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乱花渐欲迷人眼

来源:榕意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乱花渐欲迷人眼

作者:陈敏聪

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03期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进发火花的过程,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闪耀着创造的光辉,教学成了一种教师艺术创造的历程,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毋庸讳言,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然而,物极必反,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却常常被“途”中的一些错误资源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甚至“迷失”。

误区一: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

“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等等这些句子,是实施新课标以来,我们耳熟能详的。于是,在教改“形势”的合围下,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们便满嘴涂蜜,即便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老师们也会来一句:“很好,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之类的话。在老师“亲切”的“表扬”下,课堂的“生成性”是有了,但有时却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价值取向。

在解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对课文中角色的感受,让老师始料未及的是有些学生竟语出惊人。

生1:唐僧有什么用,一路上都得别人伺候着,为他保驾,还得都听他的。

生2:我不喜欢三打白骨精里的孙悟空,他太听师父的话,打白骨精才那么费劲。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什么都不怕,那才叫酷。

生3:其实白骨精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她屡败屡战,不怕困难。 生4:白骨精也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

师:很好,小朋友们的视角真是与众不同!

瞧,这位老师真是“太爱、太尊重学生”了。学生如此解读课文,还得到老师的称赞,何乐而不为呢?试问,白骨精“屡败屡战”是杀人吃人,能说是优点吗?让母亲一起来干丧尽天良的事又何“孝”之有?“神”游于文本之外,何谈“生成”!一味地“保护”学生发言的自由性,这也对,那也没错,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哪里呢?

文本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面对文本,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它原有的意蕴,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展,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和体验必须是在尊重文本价值基础上的理解和体验。脱离了文本,其他的任何体验可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纵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林黛玉”或其他的什么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主体“哈姆雷特”,将他“读懂”,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在这基础上,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多元理解而不离文本,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成性课堂教学。

误区二: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标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一定,因此,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意语文这一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关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及时地抛弃或转化一些教学意外的“事故”,使之不至演变为教学的“垃圾”。为了追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标的课堂教学,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

一位教师在教学《最后的辉煌》一课中,在谈到诺贝尔将巨款存入银行,把每年的利息分成五等分,作为五种奖金颁发时,出现了以下情况。

生1:利息就是存入银行一些钱,过一段时间后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我的存折上面就有,我还知道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本金X利率X时间。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众说纷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2:利率就是利息所占本金的百分:比。比如存入银行100元钱,一年后多得10元,用10除以100得10%,这个10%就是当年的利率。

生3:利率与存款的种类、时间的长短;有关。利率还是国家的一种货币政策,用,利率这个杠杆还可以调整国家的经济形势呢。我国就先后进行过几次利率调整。

生4:在我国,个人利息还要征收所得税。在前一个公式的基础上乘以(1-20%)才是净得利息,这是我从爸爸的工资存折上知道的。 生5: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了缩短贫富差距。

如果单从“数学”的角度看,本片断的教学无疑是“成功”的,至少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一点应该得到肯定。但是语文毕竟是姓“语”名“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课程的中心任务。所以无论是开拓课程资源也好,还是加深学科整合也罢,都应该合乎学科本身的性质,都应该围绕语文的课程目标来进行。教师如果对这种“生成性”问题,顺其自然,过于纵容,必然会使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

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划、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科知识;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