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敢老的父亲阅读答案

不敢老的父亲阅读答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不敢老的父亲阅读答案

【篇一:双亲在,不敢老】

情能比父母的事情更重要?

回到家里才知道,父亲的所谓大事,就是家中的热水器坏了,要买一个新的,所以,想和我们商量买什么牌子的好。

以前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以前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是父亲拍板做主,无论是从小城市往大城市迁徙、调动工作,还是婚嫁这样的大事,都是父亲一手操办,什么时候跟我们商量过?记得有一年,父亲去上海出差,回来时给我买了一件外套,价钱不菲,他怎么就不怕已经参加工作了的我不喜欢呢?他怎么就不怕大小不合适呢?父亲自作主张买了那件衣服,估计搁现在,他是无论如何再做不出那样的事情了。

那时候的父亲意气风发,治小家如烹小鲜,手到擒来,根本不在话下,哪里会瞻前顾后,左右观望?而现在,父亲什么事情都要依赖我们姐弟,就连买热水器这样的事情,也要把我们都叫回家,讨论一下。这件事情外延出的结果,就是让我得出一个结论:父母都老了。 时光真是一个神奇的杀手,杀掉了父母的大好年华,同时也杀掉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父母在变老,而我们也不能例外。

心情不好的时候,消极沉沦的时候,总爱挂在嘴上的两个字就是:老了。头发里发现一根白发,会对着镜子拔掉,一边拔一边说:“真的老了。”母亲笑着说:“你看看我?我还没说老呢!”

是的,母亲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母亲不言老,我为什么要轻易言老?为人儿女,无论多大年龄,在父母面前,都没有资格言老。 父母的年龄大了,儿女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的生活重心,是他们精神上的支撑,儿女若言老,将置父母于何地?

小区里有一个女人,50多岁的样子,天天早晨穿着大红的运动服,在小区里打太极拳、跑步、做操,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很多人,比年轻人还有活力。

平时,她喜欢穿长靴,8分裤,围长丝巾,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别人都说她“装嫩”,她也不恼,说:“本来我就不老,还用得着装嫩?至少我的心理年龄比你们都年轻,不信咱们比一比?”

大家都笑,说她像“老顽童”。其实,她说得也有道理,年不年轻,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心不老,人就不老,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暗示。

过了一段时间,看见她推着老母亲在小区的法桐树下散步,长长的丝巾在她的胸前随风轻飘,老人满头白发,面容慈祥,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她间或停下来,俯下身去听老母亲说着什么,此时此刻,真的很美,像明信片上的风景一样美,温馨时刻、天伦之乐莫过于此吧!

我忽然就明白了她不老的原因,因为她不敢老:母亲还在,她就是一个孩子;她若老了,母亲的精神支撑就倒了;为了母亲,她要永不老,她要一直年轻。

这世间,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说点孩子气的话,但是没有资格在父母面前说老,永远没有,因为任他是谁,无论如何都老不过父母。 父母在,不敢老。

【篇二:2014年中招考试模拟语文试题2】

>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庇(bi)护 逮(dai)捕汲(ji)取 ... b.鞭笞(chi) .

c.嗔(chen)怒 .扉(fei)页. 粗犷.(guang) 良莠( xiu)不齐 .. d.玷( dian)污 干涸(he)星宿( su)谆谆(zhun)告诫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凛冽/清洌 战栗/米粟 甘之如怡/心旷神怡 b.迁徙/陡峭 炙烤/针疚 色厉内荏/再接再厉 c.绽放/沉淀 狼藉/国籍 妇孺皆知/孺子可教 d.选拔/拨弄 伫立/贮蓄 开源截流/截然不同

市侩(kuai) .联袂(mei) .莘(shen)莘学子 .恬(tian)不知耻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语文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②⑤③①④ d.③①④⑤②

5.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举行了“临别赠书”的活动,每一本赠书上都有同学们自己写的赠言,

请你找出与原著不符的一项【 】(3分)

a.跟随尼摩船长一起进行海底两万里的探险之旅,你也会有自由翱翔的梦想。

b.《童年》中小茨冈纵情舞蹈,每次读到这一章节,我就会回想起联欢会上你的表演,

你和小茨冈一样,用热情和乐观感染着我。

c.“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保尔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老舍笔下这样清新的雨一定能洗刷你的烦恼。 6.古诗文默写。(共8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古仁人在不

同处境中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古代仁人志士共同的人生追求。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达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赋闲在家的辛弃疾,醉里梦里也不忘自己杀敌立功的愿望,在《破阵子》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生动地再现激烈的战斗场面。

8.阅读语段,按要求答题。(共4分) 中国现在基本处于一个“泛娱乐化”时代,大家都习惯于快阅读、浅阅读,捧读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是一件幸事,不仅可以激发更多中国人关注文学,对中国文学重新定位和认识,还能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关注中国文化,继而关注中国。莫言的获奖,给国家和民族注入了巨大的信心和力量,是文化强国的“强心剂”。

(1)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写出你的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段内容,解释末句中“强心剂”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其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l3题。(共16分) 不敢老的父亲

①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②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③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他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儿难为情。

④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

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

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

能多挣点儿!”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⑤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⑥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偶尔打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⑦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

⑧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⑨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⑩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竞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如今,在父亲的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作者:汤小小)

9.阅读全文,父亲的“不敢老”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以“不敢老的父亲”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②③④段写母亲的话、父亲以前同事的调侃和补鞋中年妇女的劝说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结尾写道:“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请你说一说“我”的泪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共12分) 好梦何必成真

①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②有两种不同的梦。

③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大款,梦想获得诺贝尔奖奖金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

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④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⑤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岂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⑥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⑦我把第一种梦称作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作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

(作者:周国平。有改动)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 (共10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日:“何谓也?”子日:

④⑤⑥“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⑦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

⑧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孔子家语》)

注: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___ .

