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3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而成。学校的前身——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曾被原浙江省教委确定为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01年,“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多点的办学格局。本部校区地处宁波鄞州高教园区;溪口校区位于景色秀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奉化溪口;杭州湾校区位于杭州湾新区。学校下设商贸、信息、艺术、旅游、外国语、景观生态环境、财会金融、国际交流、成人教育学院、创业(电商)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及基础课教学部、思政理论课教学部,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部分二级学院院长。学校现有教职工495人,全日制高职专科学生8266人,本科生858人。 学校积极做好“宁波”、“城市”、“国际化”三篇文章。设有30个高职专科专业、5个职教师资类本科专业(以宁波大学名义招生,颁发宁波大学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会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共有省市特色和重点建设专业7个,校级重点专业16个。学校重点打造基于现代服务业的“6+1”特色专业群,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颁布后,2009年12月,学校首批通过浙江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力争打造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紧紧围绕宁波市支柱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学校充分发挥9个产学研联盟、4个虚拟学院、6个政校或校企共建研究所、2个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成果,推进产学研高度融合,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宁波园林绿化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宁波市高校第二批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宁波休闲旅游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宁波市会展行业特殊贡献奖;科技服务团队获得宁波市优秀地方科技服务创新团队、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
学校独立组建以来,成为宁波市十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的“旅游会展”主持单位、全国木球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宁波职教基地、教育部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宁波分中心、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全日制高等教育衔接试点单位、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基地、浙江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训与鉴定基地、宁波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等。学校现有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宁波市劳动职业技能鉴定站等2个国家级鉴定站,另设30余个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培训点或考点,还引进了印度NIIT及国家外国专家局特许培训机构IIEI国际进出口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SMEI国际营销和市场职业标准认证项目等国外高端培训项目,广泛开展校内外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社会培训数量及质量位居在甬高校前列。
学校积极开拓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办学,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到国外接受教育的机会。学校与美国西新墨西哥大学合作举办了艺术设计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悉尼TAFE学院创办了宁波市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中澳合作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简称宁波TAFE学院)。师资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交流取得实效。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首次发布普通高校国际化水平排名,学校位列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化总体水平第二名;2014年位列第三名;2015年位列第一名。
学校以国内外职业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导,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秉承“尚德明责、笃学强能”的校训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构建“素质引领、校企一体、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学校从企业用人第一需求出发,倡导和实践“责任文化”,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全面推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2012年两次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3年,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2014年,作为第一案例入选报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生就业质量2016年度报告
2016年12月
一、就业基本情况 1、毕业生规模和就业率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总毕业生数为3133人。毕业三个月后就业率为95.8%。
图1-1 本校2016届毕业生三个月后就业率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6)。
本校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表1-1 本校2016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
专业名称 应用英语 城市园林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应用技术 艺术设计 会计 建筑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旅游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装饰艺术设计 电子商务 酒店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园艺技术 报关与国际货运 物流管理 应用法语 金融管理与实务(中澳合作)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市场营销(中澳合作) 会计(中澳合作)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金融管理与实务 会展策划与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艺术设计(中美合作) 投资与理财(中美合作) 毕业生人数(人) 410 181 181 175 168 160 144 129 121 109 94 91 91 84 77 77 76 75 73 69 62 59 58 48 48 43 40 36 34 34 32 就业率 96% 96% 97% 90% 95% 93% 98% 95% 96% 98% 94% 92% 97% 98% 96% 94% 100% 100% 91% 96% 94% 100% 95% 88% 96% 94% 97% — 100% 100% 100% 专业名称 导游 投资与理财 毕业生人数(人) 29 25 就业率 100% 100%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2016)。 2、就业结构
就业去向分布:本校2016届毕业三个月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4.0%,比本校2015届(80.2%)低6.2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2%,比本校2015届(4.4%)低1.2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为2.4%,与本校2015届(2.3%)基本持平。
图1-2 本校2016届毕业就业就业去向
