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委办公室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出现在农产品供应链中。2008年12月,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家乐福、沃尔玛等全球零售连锁企业率先作为试点开展了“农超对接”项目,这种做法不仅帮助农民提高了市场的适应能力,促进产业链优化,而且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从几个农产品安全供应链视角对“农超对接”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其是优化产业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农超对接”模式内涵界定
“农超对接”模式就是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根据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来设计生产品种,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按需定产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农超对接”模式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其意义在于突破了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上众多中间流通环节的阻碍,直接使超市与农民“握手合作”,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农超对接”一般有“超市+合作社+农户”、“超市+生产基地+农户”两种模式。
二、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管理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主体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材料供应商(农户)、
河南农业2014年第1期(上)
26HENANNONGYE农产品加工企业、消费者及职能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阶段,针对中机构。只有通过系统而全面的供应链小型农产品生产企业沃尔玛开展工厂管理才能实现农产品真正意义上的安审核,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协助这全,农产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密不可些企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持分,彻底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需要加续改进。
强供应链管理的整合。
三、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分析“农超对接”模式,提升农品供应链上所有组织对产品生产、服产品安全
务以及经营过程,进行评估、分析以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通过传统物及持续改进以创造出新价值,满足市流渠道进入城市需要经过一条或多条场上中间商与消费者需求的规范化协繁杂的供应链,而且每经过一个环节,调和整合过程。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管产品损耗就不断增加,产品的新鲜度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农产品原料的供和品质都有可能明显下降,不但增加应、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物流与农产了成本,最为重要的是产品质量不能品需求。
得以保证。零售企业在“农超对接”如果能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安模式上的尝试,从根本上改观了农产全,农产品安全则不存在问题。“农品供应链过长的缺陷,主要从以下几超对接”模式整合的农产品供应链,个方面优化了农产品安全供应链。
从源头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实现(一)核心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关了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地头到城市餐桌系控制农产品供应质量
的全过程控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全水平。如沃尔玛的“从农场到餐桌”过契约设计,来控制包括农户在内的的“农超对接”可追溯运作模式,在农产品供应商的质量生产行为,以实农业生产阶段,通过该项目建立农产现农产品产出和交易的质量安全。这品直接采购基地,选择基地的重要指种企业的质量管理行为是源于供应链标是对环境保护、资源整合及农产品内部自发组织制定实施的,不同于外安全监管等方面,通过准入、复检、部公共管制与监控,其约束力是对基地产品进行抽样测试等环节评有效的。
价、监督基地农产品安全;通过对种如2010年4月,沃尔玛中国在植、养殖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以及追溯北京平谷区夏各庄镇陈太务村鲜桃基体系的建立,保证顾客可以买到安全地举行揭牌仪式,启动新的“农超对放心的农产品;而对于农产品加工企
接项目”。这种模式不仅仅只是单纯
信阳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马世民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事关广大老百姓健康的民心事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得到了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认证数量成倍增长,认证效率大幅度提高,认证机构和人员逐步到位,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但是无公害认证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无公害认证工作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的无公害农产品不到10个;2008—2012年为快速发展阶段,信阳市农业局内部成立了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承担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管理工作,市农检中心内部设置认证科,明确了专人具体负责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各县区也相应地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或委托其他农业局内设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5年中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超过50个,每年以新认证10个以上的速度增加;2013年以后为数量和质量并重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68个,品种为蔬菜、茶叶、大米、面粉、花生、红薯、水果、食用菌、菊花、粉条等。全市无公害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取得无公害检查员资格15人,企业取得无公害内检员69人。
尔玛除了拥有自己的冷链体系之外,还会根据合作基地所在地方情况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在包装技术、货物摆放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配送标准。为了保证全程冷链配送可控,沃尔玛会在运输车上安装温度记录器,记录途中的具体温度,并反馈到沃尔玛的终端系统。如果运输途中温度不达标或有反复跳动的情况,那么最后发生的损耗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数据显示,家乐福开始启动“农超对接”项目以后,通过在包装、温度等配送环节的控制,能把农产品的损耗控制在5%以内,这远低于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在流通中10%~15%的损失率。
(三)核心企业按需采购与销售农产品安全权责对等
农产品安全问题除了由于客观因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县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机构不健全
2012年底,信阳市成立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工作。8个县2个区中,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正式单独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其他县(区)或挂靠其他单位,或没有机构。机构不能单独成立的原因:一是地方编制控制严格;二是、省均没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文件。
(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人员少且不固定
除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1人专门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外,其余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人员全是兼职,特别是县(区)人素导致,还有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矛盾的主观问题,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供应链节点企业包括最源头农户之间产生扯皮现象,很难说清楚问题所在,即使能够查清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也很难保证是否还会出现问题。供应链结构矛盾,主要在于权责很难界定。“农超对接”模式由核心企业全程监控,并且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核心企业既有提升农产品安全的权力,又赋有保障农产品安全的责任,权责对等,优化农产品安全供应链。
以大型连锁超市为基础,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连锁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优化农产品安全供应链,是农产品安全管理新趋势。
河南农业2014年第1期(上)
一、信阳市无公害农产品认
证现状
信阳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3个阶段,2003—2007年为缓慢发展阶段,信阳市成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办公室(设在信阳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明确人员兼顾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工作,5年中全市通过认证的采购,更为主要的是,沃尔玛凭借其专业技术和资金优势,对上游的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质量干预,以节约交易的质量信息成本。沃尔玛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制定程序化的种植作业管理流程来提高农民鲜桃栽种的技术水平,联合大型农产品营销商、农业流通专家、种植技术专员等,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实地培训等。沃尔玛充分地发挥了其核心企业作用,将其在全球可持续农产品方面的经验引入中国的供应链,向农户传授科学种植的知识,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监控,最终给我国的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
(二)供应链节点企业资源整合提升产品运输质量
供应链节点各个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保证产品物流质量。如沃
HENANNONGYE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