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方案
为推动我校创建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能够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健康、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让广大师生员工吃的舒心、放心、安心。根据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和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的
通过开展健康食堂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食堂员工和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营造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氛围,普及健康饮食相关知识,提供健康行为指导,培养师生员工的健康饮食意识,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创建目标
1.通过健康食堂的创建活动,带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面开展。
2.全体动员,全体参加,广泛宣传,让100%的师生员工了解此项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3.普及健康知识,让食堂员工及就餐对象了解亚健康的危害。 4.改变就餐者的饮食习惯,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改变传统的烹调方式方法,合理膳食营养。
5. 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从食品安全、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口腔健康、视力保护和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提出规范化要求,以全面促进学生健康。
6.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以中小学校为突破口,通过建设和推广,营造校园健康氛围,引导师生不断增强营养与健康意识。
三、组织管理
1.成立营养与健康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全体班主任
2.食堂有专(兼)职营养配餐管理人员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专职营养配餐管理人员:食堂管理员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健康教师 运动管理指导员:体育教师 卫生重审指导员:校医
3.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每半年累计接受2小时以上的合理膳食知识培训。并让厨师掌握制作低盐少油菜肴技能。
4.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四、工作措施
(一)食品健康与安全
1.食堂内安装纱窗、门帘、防蝇灯、挡鼠板等防护设施,确保食堂环境整洁,无蚊、蝇、鼠、蟑螂等。
2.坚持每天对食堂内外进行打扫。
3.张贴无烟标识,创造无烟就餐环境,聘任控烟督导员。 控烟督导员:朱孟启
4.加工食品做到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物隔离存放;生熟用具、容器、冰箱分开使用。
5.操作间地面、墙壁、门窗、桌椅,清洁、干净、整齐;个人物品集中摆放。废弃物、垃圾及时清运、日产日清,盛放垃圾容器清洁、美观,定期消毒。
6.利用张贴画、板报、电子屏幕等形式,和可自由取阅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宣传膳食营养健康知识,营造食堂营养健康氛围。
7.通过摆放体重计、BMI尺、食物模型、膳食平衡宝塔等方式,指导师生员工合理膳食、吃动平衡。
8.以食堂为主体,适时开展膳食知识问答等活动,提高师生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
9.加强供餐服务
(1)菜肴、主食品种丰富,少量多样;保证粗加工粮食类、薯类的供应;逐步提供奶类、豆类、新鲜果蔬类;提供主要菜品的营养特点,指导师生就餐。
(2)控制膳食中油盐用量,记录油、盐的购买量和使用量,控制每份菜肴的油、盐用量,并逐步减少,以达到食用油推荐量(25-30克/人/天)、食盐推荐量(5克/人/天)的标准。
(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
1.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了解学生膳食、体重、骨骼、口腔、视力、脊柱、心理等状况,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家长,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2.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设立专(兼)职报告人。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规程。
3.定期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控知识及技能宣传和培训。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三)运动保障
1.宣传科学运动理念和方法,培养运动健身习惯,实施学生体重管理,构建体医融合模式。
2.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要达到国家标准,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
3.学生每天在校需要进行至少 1 小时符合要求的阳光体育运动, 学生需要掌握 1—2 项运动技能。
(四) 卫生环境建设
1.积极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改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校园整体环境。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2.坚持实施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提醒学生采用正确的执笔姿势。要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 30%。
3.向学生提供免费、充足、符合卫生标准的白开水或直饮水。盛装开水的器皿(如保温桶等)要定期清洗消毒并加盖上锁。教室或宿
舍桶装饮用水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饮用水机等涉水产品要依法取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许可批件。
4.建设无烟校园,校园内全面禁止吸烟,设置禁止吸烟标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