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6619733 A(43)申请公布日 2017.05.10
(21)申请号 201610933560.1(22)申请日 2016.10.27
(71)申请人 赵百华
地址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
区百色市澄碧河水库管理局(72)发明人 赵百华 (51)Int.Cl.
A61K 35/644(2015.01)A61K 35/62(2006.01)A61K 9/08(2006.01)A61P 27/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由活水蛭25克、蜂蜜75克组成;将活水蛭25克置于清水中2~3天,去掉身上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放入纯蜂蜜75克中,水蛭与蜂蜜接触1小时后死亡,出现浑浊液体,浮起后又下沉,反复需6~8小时,过滤得出棕色透明液,置于零度冰箱3~5天,成外用滴眼剂。每日3~4次,每次1~2滴。
CN 106619733 ACN 10661973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制作方法、用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配方:活水蛭25克、蜂蜜75克;(2)制作方法:将活水蛭25克置于清水中2~3天,去掉身上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放入纯蜂蜜75克中,水蛭与蜂蜜接触1小时后死亡,出现浑浊液体,浮起后又下沉,反复需6~8小时,过滤得出棕色透明液,置于零度冰箱3~5天,成外用滴眼剂;
(3)用量:每日3~4次,每次1~2滴。
2
CN 106619733 A
说 明 书
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1/2页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茶领域,尤指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昆虫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水蛭是传统的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小河中,其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水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多肽、微量元素和脂肪酸等,亦含铁、锰、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血物质(即水蛭素),有抗凝血作用。但在干燥药材中水蛭素已被破坏。水蛭唾液中还分泌有组胺样物质、肝素及抗血栓素等,与水蛭素有协同作用。水蛭具有治疗破血逐瘀,开泄通经,抗癌,消癥瘕等功效;水蛭破血力大,为作用强烈的破血逐瘀药,善破血分瘀滞而消肿。适用于肿瘤包块(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宫颈癌、卵巢肿瘤、白血病等有瘀血者)及经闭、跌打肿痛、蓄血、癥瘕、干血成痨、目赤痛、云翳等症。现有技术中,用水蛭作药治疗疾病有广泛的市场,但用法不同,其疗效也不相同。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目的是创立实用的简易药方,供人们采用,此方具有治疗破血逐瘀,开泄通经,抗癌,消癥瘕等功效;水蛭破血力大,为作用强烈的破血逐瘀药,善破血分瘀滞而消肿。适用于肿瘤包块及经闭、跌打肿痛、蓄血、癥瘕、干血成痨、目赤痛、云翳等症。[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5]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活水蛭25克、蜂蜜75克。[0006]制作方法:将活水蛭25克置于清水中2~3天,去掉身上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放入纯蜂蜜75克中,水蛭与蜂蜜接触1小时后死亡,出现浑浊液体,浮起后又下沉,反复需6~8小时,过滤得出棕色透明液,置于零度冰箱3~5天,成外用滴眼剂。[0007]用量:每日3~4次,每次1~2滴。[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水蛭具有治疗破血逐瘀,开泄通经,抗癌,消癥瘕等功效;水蛭破血力大,为作用强烈的破血逐瘀药,善破血分瘀滞而消肿,适用于肿瘤包块及经闭、跌打肿痛、蓄血、癥瘕、干血成痨、目赤痛、云翳等症。本方主要治疗角膜瘢翳。具体实施方式
3
CN 106619733 A[0009]
说 明 书
2/2页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0]一种以水蛭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活水蛭25克、蜂蜜75克。[0011]制作方法:将活水蛭25克置于清水中2~3天,去掉身上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放入纯蜂蜜75克中,水蛭与蜂蜜接触1小时后死亡,出现浑浊液体,浮起后又下沉,反复需6~8小时,过滤得出棕色透明液,置于零度冰箱3~5天,成外用滴眼剂。[0012]用量:每日3~4次,每次1~2滴。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