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兴达煤矿安全验收自查报告

来源:榕意旅游网


贵阳市花溪燕楼兴达煤矿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自检报告

(技改:15万吨/年)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日

兴达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自检报告

一、矿井基本概况

矿井始建于1996年,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思惹村,矿井行政区划属燕楼乡管辖,企业性质为私营独资,企业法人文中。矿区有乡级硬化公路直达,距贵阳市行政中心48km,距花溪区20km,距燕楼乡政府6km。

根据贵州省六部委《关于批复贵阳市花溪区等七县(区、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请示》(黔煤呈[2006]30号)及2009年2月18日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上报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煤矿整合、技改和调整布局工作进度第二十一次调度会》相关精神,兴达煤矿现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建设性质为技改矿井。

矿井按照《安全专篇》设施设计规定,现已完成井下一采区开拓系统井巷工程建设。具备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采掘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及供电系统,并完成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系统及采区临时避难硐室安全设备设施安装。同时完成地面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澡堂、调度楼、绞车房、主扇风机值班室、炸药房及配电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技改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6562.54万元。

二、矿井资源储量及煤层赋存条件

2011年1月经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组成,面积2.634km2。采矿证号C5200002011011120106651,开采深度由+1100m至+600m标高。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贵阳市兴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253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矿井保有资源量541

万吨,服务年限7.1年。

区内可采煤层1层,即K4煤层,平均倾角150,位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二段(P3L2)顶部,距下伏中二叠统茅口组(P2m)约120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厚0.60~1.30米,平均厚度1.10米左右,含1层夹石,属较简单结构煤层。煤层顶板为岩性坚硬完整的泥质粉砂岩或石灰岩,无伪顶,底板为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遇水有一定膨胀。根据煤质指标的分级标准,K4煤层属低灰高硫低挥发分特高热值贫煤。

三、技改建设项目相关手续审批及报告编制完成情况

矿井按规定完成《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等25种方案、报告的编制,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复备案。

四、矿井开采安全技术条件

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通过2012年6月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编制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充水类型主要为老空水、裂隙水,矿井目前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50m³/h,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2、矿井瓦斯:通过 2009年度、2010 年度及2011 年度连续三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根据《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06)及《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规定,兴达煤矿为瓦斯矿井(低瓦斯)。

3、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2008年4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编制的兴达煤矿《K4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结论:矿井在+890m水平标高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现象。

4、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2012年6月7日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提交的《K4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编号:MCBZ20110004-GMZX(KS)],

煤尘无爆炸性;《K4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编号:MZRX20110004-GMZX(KS)],自燃倾向为Ⅲ类(不易自燃)。

5、地震、地温及冲击地压: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区内未发现地温异常区,无冲击地压。

6、安全程度评价:根据2012年8月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价结果为煤矿建设至今未发生安全事故及其他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兴达煤矿安全程度评价得分74.48分,矿井危险度等级为B级,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

五、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安全设施建设情况 1、开拓及采掘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三条井筒(主井、副井、风井)均布置在K4煤层中,开拓巷道全部采用砌碹及锚喷支护,主斜井(断面9.0 m2,长923m,倾角12°)、副斜井(断面6.15 m2,全长1140m;其中平硐长83m,斜巷长1057 m,倾角15°)、回风斜井(断面9.0 m2,长946米,倾角12°)三条井筒在标高+925m落平后通过井底车场(68m)贯通形成全矿井负压通风系统。

全矿井划分为三个采区二个水平,目前技改建设为一采区,水平标高+925m,按低瓦斯、无煤与瓦斯突出设计和管理。

一采区现布置1401首采工作面1个,其标高为+1042m以上,采面走向长度120m,工作面长度80m,煤层倾角15°,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工作面采用DW14-30/10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配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4.5”排控顶,排距1.0m,柱距1.0m,最小控顶距4.2m,最大控顶距5.2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艺为炮采。此外,一采区现布置1402运输巷及1402回风巷掘

进工作面2个,1402运输巷已掘60m,1402回风巷已掘168m。掘进工作面全部采用锚喷支护,巷道净断面6.16m2。

矿井开拓及采掘巷道井巷工程质量于2012年6月25日经煤炭工业盘江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认定合格。

2、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地面主扇风机型号为FBCDZ-6-№14/2×45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一用一备),其主要参数为风量1134~2526m3/ min,风压573~2029Pa,电机功率2×45KW,电压380V,实现双电源近控全自动操作,备用风机在10 min内可启动,并能直接进行反风操作。(设计选型:FBCZ-6-№15B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其额定参数为风量900~2280m3/ min,全压170~910Pa,电机功率45KW,电压380V),实际主扇风机风量及电机功率均大于设计。

