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业《红高粱》

来源:榕意旅游网
《红高粱》的分镜头脚本

镜号 景别 摄影内容 机运动 大全景到摇 大号响起,乐队换音乐,齐鸣。 近景 大全景 摇 轿夫颠轿,唱山歌 特写 固定 我奶奶被颠地摇摇晃晃 大全景 固定 唱《颠轿歌》继续颠轿。 近景 摇 乐手们兴高采烈的敲打吹唱 近景 固定 轿夫们兴奋地唱着 特写 晃 我奶奶被颠得很难受 中景 摇 轿夫和乐手们更加的兴奋地摇晃轿子、努力地吹唱着 中景 摇 乐手朝着轿子吹唢呐 特写 固定 乐手和轿夫欢快的脚步,尘土飞扬 特写 固定 我奶奶被上下摇晃着,抿着嘴,快要哭了 特写主观固定 我奶奶用脚踩住一把剪刀,然后拿镜头 起来 近景 升 我奶奶把剪刀紧紧地贴在胸前 中景 摇 乐手和轿夫载歌载舞 特写——升 我奶奶把剪刀藏在怀里,抑制不住中景 地哭了。 近景 摇 乐手和轿夫还是一样的兴奋 近景 跟 轿夫舞轿,从左肩换到右肩 近景 跟 继续舞轿,从右肩又换到左肩 小全景—摇 大家听到奶奶哭得厉害,就停止了—远景 一切活动,然后默默地抬着轿子向远处走去 时间长度 镜头1 镜头2 镜头3 镜头4 镜头5 镜头6 镜头7 镜头8 镜头9 镜头10 镜头11 镜头12 镜头13 镜头14 镜头15 镜头16 镜头17 镜头18 镜头19 84秒 16秒 6秒 9秒 4秒 11秒 9秒 18秒 2秒 3秒 11秒 8秒 15秒 16秒 18秒 7秒 3秒 3秒 40秒 《红高粱》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情节明快、紧凑、张弛有度同时富有节奏感,画面、色彩、光线构成了视觉上形象、生动、浓烈的效果,情节曲折跌宕,通过人物与自然真实的原生态的塑造,赞美了生命的自由和炽热,以崭新的艺术视角,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红高粱》以浓重的色彩搭配,豪放的艺术风格,将主观意识同现实真实的结合,使叙事与抒情相融合,张扬了生命中固有的野性意识,营造了阳刚、狂野的原始情调。影片以红色为基调,配合中国的民间典型色彩——黄色,使其充满

了刺激视觉的艺术张力,同时突出希望和喜悦的感情。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我奶奶出嫁时被我爷爷和酒坊伙计们颠轿的故事,一群年轻健壮、肌肉结实的年轻汉子,夸张的动作造型,在广阔无际的黄色土地上桀骜不驯、惊天动地的喊唱着娶亲的调子,而我奶奶则是一身红色的嫁裳,年轻漂亮。坐在轿内,与轿外粗狂的汉子形成对比,同时她纠结悲伤的心情也与轿夫乐手们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处对比,以不同人物、不同性格变现出来,自然流畅。配以传统的民间曲子,小小的故事折射出中国黄土高原浓浓的民族特色,豪爽得人物性格,热辣的西北民歌,美丽的黄土高原,朴实而又勤劳的劳动人民,他们在自己的热地上永远耕耘着这这种性格,培育着这个灵魂,维系着这份永恒…… 颠轿这个段落,黄色的土地和背景,十分鲜艳,轻快而舒适。黄色的主要特征是明亮,具有反射性,产生光辉以及表现出非其本质的快活、明朗。一号位色彩选取黄色调,意思是渴望得到解脱,希望获得更多的幸福,同时意味着寻求解脱时会遭到纠葛。

迎亲时所演奏的吹打乐曲,以音画同步的关系出现,作为画内音出现在影片开始处颠轿一场,由唢呐腰鼓镲,人声等组成,采用了大调和声用以表现喜悦详和,灼烈音乐本身配合影片画面所展现的黄土地,轿夫们黝黑强劲的身体,以及轿子所本身特有的中国大红,浑然一体。音乐的情绪与画面情绪吻合,音乐在这里强调了画面所提供的视觉内容,起着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充满了生命的激情而又满含了黄土高原人的火辣酣畅。轿内我奶奶所面临的不合理的婚姻,又通过在同一时间内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形成音画对位的关系。音画同步与音画对位形成了颠轿一节的点睛之笔。

镜头17和镜头18是两个很漂亮跳切镜头。第一个镜头从乐手摇到前连个轿夫,他们做了个从轿把下面低头穿越的动作,抬头时镜头切成后两个轿夫抬头的动作;第二个镜头同样,是后两个轿夫先做的动作。这两个专场跟第一个镜头专场有点相似,奶奶盖上头巾,然后摘下时,已经切到另一个镜头。这两个跳切用画面的快速剪辑剪到一起,作为一组完整的动作,展示了轿夫质朴的力和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