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榕意旅游网
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税务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实践教学是必要和必需的。建立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税务理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纳税实务操作能力。本文在分析淮海工学院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校会计专业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卓越计划 税务会计 实践教学模式 一、引言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淮海工学院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要在加强我校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税务会计是一门融合税收法规制度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边缘学科,该课程主要从企业税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人手对纳税筹划管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握一定的税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税收法规制度,正确进行各种税费的计算与申报,乃至采用合法手段减轻企业税负,是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财经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把学生培养为具有必需的税务理论知识和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税务会计人才,是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实际工作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二、目前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由于税收涉及的面比较广,实践教学的组织难度较大。目前,我校的税务实践教学主要的做法是:将实践教学的重点选择在对纳税结果的处理方面,也就是实践纳税人如何把税款交到税务局的环节,主要通过让学生填写一些办理纳税事项的表格来完成。我校在税务会计实践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教学内容与税法、财务会计等课程重复较多,实践教学学时太少。我校《税务会计》教学内容基本包含三个方面:各税种的核算、各税种的账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和税收筹划等。

各税种核算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本课程里占的比重相对较大。但在《税务会计》之前会计学专业已经开设了学时的《税法》课程,学生对各重点税种核算应该有基本的认识,但由于担任税法教学的老师受到课时,或者认为《税务会计》还会学到相关知识,对税法有些内容省略了,加之学生掌握的不扎实,使得本课程的教师需要把各税种计算的基础知识再重复讲授,挤占了正常的教学课时。另外各税种的账务处理方面附带了太多财务会计的内容,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与税法类似,财务会计也是之前学过的基础课,只不过财务会计课程里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理不太全面和系统而已。纳税筹划作为税务会计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应该是教授的重点。虽然这部分内容被列入税务会计教材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课时的,教师只能简单讲授纳税筹划的原理,具体的筹划方法只能稍稍涉及,学生无法掌握具体的纳税筹划方法。由于理论教学内容涉及面太广,理论教学挤占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实践教学课时较少,达不到实践环节的效果。

2.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税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是案例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税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我校《税务会计》教学过程中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课件的制作多为课本知识,没有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企业的税务会计工作不是的一个个环节,各个税种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虽也引用一些案例,但只限于税务核算案例的简单引用,并未形成系统的案例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课时和实验室条件所限,学生缺乏系统的实际操作教学环节。税务会计实践中,纳税业务一般由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归集数据,进行税款的计算和申报缴纳,把纳税真正融进会计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技能培养的目标。我校虽然已建立了税务模拟实验室,但模拟一家企业的纳税过程需要税务部门、银行和企业等相关岗位的配合,需要专门的实践地点和计算机硬件资源。而每次税务会计模拟实习的学生数量都要超过一百多人,我校的实验室资源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学生往往只能一人完成一个税种的纳税申报,缺乏配合,实验的目的大打折扣,忽视了学生纳税实务技能的训练,会造成与现实需求相脱离的现状。

三、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案

基于以上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卓越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本人认为应该重新构建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1.重新构建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根据我校会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从企业所需税务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出发,系统分析能力形成的过程,以此作为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依据。在实践教学中,体现知识的应用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通过实践促进理论教学。

2.构建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案。根据我校学生的层次和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宜采用渐进式的设计思路,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循序渐进,体现能力发展的规律。

(1)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以训练学生的基本纳税技能为主要目标。依据税收征管法,包括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及经营期间纳税事项变动进行登记的训练;纳税申报方式及税收缴款书填写的训练,使学生认识税务会计的基本工作,熟悉基本的税收管理基础工作的流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以各具体税种的纳税申报为主要目标。通过税收相关理论学习,认识各税种纳税申报资料的种类及填报,对特定会计期内发生的涉税业务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达到熟练掌握纳税申报的技能。可以增强学生对实务的感性认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综合技能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某一企业纳税业务为主要目标。以某企业为实践对象,对其开业、涉及税种的判断、日常报税、变更等业务进行综合训练,熟悉和掌握涉税业务在实务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模块联系企业涉税程序和方法,符合实际征缴流程,体现企业依法、合理、准确纳税的需要。

3.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学计划中扩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我校教学活动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在教学计划中首先要给予税务会计实践教学足够的课时安排。在教学内容上任课老师要协调好税务会计理论知识和税法、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关系,避免重复讲解,侵占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的课时。

组织教师修改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指导书,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控制、学生考核办法等环节做出计划,并落实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的内容。

(2)在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强硬件配备,让学生把税务会计软件真正利用起来。实验室提供有关会计账册和有关的纳税申报表,学生根据会计账册提供的会计数据资料,建立税务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计算税款,填写相关的纳税申报表,对企业涉及的各税进行手工申报。同时通过税务会计实验软件的操作,让学生掌握网上纳税申报的整个流程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缺乏有实践经验的税务会计专业实验教师也是目前我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薄弱的重要原因。引进高学历教师, 强化对专职实验教师的培养也是实践环节质量的保证。

(3)拓展实践教学渠道。例如, 可与地方税务师事务所联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亲临现场,感受税务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多方面接触纳税实际。另外也可以让企业有丰富办税经验的人员做指导老师或聘请他们来我校讲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文华.大学会计类专业税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杨玉国.基于实践要求的《税务会计》仿真教学探析[J].网络财富,2009 (11). [3]刘晓丽.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5). [4]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