤娇开始上学了。她不想依赖政府和他人,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照顾母亲,并利用假期打零工挣点生活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付凤娇】:“帮别人打禾、插秧,起先是没有工资,后来的时候,最开始开一块钱一天,慢慢的学会了,手脚快一点了就一年升一块,慢慢的钱高一点。” 有一年暑假,付凤娇帮人插秧赚了20块,第一次拿到这么多工钱,付凤娇非常开心。 【付凤娇】:“因为我妈最喜欢吃饺子,然后我特意跑到一个小镇上买了水饺回来给她吃。” 初中三年,付凤娇每天早上做好饭菜、安排好妈妈的中餐之后,才去上 学,放学回家还要做两个人的饭菜。由于没钱在学校寄餐,中餐一般就不吃。寒暑假在县城的一家宾馆打工,洗碗、端盘子、拖地,整理房间,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天不吃早餐,把宾馆补助的一块钱早餐费积攒起来。 【家宴楼老板】:“她自己吃差的菜,把好的菜带回去给妈妈吃。” 【金木村好友】:“上次她在那个超市上班,我看她没吃早餐我就到隔壁商店买了一瓶八宝粥,然后他说要带回去跟妈妈吃。” 尽管生活条件差,还要打工和照顾母亲,但是付凤娇的学习一点也没落下。
1
画 面 【新宁县飞仙桥镇中学班主任】:“她没有生活费,家里没有电灯,拿了一个电瓶放到我家里充电之后,回家晚上在电瓶下学习。” 初中毕业之后,付凤娇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武冈师范,既是也为了方便照 顾母亲,也源于一个坚定的信念。 【付凤娇】:“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带着暑假打工挣来的学费,付凤娇去了武冈师范。一边上学,一边千方百计为自己和母亲赚取生活费。 【付凤娇】:“申请特困补助,然后在学校捡一些垃圾卖,捡一些矿泉水瓶子、纸盒子,从家里拿一些脐橙来卖。” 【武冈师范幼师班同学杨清芳】:“她的生活费都是她自己去争取的,而且有时候还要寄一部分给他妈妈,钱比较紧缺。” 付凤娇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三块,一天两顿饭,菜是从家里带来的腌菜,中餐和晚餐就买点白米饭。生活的窘迫,并没有影响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武冈师范副校长邱源海】:“这个凤娇同学在生活上,看起来比别人过的还快乐。” 17年艰难岁月,付凤娇在苦难中成长。尽管母亲双目失明,神志不清, 她总是尽心尽力,爱心相伴。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