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试卷 含答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A.设疑导入 B.温故导入 C.情境导入 D.故事导入

5、1949年美国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课程编写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 A、实践模式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试卷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2、课的类型是由( )决定的。 A.教师备课 B.课的种类 C.学生的学习过程 D.教学的阶段性 3、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一诗,领略了红军长征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导课方式属于( )。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6、教师通过听写英语单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测验评价 B.量表评价 C.实作评价 D.档案袋评价

7、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人们运用一定的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我们称之为(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第 1 页 共 6 页

9、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10、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 )。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消退法 D.合理情绪治疗法

11、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 C、课程方案 D、课程计划

12、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故而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这一改动所 体现的教学理念是( )。

A.教学合一 B.言行合一 C.学做合一 D.教做合一

13、学校中常见的期末考试属于( )。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 B.伦理本位 C.科学本位 D.个人本位

15、“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16、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战锻炼

17、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18、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第 2 页 共 6 页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9、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

A 层次性 B 等量性 C 等价性 D 主次性

20、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试行 ) 》 中提出了 “ 终身学习 ” 的基本理念 ,解?

2、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累计素材。不就,小强的爸爸就气势汹汹来找唐老师,质问唐老师为什么小强一回家就玩泥巴,不学习。唐老师就将小强的作文读给家长听。作文中提到小强曾经做过一个坦克模型,但是他爸爸非常生气,就一脚给踩坏了。家长听完小强的作文,表示理解了孩子的行为。 (1)评析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你如何理

2、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教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课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会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勉强能回答,但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的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别人

第 3 页 共 6 页

会看不到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的问我:“老师,你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 (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 (2)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境,将如何对待?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体现着大家对卡罗纳真挚的爱。下面的课文讲述了另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认真读一读,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保罗体会到了“给予是令人快乐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从写作特点和编者意图对本篇课文进行简要解读:

第 4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B 3、D 4、B 5、D 6、A 7、D 8、D 9、C 10、D 11、A 12、A 13、A 14、A 15、C

16、[答案]A

[解析]题干中小芳认为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都无所谓,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此,作为小芳的老师,首先应该对她进行说服教育,使她提高认识,帮助她形成正确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 17、C

18、【答案】A。专家解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此题采取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的方式便于学生记诵。 19、C

20、【答案】A。专家解析: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该说法错误。此观点混淆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将二者等同化。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目的的规定下,各级各类学校可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3、答案如下:

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了解学生个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体的思想品德,二:个体的学习,三:个体的身体状况,四:个体的心理,五:个体的家庭。

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一:对正式群体的了解,二: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值得学习。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中注意了家长其实是站到了学校的对立面的,只要求学校督促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是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唐老师的沟通方法正是从小强的作文切入,说明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动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取得了家长的认同。如果唐老师借此机会教育家长的冲动,和对孩子发展的忽视,可能就更会造成与家长的对抗状态,之后的沟通就会带来麻烦。

(2)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注重平等沟通、发挥学校主导,调动家长积极性;第二,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能力,统一认识,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第三,畅通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渠道,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第四,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逐步提高家长的参与感,相互支援,合作共进。 2、答案如下:

1.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习惯和意识。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所应不断提高各方面专业素质。总之,材料 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

2.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优路网校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专业理念。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第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第三,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20世纪60年代,法国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主要是说,身为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答案如下: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 乐的”。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 献的思

第 5 页 共 6 页

想感情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