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学校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总结范文5篇

来源:榕意旅游网
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总结

—系统建构综合施策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教育部与有关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围绕如何做好预防工作,系统性提出了有关政策措施,必将对遏制网络游戏沉迷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契合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切实需要

青少年是数字世界的原住民。当前青少年经常被称作是“数字一代”“网络一代”,他们成长的历程一直伴随着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他们是网络游戏用户中最年轻的群体,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潜在风险和主要危害往往认识不足、抵制乏力,非常容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为此,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非常重要。《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契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切实需要,对于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是切中了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现实问题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强有力干预。2018年,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腾讯公司联合发布《2018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报告》呈现了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和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

主要包括网络使用时间长、网络使用低龄化、网络娱乐和游戏关注度高、网络使用依赖性强等。一方面,这些问题都非常容易产生;另一方面,单纯依靠青少年自身,这些问题非常难以得到有效解决。2020年12月30日,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31期《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0)报告》,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网络安全认知和行为、网络道德认知和行为六个维度。《报告》指出,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得分不高,平均得分为3.54分(满分5分),网络素养水平刚刚处在及格线以上,有待进一步提高。通知的发布,非常契合青少年网络使用的诸多现实问题,必将对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网络游戏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但过度沉迷其中,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为治理网络游戏沉迷,有关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专家学者也贡献了不少观点方法。和原有政策措施相比,这次印发的通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层面系统建构预防体系

《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确保内容健康干净”“落实好防沉迷要求”“严格校内教育管理”“推动家校协同发力”和“切实加强监管问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确保内容健

康干净”首先从源头抓起,从网络游戏企业服务与产品开发引导、游戏产品审核等关键环节明确网络内容设置规范。“落实好防沉迷要求”从用户实名注册和网络游戏使用时间两个重要方面明确网络使用规范。“严格校内教育管理”从学校的手机管理、上网服务、课外活动设计和网络素养提升教育等几个重要方面切入明确学校的教育与管理职责。“推动家校协同发力”从家庭教育指导、家校沟通合作等重要方面明确家庭教育职责,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切实加强监管问责”从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不良网络游戏平台和产品的处罚或关停等关键要素入手提升监管问责的品质。五个内容要点从不同层面,系统建构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预防体系。

二是多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施策

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涉及不同部门的职责,单靠教育部门不能有效解决问题。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五章“网络保护”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条明确规定了网信、公安、新闻出版等部门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职责。这次印发的通知,由教育部

xx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构建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良好格局,对于切实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

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我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为增强学生、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网络安全和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学校+家庭”的双向模式。近日,学校组织开展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四个工作环节扎实有序推进。

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由学校安全教育处带头组织各班开展一次突击性检查,检查是否有学生带手机到校,是否会在上课期间用手机上网玩游戏;二是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纳入班级管理工作,告知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掌握孩子境况;三是通过课堂教学、召开主题班会、电子显示屏、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教育学生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参加有利身心健康的课外文体活动;四是向学

生家长发放《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共计2000余份。让每一个学生家长都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的知识和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网络毒害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家长了解了沉迷网络的危害性,提升了广大家长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浏览低俗、不健康网站的教育管理能力,营造了学生文明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

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网络游戏,不良小说,邪恶动漫,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切实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我校开展“预防沉迷网络”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1、学校通过人人通向家长发送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2、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3、及时发放教育部研制的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及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收看专题警示片。

通过这次预防沉迷网络教育活动,学生充分认识沉迷网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树立文明上网意识,拒绝网络不良信息诱惑,远离网吧,远离伤害,健康成长,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的中小学生。

学校加强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总结

—共同守护清朗纯净的网络空间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出“重拳”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看到相关报道后,作为一名曾经的网络游戏迷,我是拍手称快,举双手赞成。应该说,这个文件的“真招实策”真不少,有关规定针对性非常强、政策“含金量”很高,对于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确有实效。

作为老师、家长、同学眼中的好学生,有一段时间,我也热衷于玩网络游戏。那还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同学拿着手机,联网对战,玩得不亦乐乎,让我看的眼热。聊天的时候,许多同学也是满口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第五人格、我的世界……自己却一无所知,让我感到惭愧。为了不“脱离”集体,我也央求父母给我买了手机,从“旁观”变成“亲测”,很快地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网络游戏的世界真“充实”啊!血脉偾张的紧张感、挑战升级的荣耀