矿井新鲜风流由主斜井、副井进入,乏风风流通过回风斜井排出。矿井实际测风情况为总进风量1880.67m³/ min(其中主井进风为1450.44m3/min,副井进风为430.23m3/min),总回风量1887.64m³/ min。其中1401首采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风量为442.37m³/ min;1402运输巷及14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1402运输巷作业点风量180.73m³/ min,1402回风巷作业点风量176.19m³/ min。设计矿井总进风量1620m³/ min,1401首采面设计配风量423m³/min, 1402运输巷及1402回风巷设计配风量各328.3m³/ min(局扇风机最大吸风量245 m³/ min×防止局扇风机吸循环风备用系数1.34)。实测矿井总进风及1401首采面风量比设计大,1402掘进工作面作业点风量比设计配风量小,但能满足工作面实际需风量要求。

局部通风:1402运输巷和14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局部供风分别采用2台型号为FBD№5/2×5.5的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一用一备),其额定参数为风量170~285m3/min,电机功率2×5.5kw。(设计选型:FBD№5/2×5.5型对旋式局部扇风机,其额定参数为风量150~246m3/min,风压350~3000Pa,电机功率11KW)。局扇风机实际选型风量及电机功率与设计相符,局扇风筒采用直径¢6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局扇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和“三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回路,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井下巷道中共设置有利于调节、控制风量的风门4组,每组设正反向风门各2道。在主斜井与1401回风联络巷设置控制风门1组,在14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设置了调节风门1组,在井底车场设置调节风门1组,在风井安全出口设置了控制风门1组。井下设置1401回风绕道1个,1402运输绕道1个,砌筑永久密闭7个,设置栅栏1个,并进行了编号和挂牌管理。

矿井2台主要通风机及通风阻力测定于2012年6月14日经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测定。结果为2台主要通风机测定合格;矿井等级孔1.98m2,现阶段矿井通风阻力等级为中阻力矿,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

3、矿井排水系统

矿井在一水平井底车场(+925m标高)布置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实际水仓采用锚喷支护,净断面5.97m2。主水仓长82.5m,容量492m³,副水仓长76.3m,容量为455m³,总容量947m³(设计水仓采用锚喷支护,净断面5.5m2,主水仓长80m,容量440m³,副水仓长75m,容量为412.5m³,总容量为852.5m³)。实际建设水仓总容量947m³大于设计总容量852.5m³,满足矿井涌水及《煤矿防治水规定》对水仓容积的要求。

根据矿井目前一水平正常涌水量30m³/h,最大涌水量50m³/h,井底泵房至地面污水处理站垂高173.6m。排水系统现安装DF85-45×7型水泵(流量100m3/h,扬程273m,功率132kW)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安装100DF-45×5型检修水泵1台(流量100m3/h,扬程为225m,功率90kW)。设计选用100D45×9型水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流量为97 m3/h,扬程为360m,电机功率为55kW)。设计敷设¢146×4.5mm焊接钢管2趟作排水管,矿井实际安设¢159×4.5mm和¢108×4mm的无缝钢管各一趟作排水管,实际选型水泵流量及功率均大于设计,并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对工作、备用、检修水泵的排水能力要求,排水系统通过联合排水试验,满足矿井目前排水及安全需要。

井下采掘探放水设计配备ZXU-75型探水钻4台,目前矿井实际配备ZDY-620型煤矿用坑道钻机(原ZYG150型全液压钻机)2台和ZLJ-360型煤矿用坑道钻机(原TXU-75A型)1台。

3台排水泵于2012年6月14日经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检测合格。 4、提升运输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长923m,平均倾角120,提升斜长943m,担负全矿井提升任务。地面安装JK2.0×1.8型单滚筒主提升绞车一台,滚筒直径2000mm,宽1800mm,容绳量1234m,Fmax=61kN,Vmax=2.4m/s,配套电动机功率160kw,电压380V(设计选用JK2.0×1.8型单滚筒提升绞车,滚筒直径2000mm,宽1800mm,容绳量1234m,Fmax=61kN,Vmax=3.2m/s,配套电动机功率208kw,电压380V),主机生产厂家配套供给电控设备。斜井采用串车提升,并安设防跑车“一坡三挡”安全装置,提升钢丝绳型号为6×19+NF,钢丝绳直径为21.5㎜(设计提升钢丝绳型号为6×19,钢丝绳直径为20㎜),实际安装主提升绞车及

