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

作者:王智轶

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3期

[摘要]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有着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在本质上与商业银行发挥着类似的作用,难于受到监管,因为其缺乏资本充足率保证的硬性规定,具有较高的风险隐患。在对影子银行的由来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凭借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可以将信用风险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由于逐利性的驱动,影子银行可能导致信用泛滥;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放大了金融风险。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一直游离于央行的监管之外,成为不受政策监管的灰色地带。它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央行宏观调控效果一再削弱。因此,结合国外对影子体系的分析,我国应培育影子银行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其发展方向,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规。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监管;资产证券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00-04

作者简介:王智轶(1986-),男,汉族,浙江瑞安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运与物流经济体统计研究。 一、引言 1影子银行的概念

影子银行通常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的非银行机构。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2008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提出了与此类似的概念:平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同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也有相似的概念提出。2010年9月2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

作为新兴的概念,影子银行有三个主要的基本特征:首先,影子银行有着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如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在本质上与商业银行发挥着类似的作用。2008年以前,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在接受投资者的资金后可以自由投资各类证券、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也可以通过贷款和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杠杆融资。无论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上,他们对企业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方式与商业银行并无不同。其次,影子银行很难受到监管,由于有别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吸收模式,监管当局无法用传统的商业银行监管方式对其进行监控,而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方案又往往难以跟上其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第三,影子银行有着较高的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隐患,由于对其缺乏资本充足率保证的硬性规定,一旦发生坏账,往往出现资金链断裂产生偿付风险。同时,影子银行大量从事场外交易,信息不透明,杠杆率也通常较高。 2影子银行的产生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国会于1933年出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70年代,经济的波动给金融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的背景下,美国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这为新进入的、较少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带来了机遇。之后的10年中,资本市场对贷款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受制于严厉的金融管制,企业无法从传统市场获得足够的资本,于是开始寻找其他融资途径,如商业票据、欧洲债券以及垃圾债券。在这个时期,虽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仍然占据美国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影子银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80—90年代,资产证券化开始盛行,住房抵押贷款以及以后的自助贷款和信用卡应收账款被证券化之后在二级市场上买卖。银行和其他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被分解给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这一分解的过程中,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影子银行体系由此开始发展壮大。 3传统商业银行的加入

《巴塞尔协议》中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持8%的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最低要达到8%,这就要求银行持有的资产风险越高,所对应的资本金比例也就越高,其目的是限制商业银行过度冒险,保护储户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在美国严苛的监管体系下,商业银行需要严格执行《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充足率条款。但是,《巴塞尔协议》虽然可以控制风险敞口,却相对增加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在与投行、对冲基金、私募等新兴金融机构的挑战时处于极大的劣势。为保证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保证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工具有效运行,美国监管当局开始放松管制、默许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于是商业银行开始绕过《巴塞尔协议》的相关条款,开始设立SPV等各种表外金融工具,把大量贷款捆绑起来形成资产池,然后打包评级后证券化,使得占用传统商业银行大量资金的贷款得以贴现,更重要的是,这些资产转移出了表外,所有大量的资本运作在财务报表中只是将每年最终的现金流集合计入留存收益项目。这令监管当局根本无从知晓其具体业务的所有过程,出现了监管盲区。这些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本身也影子银行化,同时,这种行为也为后来的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伤害至今仍未完全恢复。

4影子银行新的发展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变迁,以及商业银行业务本身与影子银行产品的同质化,影子银行的内涵不单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进而变成细分的各种类似或替代传统银行业务的业务部门和金融工具。这些“影子银行”在传统和新兴的金融机构中交织渗透,繁衍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横跨于整个金融体系中,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其活跃的身影。这种新特征让停留在机构监管层面上的各国货币和金融监管体制变得无所适从。

现今的影子银行体系,不仅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还包括银行机构内部的影子银行部门及业务。在本质上这些“影子银行”的特性是一致的,既包括表内的货币市场账户,还包括表外的资产证券化、结构性票据、各种代理类交易账户。 二、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1 凭借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可以将信用风险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

在美国2008年发生的次贷危机中,影子银行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2008年末,全美抵押债务的规模达到了1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房屋抵押债务。而这14万亿中有76万亿美元都由各类影子银行机构持有,大约5万亿美元由大型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部门持有。尤其是危机爆发前夕,CDO的标的资产从以前的企业债和高收益债发展到了ABS、MBS等证券化产品。这使得风险的来源进一步模糊化。

