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痴人之爱》之“痴”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1年7月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Jul,2 0 1 1 V0J.17 N O.4 第17卷第4期 《痴人之爱 》之“痴” 李 攀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涪陵,408100) 【摘要]《痴人之爱》是谷崎润一郎由初期的“恶魔主义”转向“唯美浪漫主义”文学过程中产生的一部代表作品,继 承了他一贯的女性崇拜的主题。本文从“痴”入手,来揭示本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一些文学创作精神。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唯美浪漫主义;痴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878(2011)o4—0091o—O1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唯美派的文学大 师,伴随着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而成长。在他的创作 生涯中始终坚守着唯美的阵地。在整个日本文学中独树一 几个男人同时神魂颠倒的成为她的部下的资本。尤其对 于男主人公河合而言,之所以“对于这个荒芜淫无耻、卑 鄙龌龊的女人恋恋不舍”,在他便“完全是因为她的肉体 的魔力”。为此,虽然娜奥密一次次地让河合遭遇阴谋圈 套与背叛,虽然娜奥密会不时地让河合感到无法忍受的讨 厌。然而,河合却依然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最后还 让人觉得毫无出息地完全缴械投降,宁可无尊严地眼见着 娜奥密玩弄各色各样的男人,甚至明知自已也是她手中的 一帜。同时他的唯美主义文学自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 是文学评论界所争议的对象。其作品刻画人物细腻,反对 封建伦理道德对性与爱的压抑,追求恋爱自由,以自我和 人性的解放为基调,展现了对女性美与官能美的绝对忠 实。以在丑的极限中体验美的痛切快感,企图在恶的力量 中挖掘他所追求的美,甚至不惜自我虐待、自我摧残,素有 “恶魔主义者”之称。日本著名评论家奥野健男认为:“在 现代日本文学中,没有比谷崎润一郎更配称为文豪的作家 了”。 个玩物,却依然不愿离弃。当然,河合之降于娜奥密,陷 于娜奥密时也并非就不矛盾,但不管怎样,他一次次地妥 协,最终的依然追随甚至跪拜的行为,使其确实可以被判 定为“痴人”了。而在这个层面上,小说的题目“痴人之 《痴人之爱》这部作品是谷崎润一郎迁居关西以后创 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河合让治崇拜 西方,被一个混血女子娜奥密的肉体魅力所征服。从旧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自由恋爱,甚至自甘受虐,即使娜奥 密奢侈,讲究享受,还毫不掩饰地和各种男人交往,让治依 然对娜奥密奉献上一份“痴人的爱”。 一爱”或者便可以被理解为男人河合对于女人娜奥密,尤其 是对于娜奥密肉体感官的痴爱。与此同时,女性娜奥密也 就成为了用肉身诱使男人河合堕落的恶魔——“恶女型” 女子了。当然,这正合乎谷崎的“以为文学的惟一机能是 表现官能美的理念”。 二、“痴”之源——崇拜西方 、痴人之“痴”——对官能美的追求 对于让治来说,娜奥密能够吸引他的“美”到底在哪 《痴人之爱》中女主人公娜奥密并非日本传统的温柔 贤淑的女性。在小说家笔下,她缺少女性的亲切温柔;她 “自命不凡,惟我独尊,口出恶言,谩骂他人,使大家觉得 臭不可闻”;甚至她的那张极具魅力的脸蛋有时看来也是 那般的“庸俗粗鄙”。但她却“仿佛一个‘魔盒’极具魔 力”。这是为何?而她那所谓的魔力更多的是源于她的 肉体,这一点从作者详细的描写娜奥密的的身体暴露无 疑。这肉体是娜奥密在情感的游戏中能像女首领一样,让 里?他为什么会看上这么一个女孩子?作品的开始说的 很清楚。首先对她的名字产生好感,觉得很有意思,觉得 和西洋人的名字没什么两样。也许名字的影响,竟然觉得 她的长相又像西洋人,与电影演员梅丽・皮克福颇为相 似。 对于本作品,有人说是“私小说”(指孤立描写个人身 边琐事和坦露自己的丑恶的小说形态),主人公河合让治 是作者本人,娜奥密是妻妹静子。对此,(下转第133页) [收稿日期】2011—03—25 [作者简介】李攀(1981一),男,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9O・ 习也并没有比较大的支持力度。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也 机的结合。但对于一般的外贸企业和报关企业来讲,都不 没有得到大的提高,这样再去教授学生,就很难培养出 会接受大量学生的实习和实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 符合职业要求的学生。所以,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 多想办法,找到让企业、学校和学生“多赢”的方法,实现 模式,鼓励教师以及大力支持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和企业长期的、深人的合作。 