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546628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9.22
(21)申请号 202020129386.7(22)申请日 2020.01.20
(73)专利权人 兴化市盛大精密铸钢有限公司
地址 225700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经济开
发区西环路西纬四路南1号(72)发明人 张大荣 (51)Int.Cl.
C21D 9/08(2006.01)C21D 1/2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1546628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底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内侧贯穿设置有石棉层,且所述石棉层与所述辊体固定连接,所述辊体左侧设置有轴头,且所述轴头与所述辊体一体成型,所述辊体内部设置有芯轴,且所述芯轴与所述辊体一体成型,所述辊体内侧壁靠近所述芯轴外侧设置有辊体内层,且所述辊体内层与所述辊体一体成型。该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辊体的内侧设置辊体内层,辊体内层和辊体之间使用多个第一加强筋进行连接,第一加强筋和炉底辊自身的第二加强筋相互配合,提高了炉底辊的硬度,提高了炉底辊的耐用性,因此增加了炉底辊的实用性。
CN 21154662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辊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3)内侧贯穿设置有石棉层(2),且所述石棉层(2)与所述辊体(3)固定连接,所述辊体(3)左侧设置有轴头(1),且所述轴头(1)与所述辊体(3)一体成型,所述辊体(3)内部设置有芯轴(4),且所述芯轴(4)与所述辊体(3)一体成型,所述辊体(3)内侧壁靠近所述芯轴(4)外侧设置有辊体内层(6),且所述辊体内层(6)与所述辊体(3)一体成型,所述辊体内层(6)设置有第二加强筋(7),且所述第二加强筋(7)与所述辊体内层(6)固定连接,所述辊体(3)与所述辊体内层(6)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且所述第一加强筋(5)与所述辊体(3)一体成型,所述辊体(3)底端设置有底板(9),且所述底板(9)与所述辊体(3)固定连接,所述辊体(3)外侧设置有安装座(8),且所述安装座(8)与所述底板(9)固定连接,所述辊体(3)外侧壁设置有保护罩(11),且所述保护罩(11)与所述辊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罩(11)两端设置有保护罩固定扣(10),且所述保护罩固定扣(10)与所述保护罩(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层(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石棉层(2)分别贯穿在所述辊体(3)的上下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7)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第二加强筋(7)呈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所述辊体(3)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8)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8)的长度与所述辊体(3)的长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3)表面两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保护罩固定扣(10)的大小略小于所述卡槽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11)具有伸缩性,所述保护罩(11)与所述辊体(3)通过所述保护罩固定扣(10)可拆卸连接。
2
CN 211546628 U
说 明 书
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底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
背景技术
[0002]炉底辊是连续退火处理生产线用大口径炉底辊,炉底辊制作从小口径Φ60mm-Φ1600mm的多种国标材质的耐热合金钢空腹炉底辊.炉膛温度850℃-1200℃不等,使用的材质也不同,适合普碳管、油井管、不锈钢管等退火处理。[0003]目前,现有的炉底辊自身的硬度有限,在多次的使用之后,炉底辊可以回因为硬度出现降低而导致不可以再使用,导致炉底辊的使用次数降低,降低了炉底辊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具备提高炉底辊的硬度和在炉底辊不使用时便于对炉底辊的表面进行保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炉底辊自身的硬度有限,在多次的使用之后,炉底辊可以回因为硬度出现降低而导致不可以再使用,导致炉底辊的使用次数降低,降低了炉底辊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内侧贯穿设置有石棉层,且所述石棉层与所述辊体固定连接,所述辊体左侧设置有轴头,且所述轴头与所述辊体一体成型,所述辊体内部设置有芯轴,且所述芯轴与所述辊体一体成型,所述辊体内侧壁靠近所述芯轴外侧设置有辊体内层,且所述辊体内层与所述辊体一体成型,所