传统商业银行由于需要“隐藏”自己的杠杆资产以满足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开始大量的资产证券化,将业务转变为表外业务。在典型的证券化过程中,银行以某个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票据,即CDO,它们被设计成不同的风险和回报水平。为了方便操作避开监管,把这些资产同其他资产分开放入一个独立的实体,即SPV,用这个实体发售债券。虽然避开了监管,但其本质没有致命的风险。可是到了危机爆发前,商业银行的SPV部门,把从商业票据市场借入的短期资金投资到如CDO和MBS长期的、高收益的资产。直接持有垃圾债券使得债券的违约易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危及货币市场。

而且作为危机始作俑者的投行、基金公司和私募本身,更是将风险积累并且在整个金融体系内部传播。在早期的结构中,JP摩根创立了一个“壳”公司,将其资产负债表中300家公司贷款约970亿美元的资产出售给“壳”公司,这个壳公司向投资者发行700万美元的债券用于收购这些资产,也就是不到资产价值的8%。为此,JP摩根不得不将这项交易带来的风险移出资产负债表。为了将风险移出,JP摩根将风险以CDs的方式售给了AIG。而AIG又进一步将风险转移,但是风险本身并没有变化,在影子银行之间以及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来回传递,使得整个影子银行体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个体都无法独善其身。 2受逐利性驱动,影子银行可能导致信用泛滥

影子银行体系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机构和部门其赢利的手段都来自利差,受逐利性的驱动,低抵押、低利率的产品会被开发出来。次贷危机中,贷款公司通过提供最小或零首付、可调整低利率抵押以及不严格的文件和信贷审查来发放次级抵押贷款。以此增加客户数量从而从中收取高额的佣金,他们甚至怂恿借款人接受看似低利率的浮息贷款,而抵押却是仍然在按揭的房屋。这种信用泛滥对风险的累积无疑是恶性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种逐利倾向还影响到了评级机构,因为他们得到的材料往往是粉饰甚至作假的,但由于业务的依赖性,很多评级机构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垃圾债券的高评级使其获得极大的流动性,令这些高风险的资产出现在资本市场上的各个角落。2006年发行的6000亿美元的次级抵押贷款中有4486亿美元被证券化,占到了总量的75%。

作为影子银行的重要成员,对冲基金也参与其中,一些垃圾资产被对冲基金购买并出售给投资者,另一些被作为担保物向主要经纪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借入贷款。这些资金被对冲基金收到后又用于购买或者承销其他的垃圾资产。垃圾资产的高收益令基金经理们忘记了其同样高的风险。于是,房价上升时基金经理们不失时机地上调了股权担保债务凭证的价值,因为这样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业绩奖金。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增加金融体系风险的代价上的,因此导致了危机爆发后基金行业全面崩溃。2007年6月,贝尔斯登旗下的两支次级抵押贷款的对冲基金崩溃之后,法国巴黎银行管理的三支其他基金也随之暂停赎回。全法基金近乎于瘫痪。 3影子银行的高杠杆化,放大了金融风险

影子银行一般没有商业银行那样雄厚的资本金,资金来源主要是货币和资本市场,它们大都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下面是一些主流的工具类型:

MBS:MBS是指将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为按揭支持证券MBS,并将其出售使得银行和抵押贷款公司增加了贷款的营业额,同时提高了贷款的周转速度。它可以使银行和抵押贷款公司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贷款,提高了财务杠杆。

CDO:金融创新通过担保债务凭证CDO将按揭支持证券MBS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更复杂且杠杆化更高。CDO一般是将一类资产支持证券捆绑到一个特殊目的载体,重新整理这些资产再将其按不同的信用评级、利率支付和优先受偿分为不同档次。例如,一个担保债务凭证CDO可能包括AAA档、中间档和次级档,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风险高的收益高,风险低的收益低。其本质与MBS并没有区别,只是把风险分配成了不同级别,但是标的物MBS本身的总体风险是不变的。

杠杆收购:这是私募股权基金常用的手法。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是封闭型基金,也是影子银行的一员,由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高净值个人和大型机构持有。它们不受监管、没有披露要求且收益往往是避税的。他们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方便他们借入超过它们资本基础很多倍的资金来完成收购。2003—2007年,美国的杠杆收购规模为13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GDP。由于杠杆收购交易的规模较大和杠杆率水平较高,它的违约要比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违约更能加重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CDs:这是一种针对违约风险提供保险的信用衍生工具。它类似于保险,投保人支付给承保人一定的保费,作为交换,承保人答应如果标的物发生意外或者损坏,将赔偿投保人的损失。信用违约掉期的购买者按标的资产一定的百分比支付给出售者一定的保费,作为交换,出售者保证在不良信用事件发生时赔偿购买者的损失。但是,实际过程中,不良信用事件发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后,买方不需要向卖方提供实际的基础工具就可以用现金完成合约结算。这个市场本来是没有风险的,投机创造了风险,而CDs这种对投机行为的鼓励无疑将加大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更严重的是,没有限定标的物的CDs可以为任何毫无经济意义的赌博转移风险,这无疑是荒谬的。

