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营改增”试点的成效、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视角

“营改增”试点的成效、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视角

来源:榕意旅游网
FINANCE ECONOMY金融经济 “营改增”试点的成效、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基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视角 陈丽周昭雄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上海等地2o12年开始“营改增”试点 截止目前. 企业整体税赋下降显著,但也出现了诸如地方政府税收减 体税赋。潘文轩(2013)从四种情况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 的影响,当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小于原来营业税率,带来减 少,财政收入下降等问题。如何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以便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营改增”,成了管理当局亟待解决的 难题。本文从“营改增”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运用 定性和数据搜集的方式.呈现试点地区“营改增”的现状.针 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协调等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税效应,再加上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企业税负下降;当企业 适用的增值税率大于原来营业税率,税率变动带来了增税效 应,但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超过该增税效应,企业税负依然 减轻;当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大于原先营业税率,税率变动 带来了增税效应,并且该增税效应超过进项抵扣的减税效 应,企业税负增加;当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等于原来营业税 率,此时仅存在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企业税负下降。 (二)“营改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彭月兰、陈永奇(2oo8)认为,我国主要对第二产业征收 关键词:“营改增”;中央和地方;“结构性减税” 一、引言 作为“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营业税改征 增值税(简称“营改增”)顺应了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下 降、经济增速放缓,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就业的趋 增值税,第三产业征收营业税,从地方利益考虑,应大力发展 第三产业,一些能源城市如山西等,会缩小煤炭资源的开发, 造成市场上供不应求,国家从全局出发,要求其煤炭开采须 些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及财政补贴。李明(2012)认为,应改革 势。根据财政部科研究所所长贾康的观点,“营改增”能带动 增就业岗位。鉴于“营改增”仅对商品新增价值征收,可避 GDP增长约0.5%,带动出口增长0.7%,带来大约70万个新 保持一定规模,但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中央应对这 免重复征税,且在筹集政府收入时不对经济主体区别对待, 有利于“税收中性”的发挥等优势,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 和规范分税制,完善财政转移制度。潘文轩(2012)指出将“营 改增”后的增值税收人暂时归属试点地区,长期会造成来源 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再次强调“扩大营改 增试点范围”,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营改 增”工作。 于服务业的增值税由地方独享,工商业的增值税由中央和地 方共享的格局,不利于增值税制统一,应重新调整增值税的 央地比例,新的增值税央地分成比例应大致等于75%增值 税:(25%增值税+营业税),即改革前中央与地方就增值税 和营业税而言的收入比。 在我国,营业税是地方税,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的 税种,“营改增”意味着原属于地方政府的税收,中央也来分 一杯羹,地方收支矛盾突出。以青海为例,近年来营业税比重 直占30%左右,一旦完成“营改增”试点,当前中央和地方 三、试点“营改增”的现状考察 (一)“营改增”取得的成效 一分配比例不变情况下,地方财政缺口会加大,青海2012年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8.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上 1.企业整体税负下降,尤其是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上海市财税部门的数据统计,上海在实施“营改增” 一年增长22.8%。如何协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等问题成了亟待 解决的难题。 已有研究大多是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本文 季度内70%企业减税2O亿元,5月份时,纳入试点范围的 13.5万户企业税负下降,其中将近9万户为小规模纳税人, 整体税负下降超过80亿元。截至6月末,纳入“营改增”试点 范围的企业数量已达到13.9万户,其中9.1万户为小规 模纳税人,占全部试点企业数的65.5%。2012年营改增试 点为企业减税426.3亿元,减税面超过90%,其中小规模纳 税人减税幅度达40%。 2.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 意在从试点“营改增”探讨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出 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影响的研究 夏杰长、管永昊(2012)认为“营改增”有助于消除服务业 因征收营业税、不能抵扣进项税而导致的重复征税的问题, 2012年上海GDP增长7.5%,第三产业增长达10.6%, 比整个GDP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从制度上解决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的问题,减轻服务业整 6 田 由2011年的57%,变成2012年的60%,拉动GDP增长 6.2%,贡献率达82.7%。