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光荣的使命
——记上海市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
祝天泽
这是一支特殊的“文艺兵”队伍,穿着清一色的新四军军装,腿上打着绑带,用歌声,
用舞蹈,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歌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他们是合唱团中的一支奇
葩,不讲名利,不计条件,勤俭办队。续写着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和传统。这支队伍,就
是闻名遐迩的上海市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
。
2
“敬业奉献”是关键词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八一建军节前夕,在静安寺街道社区活动中心演出大厅,英姿飒爽的上海市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正在表演《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高昂的旋律,雄壮的歌声,配以优美的舞蹈,震撼了全场观众的心灵,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厅里打出了“向老战士学习致敬”的横幅。演出结束后,有的观众要求与演员合影留念,有的要求签名,有位退休教师说:“这是我观看的最难忘的演出之一,仿佛又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这支由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1984年组建的文艺队伍,沐浴风雨,几经磨砺,而今已走过了28年的历程。最早一批队员都是经历过抗日烽火的新四军老战士,后来因年龄关系退了下来。补充的新队员有部队退伍老兵.公安部门退休警官和其他战线的老同志。而今合唱团有团员100名,平均年龄65岁。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委老领导夏征农在103岁时曾为合唱团题词:弘扬传统,与时俱进。
新学员加入后,上的第一堂课就是革命传统课,合唱队负责人宣讲新四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讲合唱团的“三宝”(军风.军歌.军装)历史。通过宣讲使新学员们认识到,这是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肩负着弘扬革命传统的重任。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传家宝,必须薪火相传。合唱团还规定,红色歌曲和经典歌曲应占所唱歌曲的七成。表演上除了大合唱外,还有表演唱.小组唱.独唱.朗诵.京剧.沪剧.舞蹈等。
“敬业.奉献”是合唱团团员们的关键词。92岁的顾金德是位新四军的老战士,解放初曽任上海市浦东区委书记。担任合唱团男高音声部长的他,工作认真负责,每次排演常常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场。后来顾金德退了下来,合唱团授予他“终身团员”的称号。
原女高音声部长计秋霞,曽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任歌唱演员,1956年参加四人小组演唱《茉莉花》,优美的歌声曽赢得周总理的赞誉。退伍后他回到上海,1999年初加入老战士合唱团。她不仅将部队的好传统带了过来,还将歌唱技艺传给了学员们。后来年事已高退了下来,她仍关注着合唱团的成长与发展。近5年来,73岁的她与已80岁.曽担任过合唱团副团长的邵秀丽一起,在静安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办了声乐学习班,从如何发声咬字,到准确的把握整支曲调,从如何运气唱高音,到怎样用心用情唱歌,系统的讲解培训,使50名新团员的演唱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的团员还担任了独唱演员。
在这个合唱团,从团员到艺术指导乃至每个团员,他们辛勤工作,用心血浇灌着这支文艺奇葩,他们没有任何收入,完全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正像一位老同志所说:让文艺丰富百姓生活,向他们提供上好的精神食粮,如果这个目的达到了,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为老年人服务我们快乐”
“为老年人服务我们感到快乐”这是合唱团新老指挥俞世芳.汪毓新常说的一句话。老战士合唱团把为老年人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自2008年以来,他们参加了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九九关爱小剧场”演出,并深入街道.社区,为养老院的老人们演出了75场,观众达15000人。养老院的老人们听说老战士合唱团要来演出,都十分兴奋,有的老人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会场等候,有的坐着轮椅让护理人员推着去,甚至有的打着吊针去看演出。静安区爱华养老院有位93岁的老人看完演出后,举手向演员行了一个军礼,又拉着团领导的手说:“我们老了,走不动了,你们今天送歌送戏上门,让我们老有所乐,我们真的好开心啊。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是一支真正为百姓服务的文艺队伍!”
合唱团还常常把歌舞送到学校。一次他们来到上海第59中学演出,随着《新四军军
3
歌》等雄壮的歌声响起,学生们被震撼了,他们边打拍子边跟着唱,全场气氛热烈,群情激奋。学生们说:红色经典歌曲太好了,是一种精神营养,这对帮助我们锤炼爱党报国之心具有重要的意义,让红色歌曲永远伴随着我们!
28年来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参加过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活动,赴广场.剧院.陆海空三军及武警公安部队以及高校.工厂.街道公益演出千余场,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多次荣获全国和上海市合唱大赛各种奖项。
4
让好传统在我们手中传承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让新四军的好传统在我们手中传承”这是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的宗旨,也是这支文艺队伍区别于其他合唱团的一个明显标志。
为了拓展新的演出内容,8年前合唱团成立了舞蹈队。“当年缺乏运作资金,无指导老师,无演出服装,队员们舞蹈基础差,可谓白手起家。”舞蹈队队长李军回忆道。但是困难难不倒弘扬光荣传统的文艺兵战士。他们用最经济的费用请来一位指导老师,教了四个小时基本动作,其余大部分时间全靠自己琢磨和练习。他们货比三家,去轻纺市场买来既漂亮又便宜的衣料,由自己裁剪制作成演出服,然后再一针一线将饰品缝上去。他们排练演出了《斗笠舞》.《洗衣歌》等,优美灵动的舞蹈令观众们眼睛为之一亮。她们表演的舞蹈《春韵》在上海市中老年舞蹈大赛上荣获金奖。最近,由邵艺老师创作并指导的现代舞《枫》参加上海市新人新作舞蹈大赛,入围决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5
他们是一批经得起苦难磨砺的文艺战士。炎热的夏天,排练房没有空调,合唱团团员们个个练得汗湿衣衫,中午外出吃饭也是自己掏腰包。有时天下着滂沱大雨,一些团员耗时两三个小时,横穿上海市区来到演出现场,全身被淋湿了也没有一点怨言。有的演员上午还在打吊针,下午就出现在舞台上。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同志,不少人还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但一位资深的老演员说得好:“与当年新四军的艰苦条件相比,我们这点苦这点病算得了什么!”
克己奉公.勤俭办团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有的重要排练和演出场面,需要拍摄录像制作成光盘,请有关公司来制作的话,要耗费数百元至上千元。为了节省这笔钱,团里几位志愿者一起主动拿出自家的摄像机,一路跟踪拍摄,并编辑制作成光盘。这些光盘有的作为对外宣传用,有的则分送给团员留念。多年来,一直包揽这件事,从未要求团里报销一分钱。
6
老战士合唱团常务副团长王正和在接受采访时说:“唱歌是为了传递真善美,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追求,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地奋斗与努力。我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为承担这个使命而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将大踏步地行进在这条大道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