(2)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______

19.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语段(二)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指贤士居所。语段(一)中除“陋室”外也出现

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段(一)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语段(二)中“丹之所藏者赤”涉及的都是交

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这些交友方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22~23题(共4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的“聚”和“怒”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品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写出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我这个___________迷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名言,它们集古人思想之精华,以精辟独到的见解、简洁明了的语言给我们以告诫劝勉。请仔细阅读下面几则名言,然后作文,写出自己的认识或启发。

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①②③

【篇三:浙江省嘉善县新世纪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

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p> 八年级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本卷满分总计105分,其中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好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准考证号等。

3.答案请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要规范、清楚,不要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祝你成功! 一、书写(5分)

1书写要规范、清楚,卷面要保持整洁。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2.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3.古诗文默写。(7分)

(1)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2)乡泪客中尽,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⑤苔痕上阶绿, ▲。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⑥写出描写秋天的连贯古诗句“ ▲ , ▲ _”。

4.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按要求完成表格。(4分)

【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乙】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

5 综合性学习(6分)

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活动,放映抗日影片,其中有根据孙犁的《芦花荡》改编的电影。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用对偶的句式为这次活动写一句话,以表现活动主题。(2分)

(2)请你给《芦花荡》改编的这部电影命个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2分)

三 现代文阅读(21分)

(一)不敢老的父亲 (11分) 汤小小

①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②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让我能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 【a】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③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④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⑤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⑥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偶尔打电话,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

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⑦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b】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

⑧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可我还是老了??” ...

⑨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不敢老啊!

⑩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摘自《意林》杂志2012第4期,有删改)

6.本文标题是“不敢老的父亲”,请简要概括父亲的“不敢老”体现在哪些事上?(3分) ..

7.本文语言描写细腻,富有意蕴,请你任选文中【a】句或【b】句,从描写手法、修辞.......或词语运用等角度加以赏析。(3分) ........ 我选▲句,▲

8.阅读全文,说说父亲“不敢老”的原因。(3分)

9.文章结尾说“我终于泪流满面”,请你结合全文,谈谈这个“泪流满面”包含了我的哪些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空天飞机》,完成10——13题。(10分) ①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最有力的武器。航天器可分为无人和载人两种。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空间平台等;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其中,正在研究的“空天飞机”,有人将其誉为21世纪的“全能超级明星”。空天飞机是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正在设计的一种最新型的航天交通工具,它的全称是“国家航天航空飞机”。在理论上,它结合....

了航空、航天两大领域的技术精华,既有水平起飞、水平降落和可重复使用的航空技术的优点,又具有高速、高空等航天技术优点,

是集航空、航天一体化的高技术密集的航空交通工具,具有极为诱人的发展前景。

②目前,英、法、德、日等国家已经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开发计划,在空天飞机的研究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空天飞机热”,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专家认为,空天飞机的投入使用,将给未来的空间计划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将使人们的 空间旅行和航空观念发生性的变化。

③空天飞机可以水平起飞,采用航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种推进系统,可谓是“空”和“天”的完美结合。它具有异乎寻常的性能。最高时速达3万千米,这是第一宇宙速度。绕地飞行高度从零高度直达200千米以上的绕地轨道高度。起降方便,不受“发射窗口”天气和起降地带的。一机多用,既可作为太空作业平台,又可从事太空和常规军事活动。最重要的是,空天飞机较之现今的航天飞机发射有效载荷入轨的费用要低90%,而且不需要规模庞大、设备复杂的航天发射场。至于在太空中完成航天飞机能完成的发射、回收、维修卫星和飞船等航天器的任务,就更加简便易行了。

④空天飞机将是人类在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在繁星点点的夜里,当我们仰望黑漆漆的夜空,看到划过的一道流光,或许就是人类乘坐空天飞机在太空飞行的轨迹。 10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 。(2分)

11.文中说明的“空天飞机”的特点是什么?第③段是怎样说明空天飞机“异乎寻常的性能”的?(4分)

12.第①段加点的“在理论上”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13.第③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4分) 冰雪林中若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①乾坤:天地。

14.诗歌描写的对象是白梅,第二句却写到了“桃李”,主要起到 ▲ 的作用。(2分)

15.诗人以梅自比,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2分) ①

(二) 爱莲说(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 解释加点的字(2分)

(1)不蔓不枝 (2)陶后鲜.有闻 1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8.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智 狐

刘士玉孝廉①,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知州②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方入书室,忽闻狐曰:“公为官不贪,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贪钱乃畏后患③,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勿多言取困④。”董狼狈而归。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仆妇问其故,狐曰:“汝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汝犹避之,况我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②知州:官职名称。③后患:以后的祸害。 ④取困:自取尴尬。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有书室为狐所据▲(2)辄自往驱之▲ (3)独不畏狐▲...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刘士玉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1分) 例句:狐亦不击之 .

a.闻之,欣然规往 b.无丝竹之乱耳 .. c.何陋之有 d.能以径寸之木 ..

22.阅读全文,说说“狐是日即去”的原因。(2分) 五、写作(40分)

以“那个温暖的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