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策略

来源:榕意旅游网
学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策略 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 张秀美 摘 要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谈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营造探索氛围,激励学生自主 探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策略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 积大。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探究、合作交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效 生:先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来比较。 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 师:你会计算谁的面积呢?计算公式是什么? 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新 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课改背景下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出 合实际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点做法。 生:数格子(呈现方格图)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7页,先自己独 教师提问要在学生有质疑的地方,只有质疑的 立在方格纸上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疑问得到释疑的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你发现了 时候,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 什么? 神上会得到较大的满足,又一次激起他们的探究欲 生2小组:把这个部分移来,就变成一个长方 望。如果教师把整节课变成满堂问,不仅不能引起 形。这样,4x6===24平方厘米。 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让他们产生厌倦,从而影响 师: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探究的教学效果。 生:好!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精心设计 师:为什么好? 问题,层层设疑,一次又一次引起学生的探究高潮。 生:他们直接把这一部分移过来组成长方形。 教学过程如下: 简单、快、又方便数。 (从故事引入,激起质疑。) 师:这种“一剪一拼”的方法,我们称为“割补”。 师:聪明的阿凡提拿出这样的两块毛毯,分别 看来数方格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刚才的问题。 是什么形状?(课件) 那老师还有一个疑问,如果我们以后要知道一个很 (生:分别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也用我们刚才的这 师:巴依老爷认为这块长方形的毛毯大。 种数方格的方法呢? 师:请大家目测一下,这两块毛毯哪一块大呢? 生齐:不能。 (比一比) 师:那不数方格,你能不能求出一个平行四边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毛毯大。 形的面积呢?你能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 生2:我认为两块毛毯面积一样大。) 式吗? 师:看来,目测难以准确地比较哪块毛毯的面 生:底乘高 ・ 68 ・ ●教学实践 师:怎么验证呢?我们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 化成会算面积的图形呢? 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次操作实践: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转化的图形, 找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 师:谁来说说你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 形呢?(长方形) 联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观察, 学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等于底乘高除以2。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 发现,说清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已经 会计算了。) 师:下面请大家试一试。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 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接下来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 并追问:为什么要沿高剪? (生:只有沿高剪,才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 方形。) 教师从故事引入,激起质疑,不断掀起探究的 高潮,使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趣味 无穷,使学生产生探究新问题的欲望,积极主动地 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长期以来,数学教科书上大多数是记载数学结 论,而这些结论的揭示都是靠教师来讲解和演示, 从而导致教学过程都是重结论而轻过程。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提出的问题,设计成一个个 可操作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操作,自主探 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发生过程。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有 意识地安排学生按两个步骤进行操作实践活动。 第一次操作实践:先让:学生试一试把三角形通过拼 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计算面积的图形,学生操 作实验,教师进行指导。操作完进行汇报交流。边 汇报边将拼图贴在黑板上。有的说:“我们用两个 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问: “我这里也有两个锐角三角形,你拼看看能拼成平 行四边形吗?”生1上台动手拼一拼,可是不管怎么 拼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师问:“为什么不行? 你发现了什么?”生说:“我发现只有完全相同的锐 角三角形才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接着汇报,有的 说:“我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 长方形。”有的说:“我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 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有的说:“我们用两个 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 过拼摆学生很容易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 方形、正方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 导过程。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学生不但学到教科 书的结论,还体会到为什么要解决问题及结论的推 导过程。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 重要内容,在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质方面有极大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交 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 形成过程,同时要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 数学思想方法。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计算4._7 元加上5.8元时,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探究计算方 法。在学生的讨论中,学生利用把元化成分的方 法,把小数计算转化成整数计算,这其实就是转化 的数学思想方法,将没有学会的知识,转化成已经 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提供给 学生小方格,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涂一涂一共有几个 1,几个0.1,几个0.O1,通过直观的图形图,帮助学 生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只 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这其实是采用了数 形结合的思想,将数中每个数字的意义表示在方格 纸上,通过直观的图形,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 算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转换、数形结合等思 想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 探究能力是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慢慢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后续学习的探究 技术动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 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在质疑,探究,交流等过程中形 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深挖教材,坚持改革,提出 质疑的问题,留足时间和空间,教给探究的有效方 法,并进行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久而久之,学生的自 主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 6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