注:图中数据均保留一位小数,由于四舍五入,相加可能不等于100%。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4、2015、2016)。
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结构:本校2016届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如下表所示。本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类为销售(14.6%)、行政/后勤(12.9%)、财务/审计/税务/统计(9.0%)。
表1-2 本校2016届毕业生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
职业类名称 销售 行政/后勤 财务/审计/税务/统计 互联网开发及应用 美术/设计/创意 酒店/旅游/会展 占本校就业毕业生的人数百分比(%) 14.6 12.9 9.0 7.1 6.4 6.0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2016)。 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结构:本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类如下表所示。本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类为零售商业(9.3%)、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9.0%)。
表1-3 本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类
行业类名称 零售商业 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 教育业 建筑业 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 住宿和饮食业 占本校就业毕业生的人数百分比(%) 9.3 9.0 7.9 7.8 7.6 6.0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2016)。 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结构:本校2016届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79%),与本校2015届(76%)基本持平。就业于国有企业的比例为8%。
图1-3 本校2016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分布
注: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用人单位因回答该问题的比例不足1%,所以没有包括在图中。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4、2015、2016)。
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规模结构:本校2016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50人及以下规模的用人单
位(47%),比本校2015届(43%)高4个百分点。
图1-4 本校2016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4、2015、2016)。
区域贡献度:本校2016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95.9%的人在浙江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中,有51.9%的毕业生在宁波就业。
图1-5 本校2016届毕业生在浙江省就业的比例
表1-4 本校2016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
就业城市 宁波 杭州 嘉兴 温州 台州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
占本校就业毕业生的人数百分比(%) 51.9 11.8 7.5 5.7 5.2 3、毕业三个月后月收入
本校2016届毕业生的转正月收入为3640元。
图1-6 本校2016届毕业三个月后的月收入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6)。
本校2016届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电子商务(4651元),月收入较低的专业是金融管理与实务(2844元)、建筑装饰工程技术(3000元)、物流管理(3233元)。
图1-7 本校2016届各专业毕业生月收入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2016)。
续图1-7 本校2016届各专业毕业月收入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2016)。
4、 就业现状满意度
本校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6%。
图1-8 本校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6)。
本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00%)、金融管理与实务(中澳合作)(94%)、报关与国际货运(91%),就业现状满意度较低的专业是会展策划与管理(62%)、计算机网络技术(63%)。
图1-9 本校2016届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
注:个别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2016)。
续图1-9 本校2016届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
注:个别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2016)。
二、就业工作主要特色
(一)做职业素质教育的“引领者”,打造为未来职业准备的金牌员工。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开展以责任文化为引领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打造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推行了9个年头。2008年,学校明确提出要“把学生职业素质作为第一质
量”。2009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开展职业素质养成工作的指导性意见》。2010年开始,学校以《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课程教育教学为引领,以模拟或真实公司制为实践平台,实施三个课堂联动,使课堂教学认同、日常养成固化和社会实践提高三个过程有机融合。同时本校被人社部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全国推广中心评选为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试点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出台了《“金牌员工”职业素质培养工程实施意见(试行)》,全面实施“金牌员工”职业素质培养工程。2013年,学校出台《公司制平台素质养成》课程管理办法。
在职业素质教育上“引领”带来的明显效果是强化了学生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业意识等职业综合素质。而这种素质正是行业、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质要求,对毕业生就业上岗能力的认可。
如今,这项轰轰烈烈的打造“金牌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工程已经在本校全面铺开,其中8个二级学院分别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立了自己的“集团公司”。如商贸学院的“诚通商贸集团”、信息学院的“E港集团”、艺术学院的“工作室”、旅游学院的“飞翔旅游集团”、外国语学院的“凯峰国际集团”、景观生态环境学院的“卓越集团”、财会金融学院的“星辰集团”、国际交流学院的“ICC国际集团”。在模拟公司里,同学关系成了“同事”关系,往日的班长成了“执行经理”,同学成了“公司员工”,学生的日常表现成了考核“公司”效益的重要指标。
接轨企业、校园起步、金牌员工、历练产生,在校园里我们就引入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文化,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中打造金牌品质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模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熟悉了企业的运作流程与理念,在“公司”角色的扮演中使学生提前熟知了企业员工的定位,在“公司”管理的氛围中使学生提前感知了企业文化,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职场软实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14年,本校职业素质教育作为第一案例入选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
(二)做现代校企合作的“联盟者”,打通为职业人才培养的立交枢纽。 1、“抱团”成立产学研联盟,建立就业动车站