感、达成目标的成就感、虚拟社交的满足感……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慢慢地,我开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迅速下滑的学习成绩,是逐渐变得慵懒的身体,是父母焦虑的眼神……对此,我也感到不安,特别是看到媒体上有关报道之后,更是觉得不能再这么做。但真要狠心放弃网络游戏,又感到空虚无聊,难以割舍。身边的一些同学也是这样,一方面因网络游戏和父母、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一方面又深感堕落悔恨,焦虑不已。怎么才能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怎样才能重新找回那个阳光乐观的自己呢?很多同学都为此感到迷茫。

此前,也看到过有关治理网络游戏的报道,但大多是采用“围追堵截”的方式,简单地限制时段时长,开发所谓的“青少年模式”等等。作为“数字原住民”,我和同学们很容易找到回避的方法。而且,玩游戏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玩的话,闲暇时间干什么呢?

看完关于这个文件的报道,又听父母讲解了其中的具体规定后,我觉得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文件对网络游戏企业、学校、老师、家长,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称为“史上最严密”的游戏监管令。如要求网络游戏企业要确保游戏产品内容健康干净,不能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要求游戏用户必须实名验证,防止中小学生钻空子;要求学校在加强手机管理的同时,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

文体活动,满足同学们身心发展需求;要求家长不仅要管好孩子,更要做好榜样,带头远离网络游戏;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对不遵守规定的害群之马依法严惩等等。

这种做法,立足全局整体、着眼标本兼治、强调疏堵结合、注重源头治理。既阻断了同学们过度沉迷的可能性,又指出了远离诱惑的途径和方法。就像一股强大的清新剂,让网络空间变得清朗纯净,让同学们能够迷途知返,回头上岸。

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今天的我们,生逢盛世,又怎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耗费青春,消磨斗志呢?作为新时代好少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一定要共同守护好清朗纯净的网络空间,自觉远离网络游戏,珍惜当下,不负流年,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不懈奋斗成为人生最亮丽的底色。

学校加强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总结

—预防沉迷网络,促进学生成长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又一行动举措,足以表明党中央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学习通知精神,统一认识,落实行动,切实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全面

成长。

一、充分认识加强预防学生沉迷网游管理工作的迫切性 网络游戏本身并无对错,但沉迷其中却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它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业发展,容易造成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特别是针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网络游戏无异于“电子海洛因”,使其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方向。另一方面,它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校园里“小眼睛”和“小胖墩”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的两大重点突出问题,甚至个别不良网游添加了许多宣扬暴力、血腥、色情等不健康内容,让许多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人误入歧途。

二、把握关键环节,积极探索预防学生沉迷网游的有效途径

《通知》从五个方面对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体现标本兼治、内外联动、疏堵结合,充分突出了问题导向,特别是对于一线教育管理者而言,“严格校内教育管理”“推动家校协同发力”等要求切中肯綮,蛇打七寸。济南外国语学校对标《通知》要求,在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是严控手机入校,营造良好氛围。严格落实《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关要求,济南外国语学校制订了《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管理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电脑和带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入校。同时,为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在教学楼和宿舍安装了多部智能可视公用电话,并将办公室所有电话向有需求的学生开放使用。

二是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转移学生兴趣热点。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关键是帮助其寻找兴趣替代品,《通知》明确要求“学校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我校积极落实艺体“2+1”行动计划,开设交响乐、健美操、拉丁舞、冰壶、网球、足球等多类艺体特色项目,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艺体特长。同时,利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科创课程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打造更加丰富的科技虚拟世界,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

三是打造预防“网瘾”阵线,形成家校育人合力。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携手共治,作为家长更应承担起责任,成为孩子建设更有质量“精神城堡”的推动者。学校积极落实济南市教育局提倡的建起“养机场”、力行“众厨芳”、潜心“上书房”生活德育践行活动,倡导学生和家长共同设计制作存放手机的固定场所(“养机场”),在手机存放期间,引导家庭通过开展食育和劳动教育(“众厨芳”)、加强读书交流(“上书房”)等活动,

营造更有质量的亲子时光。

四是加强日常教育引导,提升专业化工作水平。《通知》指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中小学沉迷网络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我校依托专业化心理教师团队,不断开展转化网游成瘾少年专项课题研究,积极邀请法治专家到校为学生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专题讲座。同时,针对部分沉迷网游学生,建立了由班主任、成长导师、心理教师、家长组成的联席会商制度,“一人一案”制订转化方案,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济南外国语学校的育人目标,下阶段,我们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落实《通知》有关要求,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起晴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