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锁柱
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0年第03期
摘要:在记者的日常工作中,采访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采访活动可以将记者的工作特点充分呈现出来。同样,记者工作水平的高低对新闻质量也有着决定性影响。而在实际采访中,要想实现对新闻素材的全面挖掘,就必须实现对采访技巧的熟练掌握,以此来促进采访工作价值的显著提升。为此,本文针对一线记者的新闻敏锐与采访技巧做出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一线记者;新闻敏锐;采访技巧
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论是新闻敏锐性还是采访技巧等都是一线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这对新闻报道质量也有着直接影响。其中,若能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记者便可以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来完成相关素材的搜索,为新闻时效性提供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强新闻资料的新闻价值,采访技巧的提高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很多新闻事件都是突然产生的。对此,一线记者就要重视自身新闻敏锐度、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以此来保障新闻采访水平,其中要先引导记者不断强化自身的洞察力,努力在短时间高效地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准确判断与采访工作。在此过程中应做出着重考虑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确保自身可以准确掌握国家政策发展动态,明确不同时期具体出台了哪些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给予实践,以及具体收获的成效。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之后的相关采访工作可以高效、有序进行,且能够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时刻关注热点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以此来为广大受众呈现出更真实的新闻内容。
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层面来实现对新闻材料的全面、深入挖掘,才能够将更多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素材筛选出来,才能够为受众呈现出更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要想确保各项采访工作的高品质、高效率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有效落实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记者前期准备不充分而导致其在后期采访工作中忽略到一些重要细节,避免影响到新闻报道价值与说服力。如,针对预知事件,在正式采访之前,其一线记者要从各方面来完善对采访对象、事件背景的了解,以此来为后续采访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采访工作通常都会涉及到丰富、多样的信息量,所以,为了避免记忆出现错误,应对整个采访过程做出详细记录,以此来为后期新闻报道真实性提供有力支持。为此,一线记者应基于采访场景、对象特点的综合考虑,对记录方法做出适当调整。现阶段,摄像、录音以及笔记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记录方法。其中。笔记、录音是引用较为广泛的记录方法,能够实现对人物、会议采访的有效记录。总之,要想促进新闻报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大众呈现出更全面、真实的新闻内容,其一线记者就要实现对采访记录方法的科学、灵活引用,为高效、顺利
完成采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能够给采访技巧、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要想获得更丰富且价值较高的新闻素材,其一线记者就要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且能夠结合不同的采访对象、所处实际环境来对提问技巧做出恰当调整,或者是对之前确定的采访问题做出一些修改,尽可能减少提出其他问题的次数。面对的采访场合若比较正式,一定要将正面提问这一方式视为自己的首选,在明确被采访对象对本次采访不抵触的基础上,就可以直入主题来进行正面提问、采访,这样大多都能够取得理想的采访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一线记者一定要注意对提问尺度的合理把握,不论是提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提问态度与方式等,都要体现出对采访对象充分的尊重,且要始终保持自己的中立位置,避免在采访中说出一些可能会让对方误会的言语。
另外,针对一些采访对象比较敏感的问题,一线记者可以试着基于间接提问方式来进行采访。如针对热点事件的当事人,在实际采访中,记者就可以先通过与当事人聊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来帮助其放松身心,由此来不断拉近自己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再将其他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出来,这样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采访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闻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新闻报道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线记者的采访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挑战。对此,在实地采访中,记者要实现对新闻现场的敏锐观察,避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在明确新闻报道主旨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新闻说服力的显著增强。此外,还要通过提升采访技巧来强化记者的专业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