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实现开放、合作的社会化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式”两个阶段,目前已经步入以联盟化为标志的“深度合作”阶段。2011年,旅游会展、城市园林、创意设计、商贸职业、服务外包、鄞州会计、应用外语等7个基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成立。2012年在产学研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了滕头园林学院、九龙国际物流学院。2013年在宁波市旅游局、宁波市教育局的共同关心推动下,宁波旅游学院、宁波市旅游行业指导委员会在我院成立。同年宁波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成立,开启了联盟化校企合作新模式。在“城院模式”下,校企双方在联合培养人才、资源设施共享、师资交流互聘、专业优势特色共育、科技开发及社会服务共推、实习就业工作联动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产学研联盟的组团成立,就像是建了一个个人才联动培养的动车站。在动车站中,整合了人才与就业资源,加强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大幅度提高。目前,学校共建成1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8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年订单式培养人数1000多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0%以上,每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接近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0%。
2、开创“校企通”平台,铺开灵活就业轨道
2012年9月,全国首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校企通”坐落本校。这是对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大胆创新, 通过互联网环境突破现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教育资源在较大范围的聚集,通过平台运营商线上与线下的高效运作对接,提高校企合作项目资源匹配度和效率,降低校企合作成本,体现当前校企合作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本校作为校企通网络创新平台的主要发起单位和依托单位,在宁波市教育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专门腾出场所作为校企通办公场所,便于校企通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每年提供专项建设资金用于支持校企通的建设,协助并配合校企通平台在高校范围内的各项活动,如大学生就业和实习活动、各级政府和兄弟院校的参观考察活动、校企合作对接交流会等。
“校企通”运行以来,初步实现了企业找服务、找人才、找设备、找技术、找合作,学生找实习、找培训、找工作等的对接服务,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众多媒体和新闻机构的关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职教专家来校企通平台参观考察,得到来访领导和单位的充分肯定。
(三)做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领雁者”,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四项工程。 1、开展以优质就业为导向的就业能力提升工程
在全员全程就业指导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分类培养的目标,学校学生处牵头,各二级学院协力,针对有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愿望的同学,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就业能力培训体系。以“就业能力提升工程”的形式,通过专家讲授、校友分享、模拟竞赛、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拓宽就业思路、转变就业心态、提高求职技巧。近三年本校共举办校级综合性就业能力提升班6期,院级专题性就业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达4000人次,并以之覆盖惠及全体学生。
学校在“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基础上,不断深化学校职能,为学生深度服务,推出“十百千万”职业指导模式,以优秀毕业生的优质就业引领工作方向。“十百千万”职业指导模式,以“职场直通车”为平台,每期以学校名义推荐10位优秀毕业生,共计推荐百位毕业生,每期有千名在校学生现场观摩学习,共计在校学生万名全覆盖。“职场直通车”活动经历几年的探索实践,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活动成效也更加明显。2015年起,活动增设“校园高招会”环节,2016年起,“职场直通车”活动开设行业专场。
2、开展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扶持引领工程
近年来学校在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岗位创新意识的同时,积极宣传和鼓励毕业生创业,将创业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的总体规划,对有意愿创业的毕业生,帮助其了解创业政策,协助其办理创业手续,扶持其募集创业资金,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学校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出台《宁波城市学院学生自主创业资助申报办法》,针对创业扶持在制度上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落实。近年来本校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呈不断上升趋势。
为进一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我校通过机构整合、资源优化,2015年6月在原有电商专业的基础上,新设创业学院,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
主要做法:(一)产教融合,构建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模式。(二)四位一体,推进创新创业课程
体系建设;(三)“2+2”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四)“2+1”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五)校企合作,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六)、围绕学校大电商专业布局,实施分类分层分段教学;(七)依托宁波市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联盟,推动网创培训。
3、开展以充分就业为导向的就业岗位拓展工程
近年来,学校在巩固、深化原有就业渠道的基础上,以“全面出击”为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措施,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交流,为毕业生提供了更有力的社会支持;创新校园招聘形式,开展了“小型化、专业化、行业化、专场化”的校园供需对接活动;完善以就业网为依托,就业QQ群、就业微信为两翼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2016年度,本校在保持常规校园招聘服务规模的基础上(每年10场各类招聘会、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积极探索校园招聘的新模式,联合第三方招聘企业(赶集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设校园专场,极大地提高了校园招聘的成功率,确保每一个想就业的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而且能够优质就业。
4、开展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就业帮困援助工程
学校一直以来将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视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定期排摸,建立档案,开展“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并通过发放求职补贴等形式帮助其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就业关怀计划”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积极调整心态,提高求职技能,实现就业自助。本校2016届家庭贫困毕业生453人,通过就业帮扶,100%实现了顺利就业。今年12月,我校第二届寒门学子求职简历大赛即将举办,以家庭贫困生为主要参加对象,通过赛提高家庭贫困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对参加比赛的寒门学子发放求职补贴(简历制作费),多措并举,促进寒门学子顺利就业。
(四)做就业工作保障的“推动者”,促进就业工作同频共振、落地有声。 1、实现就业工作制度化
