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定的信仰就是精神 从汉语构词的角度来讲,“信仰”是一个关系紧密 的词组。信者,仰也;仰者,信也。唯仰者信,唯信者 仰。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 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信仰是一 种崇高的精神,它需要领导者实践与坚守。没有实 践,信仰会沦为思想的“空中楼阁”;没有坚守,信仰就 失去根基。领导者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在 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体制转轨、社会转 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新形势,要抵制形形色色的 诱惑,把握人生航向,绝不可没有信仰。 信仰是成功领导必备的精神素养,是领导成就伟 大事业的基础。领导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具有永不 言弃,永不言败的勇气,才会对自己的事业确信无疑, 才能迈出坚定的步伐,才能产生克服任何困难的斗 志,才能随时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信仰的力量 并不仅仅局限于信仰者自身,它同样可以影响别人, 这正是信仰成其为魅力的重要原因。领导者具有坚 定的信仰,事业也就成功了一半,他可以用自己的信 仰去影响追随者,使他们认同、信服,进而愿意为实现 组织目标服务。信仰是无私的存在,它是构成幸福的 一个积极因素,信仰能够驱使人们共同应对不幸和灾 难,促成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和支持。如果一个人信 仰歪曲,他的精神也就歪曲,那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就 是扭曲的,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举动,从 而危害自身、危害组织和社会。 三、坚定的信仰就是隐忍 卢梭说:“我们生而具有信仰。人承载着信仰,就 像树载着果实一样。”坚定的信仰是领导者战胜挫折、 赢得机遇的前提。自信的领导者首先忠诚于自己的 信仰,这种信仰融入领导者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的举 手投足都在辅助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因而让追随者相 信你的能力和人格。作为一个领导者,信仰是战胜工 作中的困难、力排干扰、把握时局、打开局面、果断决 策和树立领导威望的一种重要力量。能否隐忍是检 验一名领导者信仰坚定与否的“试金石”,是否“能 忍”、“善忍”,也是领导力的重要方面。毛泽东说,政 治家需要忍耐。“忍”,可以回避正面的诸多矛盾,可以 体现弯而不折的智慧,更可以考验宽容大度的胸襟。 领导干部要忍得住欲望,包括:权力、金钱、美色和贪 领导力研究 LINGDA0LIvANJ]U 婪。一旦不能控制欲望,不能驾驭欲望,就会被欲望 吞噬。唯有看得开,忍得住,才能心不动于利禄之诱, 目不眩于五色之惑。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领导 干部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老百姓的期盼, 来自组织的信任,更来自发展和稳定的压力。面对压 力,领导干部应将其转化为愈挫愈勇的动力、根治慵 懒的动力、居安思危的动力。忍,最终靠信仰来承 担。领导干部时常处于矛盾的焦点,关注的前沿,常 会有不能说的委屈,不好说的误解,不便说的为难,更 需要内心坚忍。心怀坚忍之心,绝不是柔弱的人,而 是忍辱负重的人,更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四、坚定的信仰就是力量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写道: “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 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 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 利。”这话道出了信仰的巨大力量。信仰是一种奇特 的力量,有信仰坚定的领导者,才能昂首挺胸,不仅能 在平时“看出来”,担当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追随者前 进;更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住,成为大 家信赖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反之,倘若淡化党性 意识,动摇甚至丧失了信仰,就如同得了“软骨病”,精 神和行为扭曲畸形,难以立身,更难以立业。历史已 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最重要的 前进力量,来自内心的信仰。 领导干部坚定信仰,一定要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 来。领导干部的信仰坚定不坚定,表现在精神状态昂 扬不昂扬、工作标准高不高、自我要求严不严、事业心 责任感强不强等方面。这一切,无疑都将对部属产生 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形象就是凝聚力,形象就是 力量,形象就是领导者的职业生命。因此,坚定的信 仰,不仅是对他人的要求,更应是对自身的要求;不仅 要讲在嘴上,更要靠行动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 用信仰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感召他人。在一个个组 织中,领导者带领追随者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 一个个具体鲜活的目标,让信仰不再只是IZl头上的声 音、纸面上的文字,而是将之融人到事业,成为组织中 所有人共有的精神,引领事业从容地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徐建秋 2012年第11期・上/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