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四川省德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邓世昌和谭嗣同均与抗英斗争无关,故排除C,D项;林则徐没有在鸦片战争中牺牲,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可知,只有B项雷正芳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斗争。 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结合材料可知,这些著作最容易涉及科技,A,C,D三项均不属于科技层面,排除。故选B。 【考点】洋务运动。 3.【答案】D

【解析】题干给出的时间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传播的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A项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观点,B项变法图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C项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三个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D。 【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答案】C

【解析】材料中粮食产量从1965年到1984年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增。A项“对外开放”与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无关,B,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是先沿海后内地,最终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长沙属于内地,B厦门,C福州,D长江三角洲均属于沿海地区。故选A。 【考点】中国对外开放的史实。 6.【答案】D

【解析】题干中“1688年6月,荷兰执政威廉当上了英国国王”,这件事发生于英国光荣革命期间。结合

1 / 3

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是由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领导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故选D。 【考点】英国的光荣革命。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通过,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民法典》于1804年通过,这些事件均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件。B,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

【考点】世界近代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8.【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农奴的政治地位,所以C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A,B,D三项均是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中解决就业的措施是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B项符合题意及所学知识。A,C,D三项中的措施均与解决就业问题无直接联系,排除。故选B。 【考点】罗斯福新政。 10.【答案】D

【解析】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展开全面对抗,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家属于苏联阵营一方,故与西方国家贸易额急剧下降。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均是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 11.【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与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是二战中的战败国,战后国民经济实行“非军事化”政策,因此不可能投资于“扩军备战”。A,B,D三项符合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方针,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的相关知识。 12.【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给出的图片可知,其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该组织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组织,起不到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A,B,D三项排除。故选C。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 / 3

13.【答案】(1)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②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④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实业救国浪潮。

(3)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或《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世界:美国入侵日本——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条作答即可。

(2)可分别从改革派与革命派两个派别作答,也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作答。

(3)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可分阶级作答,如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分别做出了哪些反应,分别面临的是哪些危机。

【考点】《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的回应,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近代史时期面对外来冲击所做出的变革。 14.【答案】(1)增长较快:美国、德国;增长缓慢:英国、法国。

(2)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南北战争的胜利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 (3)启示:重视科技创新(或重视科技成果的运用等类似表述)。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2)可从生产技术的改进及市场的扩大等角度作答。 (3)结合当今中国政府的政策作答即可。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发生的变化,19世纪后半期美国崛起的原因,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15.【答案】信息一:美国成为世界霸主。阐释:二战后,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或综合国力)一枝独秀,领先世界;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信息二:欧洲对美国霸主地位发起挑战(或欧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阐释:二战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1967年成立欧共体;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的联合进一步扩大,欧共体发展为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强有力的一极,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答出1点即可)

【解析】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趋势由单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答,既可以站在美国的角度作答,也可以站在欧洲的角度作答。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