述辊体内层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辊体内层固定连接,所述辊体与所述辊体内层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辊体一体成型,所述辊体底端设置有底板,且所述底板与所述辊体固定连接,所述辊体外侧设置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辊体外侧壁设置有保护罩,且所述保护罩与所述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罩两端设置有保护罩固定扣,且所述保护罩固定扣与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石棉层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石棉层分别贯穿在所述辊体的上下两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呈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所述辊体的内侧壁。[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长度与所述辊体的长度一致。[0009]优选的,所述辊体表面两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保护罩固定扣的大小略小于所述卡槽的大小。[0010]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具有伸缩性,所述保护罩与所述辊体通过所述保护罩固定扣
3
CN 211546628 U
说 明 书
2/3页
可拆卸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0012]1、该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辊体的内侧设置辊体内层,辊体内层和辊体之间使用多个第一加强筋进行连接,第一加强筋和炉底辊自身的第二加强筋相互配合,提高了炉底辊的硬度,提高了炉底辊的耐用性,因此增加了炉底辊的实用性。[0013]2、该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通过设置保护罩固定扣和保护罩,在炉底辊不使用的时候,将保护罩从炉底辊的辊体处进行套设,保护罩是可以进行收缩的,先将保护罩一端的保护罩固定扣固定在辊体的卡槽内部,然后向上拉动保护罩,保护罩的顶端拉伸至炉底辊的另一端时,将保护罩固定扣固定在辊体的卡槽内,使得保护罩在炉底辊不使用时对炉底辊表面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增加了该炉底辊的实用性。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罩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1、轴头;2、石棉层;3、辊体;4、芯轴;5、第一加强筋;6、辊体内层;7、第二加强筋;8、安装座;9、底板;10、保护罩固定扣;11、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9]请参阅图1-3,一种节能型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辊体3,辊体3内侧贯穿设置有石棉层2,且石棉层2与辊体3固定连接,辊体3左侧设置有轴头1,且轴头1与辊体3一体成型,辊体3内部设置有芯轴4,且芯轴4与辊体3一体成型,辊体3内侧壁靠近芯轴4外侧设置有辊体内层6,且辊体内层6与辊体3一体成型,辊体内层6设置有第二加强筋7,且第二加强筋7与辊体内层6固定连接,辊体3与辊体内层6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且第一加强筋5与辊体3一体成型,辊体3底端设置有底板9,且底板9与辊体3固定连接,辊体3外侧设置有安装座8,且安装座8与底板9固定连接,安装座8内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座8设置有两个,安装座8的长度与所述辊体3的长度一致,辊体3外侧壁设置有保护罩11,且保护罩11与辊体3可拆卸连接,辊体3表面两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数量为四个,保护罩固定扣10的大小略小于卡槽的大小,保护罩11两端设置有保护罩固定扣10,且保护罩固定扣10与保护罩11固定连接,保护罩11具有伸缩性,保护罩11与辊体3通过保护罩固定扣10可拆卸连接。[0020]工作时,操作人员将炉底辊拿到工作的地点,将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的物件运输到炉底辊的辊体3的内部,炉底辊通过炉膛温度内部的高温对物体进行退火处理,在使用炉底辊的时候,在辊体3的内侧设置辊体内层6,辊体内层6和辊体3之间使用多个第一加强筋5进行连接,第一加强筋5和炉底辊自身的第二加强筋7相互配合,提高了炉底辊的硬度,提高了
4
CN 211546628 U
说 明 书
3/3页
炉底辊的耐用性,在炉底辊不使用的时候,将保护罩11从炉底辊的辊体3处进行套设,保护罩11是可以进行收缩的,先将保护罩11一端的保护罩固定扣10固定在辊体的卡槽内部,然后向上拉动保护罩11,保护罩11的顶端拉伸至炉底辊的另一端时,将保护罩固定扣10固定在辊体3的卡槽内,使得保护罩11在炉底辊不使用时对炉底辊表面起到保护的作用。[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
CN 21154662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图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