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的心得体会
------试谈谈陶先生的“教学合一”
最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受到很大触动。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各,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而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最终,他不辱使命,躬亲实践,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的收获颇丰。
在陶先生的众多教育思想中,让我感悟最深的是陶先生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这些观点似乎也是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艰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教师把那些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教师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只会让这些孩子去读它、记它。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的不少课堂成了陶老所说的“鸟笼”,学生成了“笼中之鸟”,也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先生教死书、死教书;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这是多么可怕的“死教育”。但我们深信在当今社会,我们都必须坚决摈弃“死教育”,创造“活教育”。我个人觉得应采用开放式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求得真知,生活创造的能力也才能得到培养。
一、大胆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开放的教学观念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辨证地理解教学方法
的改革,汲取各种教学方法之长,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教师要以开放的思维理解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与学的地位、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性等。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会每一节课都让学生讨论,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使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合理安排开放的教学内容。
我们不能像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唯教材是从,扼杀了自主开发的积极性,我们应积极开展开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再单调、封闭、过时。
三、 积极倡导开放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正是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所以我要变单一型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注重“教学合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