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9月第9期 Fami lY psychoIogical doctor 临床医学 血站质量差错原因分析 龚俊 (德宏州中心血站 云南 德宏 6784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质量出现差错的原因,从而为解决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一2013年12月本血站出现差错事件的资料,分析 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经调查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工作人员对血液质量负责意识淡薄、核对不认真以及责任l心不强为影响血站质量的主要因 素。结论:影响血站质量的因素诸多,应针对该类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确保血液制品质量。 关键词:血站质量;差错事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 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51—01 血液质量的良莠会直接决定血站工作质量的好坏,但影响血站质量的因素诸 多,其关系到血站工作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均会带给血站质量以不利 3.1明确血站质量管理职责 落实责任制,强调血液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对血液质量负责的意识, 影响,故而采血机构应加大对血液质量的把控力度,以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 且要求工作人员对其职责内的质量安全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管理部门应重视质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血站出现差错事件的资料,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现报 量管理责任,做好各岗位控制点的质量把控工作;编制岗位操作规程并细化,确 道如下。 保人人知晓自身的岗位职责 。 1资料与方法 3.2严格落实核对制 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均来源于2011年12月一2013年l2月本血站差错 核查校对是确保采供血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故而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应 事件登记表,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纳入研究的差错事件均为 仔细核对,可实行双人核查制;对于初次献血者,务必核对其有效证件,并做好 一般差错事件,且未影响到血液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其健康检查与健康征询工作;强化对登记表、信息录入与采血环节的核对,以确 1.2方法对采集到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 保信息的准确性;血液交接时,应做好相应的交接验收工作。 并提出解决对策,差错事件与分类如下。①信息查询错误:具体包括献血者的年 3-3做好源头控制 龄不符合要求、献血的间隔时间不够等;②信息录入错误:具体内容包括献血者 采血车岗位作为采供血的首要环节,其差错事件较为高发,故而应优化采血 的一般资料信息错误、制备信息错误、检验信息错误等;③贴签或留样错误:具 车人员配置,防止出现因一人多岗造成的录入过程与核对过程错误;由于采血前 体内容包括血袋条形码贴错、标本管条形码贴错等;④制备错误:主要为网络制 的初步筛查会受到温度、环境与检测方法等的影响,故而应控制好采血车内的温 备与实际制备不相符合;⑤初步筛查与检验报告错误:具体内容包括初步筛查时 度,并延长判读时间,以优化试剂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批检、质量可靠且效 血型差错、检验报告中的签发差错;⑥隔离放行与设备监控错误:具体内容包括 价稳定的试剂;针对初步筛查时出现的血型错误,应做好耐心解释、及时告知并 待检血液与报废血液的隔离不规范、监控过程中的冷链监控不当;⑦血液或标本 更改等后续跟进工作 。 交接错误:常见问题为交接数量错误。 3-4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1.3数据处理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 工作人员在血站质量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故而应做好对工作人员尤其是新 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 进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强调业务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操作实践技能二者的结合; 2结果 条件允许下,带教老师可实行“一对一”制度,针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差错的 2.1差错事件的类型分析经调查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本血站采供血过程 环节应严格控制,并做好重点强调工作,促使新进工作人员在自身的直观意识方 中信息录入错误的占比以21.05%为最高,其次是初步筛查时血型错误,占比为 面加大对血站质量重要性的认识;重点加大对新进工作人员上岗前的考核力度, 15.79%,再次贴签或留样错误,占比为15.79%,详见表1。 可设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对新进工作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操作实践技能 表1差错事件的类型分析 均进行严格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上岗 。 3.5重视操作规程的执行力 血站质量管理部门应注重督促工作,定时对各部门的质量体系执行情况进行 检查,可建立日检查制度与月汇报制度,创设出“提高血站质量”的氛围;对于 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应认真吸取教训,并做好后续的跟踪与验证工作。 3.6落实一对一工作法 具体工作中,落实一对一工作法,即应确保一次只对一位献血者操作,并一 对一采血、一对一服务、一对一留样、一对一贴签,对血液质量严格把控 。 综上所述,影响血站质量的因素诸多,应针对该类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以 2.2影响血站质量的因素分析 经调查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工作人员业 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确保血液产品质量,但本调查的范围仅为采供血机构内部 务知识贫乏、核对不认真以及责任心不强为影响血站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责 环节,故而通过建立必要的差错管理系统是可解决的,但为促使血站质量差错有 任心不强占比以36.O%位居首位,核对不认真以32.O%次之,再次是占比为 效避免,今后还应加大调查样本量,获取更为客观的结果。 14.67%的工作人员业务知识贫乏,详见表2。 参考文献: 表2影响血站质量的因素分析 [1]杜晓明,严振有.血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相应对策[J】.中国输血杂 志,2014,17(O6):461. [2]何云侠,张冬婉,李秀芬.采供血工作过程中的差错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25(07):170 [3] 陈昌贵.血站关键部门发生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_医药与保健, 2014,32(03):107.108. [4] 张华.吉林省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医 3讨论 学版),2009,16(12):1249.1251. 本调查结果显示,工作人员对血液质量负责意识淡薄、核对不认真以及责任 [5]高东英.采供血机构质量事件的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7(06): 心不强为影响血站质量的主要因素,此外,部分新进工作人员工作之初也易出现 59.62. 差错事件,导致血站质量受到影响 。故而,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血 [6]赵莉华,葛红卫,彭慧花,等采供血机构质量体系中可预防差错的来源分 液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现将具体的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析及应对处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3,16(03):214—215. 一5l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