钢绳参数与设计基本一致。斜井人车型号XRB10-6/6,每辆人车乘10人(设计人车型号XRB15-6/6,每辆人车乘15人)。

主提升绞车及钢绳于2012年6月14日经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检测合格。

5、供电系统

矿井实现双回路供电,新建地面变电所,Ⅰ回电源线路引自岩城变电站10kV变电所岩马线,采用LGJ-120型导线,长约13km。Ⅱ回电源线路引自岩城变电站10kV变电所岩楼线,采用LGJ-120型导线,长约13km。全矿井现安装设备48台,设备总容量1106KW(设计安装设备51台,设备总容量1197.5KW)。地面用电等级为低压380V和220V,井下用电等级为低压660V和127V。

矿井地面变电所共安装变压器6台,其中2台S11-M-630/10/0.4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供地面设备、生产系统和照明;2台KS11-315/10/0.69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分别向井底水泵房及井下采掘工作面各用电设备供电;2台KS11-200/10/0.69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专供井下掘进局扇。

地面变电所除 2台供井下掘进局扇专用变压器KS11-200/10/0.69比设计选型KS9-50/10/0.69大外,其他变压器选型与设计一致。

矿井10KV线路及接地网工程于2012年6月28日经四川才华九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测试合格。

6、防尘、防灭火系统

地面设置高位消防水池1座,水池容量250m3。消防、防尘管路与供水管路共用,地面布置¢100mm主供水管路至主斜井井底,并每隔100米设置三通阀门。1401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布置及1402运输顺槽各布置¢50mm防尘管

路一趟,并每隔50米设三通阀门。井下各主要产尘点、转载点均设置防尘水幕, 在1401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设置隔爆水袋棚一组

防灭火系统实际选用JSG-8型(设计型号为JSG-8型)井下束管火灾监测系统,对井下火灾进行实时监测。在地面、井下设置消防器材库,主要硐室配备消防灭火器材。

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建设与设计相符,系统自运行以来,设备设施运转正常,满足设计及安全生产要求。

六、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地面监控中心安装KJ101N型(设计KJ90NA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备了2台监控主机,安装监控分站4台。共安装瓦斯、一氧化碳、温度、负压、风速、粉尘传感器、设备开停、风门开闭、水位等各类监测仪器49台(其中:瓦斯传感器8台、风速传感器4台、温度传感器4台、压力传感器2台、开停传感器11台、CO传感器3台、粉尘传感器2台、风门传感器4台、馈电5台、断电器2台、负压传感器1台、水位传感器1台),设计安装各类监测仪器56台。通过安装监测监控仪器,实现对井下主要作业环境安全状况的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超限报警和断电控制,各类传感器按时进行校验。

矿井实际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传感器型号虽与设计不一致,但设备功能与设计相符,经矿井联合试运转检测,能满足矿井设计及安全需要。

2、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地面调度中心安装KJ378型(设计选型KJ278)人员定位系统,配套定位分站11个,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120个,对全矿井出入井人员及井下作业人

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考勤管理。

矿井实际安装人员定位系统KJ378型比设计选型KJ278高一个等级,设备性能比设计好,经矿井联合试运转检测,能满足矿井设计及安全需要。

3、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空压机房现安装2台型号为FHOGD-110F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额定排气量每台22m3/min,排气压力为0.8Mpa,配套电机功率110kW(设计选型为SCR100型固定式螺杆空压机2台,额定排气量每台13m3/min,排气压力为1.0Mpa,配套电机功率75kw)。压风主管采用¢100mm钢管,支管选用¢80mm钢管(设计压风主管为¢100mm钢管,支管选用¢75mm钢管)。

压风自救设施:利用压风系统,在采掘工作面及避难硐室安装自救袋,供避险人员使用。在14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1402掘进工作面运输巷设置压风自救站2个,每个压风自救站安装一组压风急救袋,可分别供5人同时使用。在井底车场临时避难硐室设置压风自救站1个,安装二组压风急救袋,可供10人同时使用。

矿井实际安装空压机单机额定排气量22m3/min 大于设计选型空压机单机额定排气量13m3/min ,满足设计及安全需要。2台空气压缩机于2012年10月经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检测合格。