据专家测算,“营改增”使上海经济增 加0.6个百分点,增加就业14万人。 题税种的问题愈发突出。可把原属于中央的车辆税、消费税 等归属地方,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积极性,培养新的消费市场, 尤其是现在,面对着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 资,在世界金融危机时,有所放缓,应加大消费对经济的刺激 力度。 3.要素区域聚集,总部效应凸显 高顿研究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上海采购的成本比 其他地区低5.66%,很多企业将总部移到上海。国际性跨国 公司落户上海的意愿增强,2012年上半年,上海新设跨国公 司总部27家,投资性公司13家,研发中心14家,总部聚集 效应凸现。 (二)“营改增”面临的问题 (二)关于国税与地税协调问题 我国大多地区国税和地税相互独立。“营改增”中,可将 国税与地税合二为一,但会遭到利益集团的阻力,实际操作 难度大。也可以增值税由国税征收,取代地税对营业税的征 管,但失去主体税种征管权后,地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可适 当增加、扩充地税征管权限,将更多非税收入征管职能将公 1.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结构性减税”力度不够 (1)上海市发改委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42012年一季度 上海服务业重点监测企业问卷调查》显示,35.7%的企业反 映“营改增”后税负有所增加;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 91家试点企业的抽样结果显示,58.6%交通运输业受访企业 安、工商等部门并入地税,社会保险实行“费改税”后统一由 地税征管,延续国地税分立的格局(潘文轩,2012)。如陕西省 主要依靠地方小税和非税收拉动财政收入增长,“营改增”对 地方财政造成的压力,可加大非税收的清缴力度。 (三)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税负增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上海65家大型物流企 业的调查结果表明,2008—2010年期间,货物运输企业年均 营业税实际负担率为1.9%左右,而“营改增”试点后则增至 4%以上,2013年1月份,67%的试点企业平均税负增加5万 兀。 地税减少,财政收入受影响。一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如要在全国范围内覆盖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除中央财 政资金外,地方政府也要提供相应资金。而我国2011年指定 用途的各项转移支付数额占转移支付总额的78.53%,留给 地方政府自由支配的资金比例较低,因此,可以提高政府自 由支配的资金比重。 (四)制定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 (2)减税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比 如减到全国税收收入的5%一10%。但就上海而言,根据“营改 增”前5个月的数据推算,全年减税规模约200亿元,仅占全 部税收收入的3%。国家税务总局测算,在全国全面推行“营 改增”,全年减税将超过1000亿元,但总体减负仅占全国税 收收入的1.11%,考虑到全国税收收入每年20%左右的速度 增长,这个比例将更低。 2.国税和地税协调问题 针对“营改增”试点出现的部分企业税负加重情况,上海 市下发了《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 政策的通知》,对因新老税制转换而导致税负增加的试点企 业,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政分类扶持、资金及时预拨”的方 式,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有效平衡了试点企业的税负。 今年新加入试点的地区,也可采纳这一经验,设立专项资金, 对税负增加企业给予补贴。 尽早开展营改增影响分析测算,对试点企业在盈利、税 负、现金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明确试点工作给企业带 来的税负变化。 参考文献 (1)现行财政体制中,增值税由国税征收,中央和地方共 享,营业税为地税征收,全部归属地方。在“营改增”过渡期, 相关增值税继续由国税部门统一征收,收入归属地方,若“营 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就面临国税和地税的利益博弈的 问题。 (2)上海国税和地税统一,税收改革、财政补贴可在内部 进行,操作相对便利,全国大多地区,财政、国税、地税分割, 中央直管国税、省级统管地税、财政隶属地方政府,涉及财政 “省管县”体制时,市县财政无法直接对接。 (3)“营改增”是一项跨多级政府和部门的改革工程。在 税源划分、政策协调,体制分配,优惠政策实施等方面面临各 种困难,企业还需同时接受国税与地税国税的双重稽查与管 理,增加征税成本。 四、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1】夏杰长,管永昊.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意义 及其配套措施[J].中国流通经济,2012(3). 【2J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 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1). [3】彭月兰,陈永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J】.税 务研究,2008(5). 【4]李明.“营改增”与我国财政体制fJ].财会研究,2012(12). (一)重构中央、地方税制体系 “原属于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 地区,增值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也全部归属试点地区”,只 是试点期间过渡性政策,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地方缺少主 [5】潘文轩.税制“营改增”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现 代经济探讨,2012(12). 基金项目: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金编号: JWCXSL130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