经过近几年的就业实践,学校已经基本建立了“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学生处统筹协调,各学院全力以赴,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与之相匹配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就业工作机制,包括工作领导机构和专兼职工作队伍的配置机制、以结果和过程为体现的就业工作考核奖励机制、以就业质量和校友评价为核心的就业反馈机制等。通过制度化建设,为规范就业工作本身、促进就业工作业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实现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
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就业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是将就业管理纳入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方向,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力强、专业稳定的就业管理队伍,目前,本校专职就业管理工作人员共12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二是加强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本校就业培训经费每年保持50万元以上;三是鼓励和支持就业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高理论水平。目前本校拥有二级职业指导师92人、初级创业指导师 50 人,SIYB创业培训讲师为8人,TTT讲师12人,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3人,在高职院校里名列前茅。
三、就业趋势及相关分析
1、毕业生就业率高位平稳:本校2016届的就业率为95.8%,2015届的就业率为95.7%,2014届的就业率为95.4%,近三年基本持平。
图3-1 就业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4、2015、2016)。
2、毕业生月收入增加平稳:毕业三个月后月收入:本校2016届毕业三个月后的月收入为3640元。本校近三届毕业生月收入分别为:2014届(2893元)、2015届(3381元)、2016届(3640元),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
图3-2 历年本校毕业生的转正月收入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4、2015、2016)。
3、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逐年攀升:本校2016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6%。
图3-3 历年本校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数据来源:麦可思-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状况跟踪评价年度报告(2014、2015、2016)。
本校2014届为94%、2015届达到95%、2016届为96%,逐年提高的母校满意度说明学校以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的理念得到了毕业生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4、毕业生获用人单位认可:2016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满意度为86.06、专业水平满意度为82.58、创新能力满意度为81.03、合作与协调满意度83.87、人际沟通能力满意度84.39。(用人单位满意率历年为90%以上)
图3-4 用人单位满意度
数据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6年调查数据)
四、本校今后改进及提升措施
1、加强职业前瞻教育,做好分层分类培养。学校今后将进一步依据就业市场需求,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加强专业认知和职业前瞻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自我,尽快确立就业方向。在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以就业型、创业型、专升本型等为目标,分层分类培养。
2、推进考核体系改革,加强就业制度保障。学校将根据2017年后高考及招生改革的新形势,对现有就业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面向专业、全程一体的就业质量提升考评体系,进一步明确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提升工作中的最基础、最核心的关键地位。在招生、培养、就业、校友等环节为我校就业工作全方位提供制度保障。
3、加快就业管理创新,提高求职服务质量。学校就业相关部门将根据本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管理创新,启用本校特色的就业管理系统,对就业考核、就业培训、学生求职、企业招聘等进行有序整合。同时加强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提高求职服务的针对性,努力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全力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效。
五、本校部分优秀毕业生事迹简介
鲍宁宁 专升本 就读于浙江财经大学英语专业
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现在浙江财经大学继续本科学习。在校期间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创业协会会长、班级班长,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勤奋刻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以及“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深受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在专升本考试中以224分被浙江财经大学英语专业录取。
李娜 专升本 就读于浙江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16届财政金融专业毕业生,现就读于浙江财经大学。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获得过校二等奖学金。在争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在今年的专升本考试中,以235分的优异成绩被浙江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并获得“毕业生特别成就奖学金”。
龚巧玲 专升本 就读于丽水学院会计专业
2016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外大型创业比赛,在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浙江省三等奖,在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特等奖。在今年的专升本考试中被丽水学院录取。
蒋若菡 专升本 就读于浙江万里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
2016届投资与理财(中美)毕业生。现就读于浙江万里学院。在校期间任班级副班长,院学生会副主席,工作认真负责,学习成绩优秀,曾荣获校级奖学金、各类比赛奖项。受到老师与同学的一致好评。
金华玖 专升本 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
2016届城市园林专业毕业生。现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两篇,《一种小型摇晃机》经国家专利局审核通过并授权,是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组组员。曾任学院组培实验室学生负责人,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十佳学生、科技标兵等荣誉。
叶潭 专升本 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
2016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2013~2014学年间获得“学习进步奖学金”。在2014年获得“国际商业美术师C级证书”。在她的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中,她于2016年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荣誉。她对自己的高要求不仅如此,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文凭,她明确学习态度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在2016年3月参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加试,随后4月参加专升本考试,顺利通过文化课考试,成功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录取。
邓佳琪 出国留学 就读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金融专业