熟悉资格考试的题型,鼓励教师在寒暑假去企业顶岗实习 同时,为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出 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的 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实训室建设,通过仿真模拟 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专业实践知识。同时,聘请具有企业实 软件,模拟实际工作情景,让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实 践经验的专家来校任课或者做专题讲座,来激发学生的 际工作内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为学生创建这种自 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来 (二)继续加大实训室建设,深入进行校企合作 学习理论知识,巩固实践操作能,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虽然,校企合作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特征之一,而 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就业创造条件。 且也有助于企业和学校资源的优势互补,使教学与生产有 (责任编辑:胡炼) -Or" 电 电 电 电 女 - ̄e (上接第9o页)作者本人并未做说明,只是说:“此小说是 的历史氛围中,在孤独浓厚的传统文化和风俗魅力的诱惑 我近来得意之作,是我乘兴写就的”。它是一种‘私小 下,激发他对传统的古典的苏醒,促使他开始寻找心中的 说’。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痴人之爱》是作者直率自白的 故乡以及心中故乡的文学。《痴人之爱》就是在这种东西 小说呢?联系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作品中让治这个人物 方文化思想混沌中寻找回归自觉开始的产物。 形象完全就是作者本身的投影。 具体地说,作者已不仅注重肉体。而且开始关注灵 谷崎润一郎与松子成家之后。在一段时间有了相对安 魂。首先,从一开始,谷崎就通过主人公——性格善良的 定的生活,他发出“异端者的悲哀”的感叹之后,思考着他 河合让治,“想把娜奥密培养成身心两方面都很美的人”, 的“恶魔主义”的倾向。在西方虚无和颓废思潮泛滥之 尽管未能圆满成功,但是已经表现出不满足于单纯的追 下,在他苦苦地渴望女人的肉体和追求官能的快乐之下, 求,而开始注重精神性的东西。其次,河合让治与娜奥密 他对西方的态度有所改变,认为在自己的国土上已找不到 分居后,回想起自己从未见过娜奥密如此洋溢着妖艳娇媚 他所憧憬的美,而在遥远的西方拥有伟大的艺术。 的表情时,一方面认定娜奥密是“邪恶的化身”,一方面又 谷崎这种崇拜西方的思想。于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在 觉得他的姿容是“她的肉体与灵魂所具有的全部的美,在 《新小说》上发表的《德探》中,发展到了极端。他极力宣 最高潮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的”。再次,在作者的笔下,经 扬西方文艺的“直率而宏伟地歌唱人生的悲哀和欢乐”, 历放荡生活的娜奥密,被让洽唤回来,再度出现在让治面 表示自己“突然受到强烈的崇拜‘西方热’所袭击,感到涌 前时,“娜奥密的灵魂经过某种作用,已变成具有某种理 起一种像颤抖似的兴奋”,从而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必须 想之美的幽灵”。 接触西方或者依靠他的同化,来开拓自己的艺术。”他在 谷崎润一郎以一种“痴人”的“痴性”来追求艺术上的 《德探》中这样说道:“为了满足我的渴慕,如果可能,我要 喜悦,最后,他以“痴人“对娜奥密的爱,既是对一种不安 到西方去。不,与其到西方去,不如彻底改变他们国土的 定感的肯定,又是对一种危机感的告白。 人,要有决心咱身在他们的国土上的觉悟,一句哪里,这是 这些都说明:作者认识到,理想美,不仅限于肉休。而 唯一最好的办法。” 且还有灵魂。这些细微的变化,表明谷崎试图将西方式的 尽管谷崎润一郎如此憧憬西方,不断做着西方行的 生活方式与日本式的情趣结合,已发现他迄今单纯追求西 梦,但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机会直接体验西方文化,对西 方享乐主义中所没有的美,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艺术生命 方文化的了解,只是皮毛的、表层的、肤浅的。因此,才产 感。 生了《痴人之爱》中“娜奥密”这个长相似西方人的日本人 的人物形象。而让治也成了作者本身的替身,去崇拜娜奥 参考文献: 密这个长相酷似西方人的日本人。 [1][日]谷崎润一郎著.郑明钦译.痴人之爱[M].北京: 三、“痴”西方向“痴”东方的转向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谷崎在《痴人之爱》中为什么将崇拜西方的让治称作 [2]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痴人”?唐纳德・金这样解释道:“谷崎将让治规定为 2O05. ‘痴人’,全都暗示她终于从崇拜西方的时代摆脱出来的 [3]李攀.浅析《春琴抄>主人公温井佐助的妇巨[J].青年 事实”。 文学家,2009,(18). 关东大地震之后,谷崎润一郎,移居关西,在关西悠久 (责任编辑:胡炼) ・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