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习惯养成总结

来源:榕意旅游网


学生习惯养成总结

高 正 涛

我国现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构成、潜力的发展等都具有个性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好的学习习惯总和成绩优秀的同学相伴,而存在“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现象的学生成绩总在中下游徘徊。可见,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大。小学阶段是儿童构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向师性强,容易构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也容易沾染各种不良习惯。因此,从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治他们的不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就应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又怎样培养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个总结。

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这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务必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用心主动,学得简单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到达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这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用心性就越高。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构成的潜在学习用心性充分调动起来。

1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潜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好处。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必须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靠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刘永胜教授总结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的行字歌诀,就能帮忙学生增强自学的自信心。个性对于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校园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调查研究,摸清状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四、帮忙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潜力、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忙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潜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构成和自主潜力的构成有很重要的好处。

第五、帮忙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潜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与学习思维方法,思想潜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齐,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务必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根据中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能够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对同学的评价很到位”、“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学生由于思维潜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用心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总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此刻日常教学细微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