2016届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毕业生。现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习。在校期间曾担任学院团支部书记、班级班长,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勤奋刻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雅思7分,获得“特等奖学金”以及“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深受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在今年的7月份被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录取。
李洁 就业单位:浙江要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职务:电商运营
2016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现就职浙江要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任电商运营,在校期间为团总支政宣部部长,班级团支书,学习成绩优秀,学院学校工作参与度高,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干”的荣誉称号,在2015年度取得“国家奖学金”,参加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性格外向
活泼善于交谈,热心公益事业,在学院工作期间策划爱心义卖。目前在公司任职9个月,独立承担公司项目,打理9家跨境店铺,店铺效果显著。
应孝强 就职单位:宁波厘面商业展示用品有限公司 职务:橱窗设计师
2016届艺术设计(中美合作)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宁波厘面商业展示用品有限公司(MatchSpace),任橱窗设计师。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团总支书记助理、摄影社社长等,工作认真严谨、学习勤奋,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在校实习期间参与宁波赫德实验学校导视设计与生产。毕业后入职MS,负责男装客户的店务道具、橱窗的设计与制作。
杜甜钿 就职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职务:教师
2016届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景观生态环境学院。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担任学习委员,工作认真负责,获得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她积极投入到组培实验室的工作中,《一种紧绳器》经国家专利局审核通过并授权,获得校技能节植物组培一等奖。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科技标兵等荣誉。
章灵洁 就职单位:宁波中国青年旅行社 职位:地接导游
2016届导游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宁波中国青年旅行社任地接导游。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多次荣获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导游大赛奖项,并成为宁波高职院校首位获得省导游大赛一等奖并参加教育部全国导游技能大赛的选手。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代表公司参加海曙区导游大赛并荣获第一名,因工作业绩突出获得领导、同事、旅客的广泛认可和赞许。毕业不到一年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业绩,自己的薪资待遇也非常可观。
丁洁 就职单位:宁波同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职位:销售主管
2016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宁波同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任销售主管。在校期间学生工作参与度高,曾担任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班级团支书,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勤奋刻苦,积极组织策划各类校园活动。在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上进,虚心好学,得到了客户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陈坦垚 就职单位: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职位:网络工程师
2016届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现就职于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任网络工程师。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技术强,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曾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比赛团体三等奖、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移动互联技术应用”项目一等奖、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目前,在任职单位,该同志能把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岗位中,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叶敏 就职单位:宁波智上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职位:业务员及法语翻译
2016届法语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宁波智上五金制造有限公司,任业务员及法语翻译。在校期间曾任学院自管会主席、班级团支书、班长。她在校期间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十佳学生、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干、校级优秀毕业生、宁波市优秀大学生、
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工作后先后到十多个国家参加了百余次展会,短短半年为公司签下了100多万美金的订单。深受客户的好评以及老板、同事的赞赏。
戴中健 就职单位:金盾云和科技有限公司 职位:工程管理员
2016届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毕业生。现就职于金盾云和科技有限公司,任工程管理员。在校期间曾担任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班级团支书,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勤奋刻苦,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在校曾荣获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在任职单位,戴中健同志工作有方法、有担当,深受用人单位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钟炜 就职单位:邹与王工作室 职位:设计师
2016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邹与王工作室,任设计师。在校期间钟炜曾担任校青阳艺术团团长、校广播台副台长等职,并获得“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三等奖”、“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奖项。在学习方面认真自觉,大一大二学习积点分均是班级第一名,获得“2013学年一等奖学金”、“2014学年国家奖学金”。能够很好的完成各项工作,频受师生及用人单位的称赞。
袁黄 创业:校园O2O微生活平台萌校、私人影院 职位:店主
2016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荣获: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奥派杯”全国职业院校移动商务技能邀请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五届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在2016年3月加盟集客,拥有着集客总监会和创业者双重身份。创建了宁波首个校园O2O微生活平台萌校,随后在麒麟大厦开了一家私人影院,坚持以建设青年社群为主要方向,建设一个有时代特征的青年生活社交平台。
竺心楠 创业:向日葵培训教育机构、快乐英语培训机构 职位:店主
2016届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他在校期间开始创业并取得成功。创办了向日葵培训教育机构和快乐英语培训机构,招收学生已超200人,在学生以及家长中的口碑和社会反响极好。他的传奇创业经历也引起了宁波人民广播电台、东南商报的关注,新闻媒体都对他的创业事迹进行了相关报道。同时,他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为学院的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目前有5名毕业生在他的企业实现了高薪就业,自己更是实现了年收入50万元的梦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