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小朋友咬我……”
“老师,我家孩子怎么又被小朋友咬了……”
“老师,我家孩子不知道怎么的,总咬人……”这些我们都收到,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们不能咬人。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往往表现出多样性,咬人就是其中一种现象。
孩子们为什么咬人?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语言表达能力差,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要求;寻求父母、同伴等人的关注;突然身处陌生环境,产生焦虑、敌对情绪;环境影响,见别人用武力解决问题,于是开始模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探究孩子咬人的原因,消除根源;其次,要在孩子每一次攻击别人时,都告诉他“不可以”; 再次,可以给孩子读一些相关书籍,潜移默化地教他道理,修正其行为。
因此,根据班级情况及孩子们的行为分析,利用集体教学活动为孩子们带来绘本故事《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
在听《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绘本中,宝贝们的小耳朵都很认真的去倾听老师的讲解,小眼睛会很仔细的去观察绘本上的图片。
新牙长出来的时候,牙床会很难受;新牙长出来的时候,你很想咬人;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哎哟,被咬的人会很疼。
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比如现在我们在大口吃面、吃米饭、还有好吃的菜菜、还有美味的蛋糕,小牙齿还可以嚼碎糖果、饼干等。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咬人是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由于年龄关系,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并且在长牙期宝贝的牙龈是会不舒服的,可能会出现咬人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去引导宝贝,“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被咬的人会很疼!”
当牙齿不舒服时,不如试着做些别的事吧!休息一会儿, 让爸爸妈妈知道你不高兴,抱抱你,就会感觉好很多,在幼儿园里,不开心的,难过的事情都可以找到老师,老师也会给孩子们一个爱的抱抱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