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人教版部编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考点总结复习资料

最新人教版部编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考点总结复习资料

来源:榕意旅游网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析】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重难点解析】

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⑴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⑵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⑴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⑵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⑶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3.从大革命失败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⑵惨痛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史实: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及意义、土地革命作用、红军长征及意义、遵义会议及意义、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名称和意义、渡江战役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考 点 分 析 武装。

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

二、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的是革命任务。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在整个近代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对内,反对封建势力,实现国家富强。因此,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无产阶级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但就任务而言,仍然没有变化,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 1.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 。

⑵经过:1919年5月4日在 爆发了五四运动,提出了

“ , ”等口号。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 , 成为革命的主力。

⑶结果:① ② 。

⑷影响:五四运动是 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 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 。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⑴条件: 的实践和 的成功,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及其与 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⑵成立: 年 月23日,中共一大在 秘密召开,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3.中共二大的召开

⑴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 ;最低纲领,即 ,是

⑵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 纲领。 二、国民革命

1.背景:1924年 的召开,标志着 的实现和 的正式建立。

2.概况:⑴ 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⑵1927年, 和 分别制造了 政变和 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3.意义和教训

⑴意义: 。 ⑵教训: 。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⑴南昌起义: 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

了 。

⑵ 会议:确定了 和 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

⑶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发动 ,在进军 途中受挫。

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 ,点燃了“ ”的星星之火。

3.内容:⑴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制度。⑵政权建设:1931年11月成立 。⑶武装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 次“围剿”。 4.红军长征

⑴原因:由于 ,导致红军第 次反“围剿”失利。 ⑵过程:① 年 月开始。②1935年1月召开的 会议,标志着 。

③1935年10月, 同陕北红军在 胜利会师。 ④ 年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长征结束。 ⑶影响: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抗日战争:在 的积极倡导下, 实现, 形成。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解放战争:

⑴爆发: 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 ⑵土地改革:中共在解放区开展 ,极大地 。

⑶战略反攻:1947年6月, 率领晋翼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⑷战略决战: 至 ,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 、 、 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

⑸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 ,解放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⑴依据:中国人民推翻了 、 、 的统治。 ⑵标志:1949年10月1日, 宣告成立。 ⑶历史意义

①国内:建立起了一个 ,从根本

。②国际:极大地改变了 。一方面推动了 ,另一方面增强了 的力量。

⑷历史经验: ,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巩固练习】

1.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3.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4.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 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5.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6.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里所说的“相反的道路”

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战略的保障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③是自1927年至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直坚持的革命斗争方式

④使广大人民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④ D. ②③

9.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10.《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11.右图是创作于近代中国的四幅新闻漫画,按图

中反映的事件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12.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 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3.《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中共一大制订的最高纲领

14.“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苏联人,1923年,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这段论述可用于解释 A.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B.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必要性 C.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源 15.阅读下列对五四运动(注:这里指广义上使用的“五四运动”,所涉及的时期大致是1917年到1921年。)的各种阐释和评价,同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自由主义者)强调五四运动促进了“以大众活语言的新文学取代文言文的旧文学”;它是一场“理性反对传统、自由反对权威、对人生及人的价值的颂扬反对对它们贬抑的运动”,是一场“由那些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并试图用现代历史批判和研究的新方法论对之加以研究的人所领导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他们)把欧洲文艺复兴看作是在中世纪旧秩序桎梏中挣扎的新生资本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一场运动。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适应了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因而在欧洲得以复活。

而在“五四”时期,中国的经济也从中世纪状况发展到资本主义状况,并提出了类似的文化上的要求。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

材料二: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毛泽东《五四运动》

1939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论》

材料三: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1941年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1)材料一中的“自由主义者”称“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试从思想背景和内容两方面比较中国和西方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观点。(4分)此处毛泽东分析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蒋介石对五四时期历史的基本态度,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8分)你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何看法?(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五四时期的历史为何被后人反复解释。 (4分)

课时3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参考答案

BAABB ADCAB DCDA

15【解析】(1)问主要是从材料得出有效信息:“理性反对传统、自由反对权威、对人生及人的价值的颂扬反对对它们贬抑的运动”; 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背景和内容的差异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3)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主要观点从材料获取;其原因主要从时间上判断,抗日战争时期说的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重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肯定的;(4)问实际是考查五四运动的特殊地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29分)(1)理由:都蕴含了歌颂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2分)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主要面临着教会神权的控制;(2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主要面临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2分)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个性解放;(2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2分)

(2)归纳: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新起点: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形成了统一战线参加了革命;知识分子起到了先锋作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每点1分,共4分)方法:阶级分析法。(1分)

(3)态度:批判新文化运动片面否定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2分)肯定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2分)原因:中国处于抗战时期,需要激发民族情绪;(2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 (2分)看法:a.蒋的态度有失偏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建立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或者传统的礼教只能强化农业社会制度下的专制统治);b.蒋的态度比较理性,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亟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2分,注意:只要答到其中任何一方面且言之有理就可得分。)

(4)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历史事件(2分,其它言之成理均可得分);不同时代和不同立场的人们为各自目的以不同的视角选取不同的内容解释五四时期的历史。(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