这些金融创新工具令影子银行可以以很少的资本金创造出数倍于其资产的信用,其信用风险可想而知。

三、我国影子银行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对金融创新采取审慎稳健的态度,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工具均未全面推开,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远低于美欧等国。另外,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杠杆率普遍较低,且无很强的传递性。同时,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发达,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民间金融、私募集资等监管盲区。

1资产证券化。我国资产证券化第一批试点始于2005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第一期资产支持证券(ABS)。截至2010年6月末,共有11家金融机构累计发行了17单证券化产品,发行金额为66783亿元。贷款范围涉及汽车抵押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多个领域。但是由于缺乏风险转移工具,商业银行的坏账风险无法剥离,从风险结构上看与传统的商业贷款并无差异。另外,贷款人获得资金后具体用途无法实时监控,增加道德风险几率。同时,资产证券化可能借助信托机构合作进行,缺乏正规性的立法监管条例。

2金融衍生品。我国衍生品市场规模小,主要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利率衍生品和外汇衍生品。截至2010年6月底,利率互换市场名义本金交易总额合计达到 4847 亿元。主要采用额度授信和保证金的方式来防范风险。但由于其主要采取场外交易方式进行,相关部门无法做到有效的监管。

3私募基金。我国各种形式的私募基金近年来发展很快。民间的私募基金主要以投资顾问公司、咨询公司的方式操作,但仍然处于萌芽阶段,规模一般较小。另外,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集合理财方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方案等类私募产品也处于发展期,其规模和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相去甚远。私募基金的风险来自于缺乏明确的界定,大量的私募活动与非法集资界限模糊,造成的灰色地带为监管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另外,国外对冲基金通过合格境外投资者渠道进入国内市场,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冲击。

4银行表外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自2004年以来不断推出理财产品和服务,这些理财部门伴随银行的扩张逐渐形成了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成员。其运作方式也与国外的影子银行越来越相似。随着银行机构与银行同业、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类机构之间的理财业务合作,国内的银行表外业务越来越凸显出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简易形态。银行通过这种模式,为客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供代理金融交易,甚至直接撮合成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他们均属于银行体系,但是这些部门还没有纳入央行的监管。 四、我国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策略 1培育影子银行健康成长的环境

我国的影子银行刚刚起步,首先需要建立成熟的批发资金市场。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核心资金来源就是批发资金市场,这个市场的成熟程度决定了影子银行的成熟程度。当批发资金市场出现问题时,整个影子银行系统都会面临系统性的危险。其次,在监管充分的条件下鼓励金融创新。吸取欧美教训,严格控制混业经营,分业经营可以很好地限制影子银行将风险带入整个金融体系。另外,防范影子银行系统中的违规现象。严格监控影子银行相互之间的信用联系,防止高杠杆操作的欺诈现象。最后,影子银行要求借款者具有较高的信用,对借款者的资质进行细致的考察,防范影子银行过度发放贷款的风险。 2正确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国有金融资本占绝对垄断地位的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适当将民间金融资本引入金融体系,以影子银行的形式丰富和活跃金融市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育影子银行良性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我国金融服务。例如,担保公司一般都由民间金融资本设立,融资渠道也都是资金充裕的企业或个人,是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影子银行,有关方面可参照这种模式进行培育和管理,使其以影子银行的形式活跃金融市场氛围。

3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规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来规范影子银行的行为,但仍不够完善。首先,国家应尽快出台资产证券化管理条例来规范资产证券化行为,为其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其次,应出台私募等股权投资基金细化的管理办法,对其门槛、资质以及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第三,应加快对民间金融体系的立法支持,打击高利贷和地下钱庄,将民间资金引导至正规投资途径。同时,出台金融机构资产清算规范,为市场退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取欧美教训采取适度监控的方式,对风险聚集区域采取密集化的监管,有的放矢以节约行政成本。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协同监管的效用。机构、交易所和各行业协会定期汇总并分析市场数据,监控系统各个层面的风险状况。 [参考文献]

[1]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 [2]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4]孙三齐银行表外业务对中国流动性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17) [5]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7) (责任编辑:梁宏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