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榕意旅游网
文/ 梁山县良种棉保种场 于加景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七八月份正值棉花现蕾、结铃盛期,处于生殖与营养生长并进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促进棉花稳长,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该虫是我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危害十分猖獗。防治技术:①中耕灭蛹。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破埂,破坏棉铃虫蛹室,压低虫源基数。②人工采卵灭虫:及时摘除败花,人工灭虫,结合整枝打杈,进行人工采卵灭虫并将残枝败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③化学防治。一代棉铃虫绝大多数棉蚜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在麦田危害,危害期是小麦穗期,防治小麦病虫时就可兼治。二代以后的棉铃虫防治药剂可选择28%甲氰·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氯氰·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绿亨25%丙溴·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522.5克/升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000~80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150克/升茚虫威悬浮剂每667平方米5~10克。在防治过程中交替轮换使用上述药剂,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取得最佳防治效果。53

大田作物

编辑:杨风光nyzszz@163.com

面和幼嫩部分吸食汁液,使棉叶畸形生长,向背面卷缩。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气温在17~28℃时大量繁殖,当气温大于30℃时,虫口开始减退。棉蚜最适宜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5%~85%,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大雨对蚜虫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时晴时雨、阴天、细雨对其发生有利。防治技术:防治药剂可选用绿亨8%丁硫·啶虫脒乳油500倍液、200克/升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2000倍液、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0~15000倍液、20%26.5%敌畏·吡虫啉乳油1000~1500倍液、醚菊酯1500倍液喷雾。视虫情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交替轮换使用上述药剂,注意喷雾要均匀周到。枯萎病和黄萎病棉花枯、黄萎病是生产上危害极大具有毁灭性的病害,枯萎病在残存的病株结铃显著减少,铃重减轻,对产量影响很大。黄萎病病情发展比枯萎病缓慢,很少造成棉株立即枯死,但病株结铃少,脱落率高,纤维差,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防治技术:可选择绿亨3号600~800倍液灌根或喷雾,绿亨86.2%氧化亚铜800~1200倍液灌根或喷雾,绿亨一号3000~5000倍液灌根;对棉花枯黄萎病防治,阴雨前施药优于雨后施药,同时雨后一定要补施一遍。如果遇连阴雨天气,并发现发病株,可用以上药液灌根,每株0.25~0.5千克,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非连阴雨天气,对病株进行药剂灌根,作用更明显。棉盲蝽由于成虫具有一定的迁飞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向中心喷。防治技术:效果较好的药剂及使用方法如下,28%甲氰·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氯氰·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绿亨25%丙溴·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522.5克/升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480克/升毒死蜱乳油600~1000倍液、2%阿维·高治。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上述药剂。防治。啶虫脒可溶粉剂5000~7500倍液、在防治时要以棉尖为重点,从外围苗期和现蕾期前后常引起大量死苗,氯氟微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