4、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供水施救水源引自地面高位消防水池,供水管道与消防管路共用,布置¢100mm主供水管道至主斜井井底。在主斜井、1401采面运输巷、1402掘进运输巷及井底避难硐室安装¢50mm支管,为井下人员提供洁净水源或利用管路输送流质营养物质。

5、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选用KTL-130型(设计选用DDK-3A型)矿用行调合一电话站,地面行政设有10门电话交换机,井下调度设有15门电话交换机,在井下各主要采掘作业点、泵房等硐室以及地面行政办公室、调度中心、绞车房、主扇、压风值班室等重要工作场所之间实现电话通信,对外联系目前采用移动电话(设计外界联系采用程控电话)。

通讯系统安装型号及对外联系方式虽与设计选型不一致,但设备功能满足设计与矿井地面、井下及对外通讯联络的需要。

6、紧急避险系统

目前矿井在井底车场附近设置采区临时避难硐室1个,硐室规格:长L=10m ,面积S=40.0m2,简易装备:设有与调度室直通的电话,接入供水管及压风管,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瓦斯传感器1个,配备压风自救袋10个,并配备10台压缩氧自救器及10台备用矿灯(设计:因采煤工作面走向长120m,小于500m,掘进工作面长也小于500m,不设工作面避难所,工作面设压风自救装置,全矿井设置采区避难硐室1个,规格:长L=4m ,面积S=8.9m2)。

目前矿井采区避难硐室建设面积虽大于设计,但标准及设备配置与规范差距较大,仅能作为临时避难硐室用,且未进行系统测试。根据采区永久避难硐室建设标准和要求,目前矿井已委托贵州锦元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兴达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方案》,并承诺2012年12月31日前按设计完善采区永久避难硐室的建设。

七、矿山救护

矿井于2012年3月8日与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林东救护大队签

订了《抢险救护协议书》,并于2012年6月24日成立了12人的兴达煤矿辅助救护队,矿山辅助救护队队长和所有辅助救护队员分别经贵州省矿山救护培训中心及林东救护大队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

此外,矿井于2012年10月按规定配备了矿山辅助救护设备设施,并在井口调度楼设置了医护急救站,配备医护人员及简单医疗器材。

八、安全管理

矿井按要求已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五职”矿长(其中:矿长郭先鹏、总工程师潘承文、生产矿长蔡开均、安全矿长梁正祥、机电矿长付玉平)及相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安全科、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调度监控中心等安全管理部门,并成立兴达煤矿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

组 长:郭先鹏 副组长:潘承文

成 员:蔡开均 梁正祥 付玉平 刘发玉 颜 波 文 武 邵先江 文传志 廖成秋 专业探水队队长:郑学林

成 员:付玉华 黄卫东 高光清

目前矿井配备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共计57名(其中:安全检查员10名,瓦检员12名、爆破员9名、电工6名、绞车工10名、探水工4名、监控员6名),所有人员均持相关特种作业安全资格证。此外,矿井根据安全工作需要,配备压风司机、主扇司机、粉尘检测及安全仪器仪表维护工等管理人员共计40名,所有人员全部参加林东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举办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并持上岗证。

九、结论

矿井于2012年4月24日开始进行联合试运转,至2012年10月20日结束。联合试运转期间,矿井按照编制的联合试运转方案及有关规定对各系统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测试,对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系统及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关责任人逐条进行整改和完善,使矿井各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设备性能更加完好。试运转结束,通过自检,目前矿井各系统运行正常,安全设备设施状态良好,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附表: 1、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一览表

2、煤矿辅助救护队成员一览表

3、安全生产管理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一览表 4、主要开拓、开采巷道设计与竣工情况对照表 5、主要安全设备设施设计与实际安装情况对照表 6、技改建设项目主要手续审批及报告编制完成情况表 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自检表

附表1: 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姓 名 文 中 郭先鹏 潘承文 梁正祥 蔡开均 付玉平 刘发玉 职 务 法人代表 矿 长 总 工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通风副总 证 号 11152130300007 11252010100250 11052020300031 11252010100041 11152010100562 11152010100567 09052020300033 培(复)训时间 2011.12 2012.06 2012.04 2012.05 2012.09 2012.08 2011.12 再复训时间 2012.12 2013.06 2013.04 2013.05 2013.09 2013.08 2012.12

附表2: 煤矿辅助救护队成员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姓 名 杨新国 王心俊 安友明 罗警卫 张昌军 郑学林 李法义 梁 忠 文启州 龙显云 何 涛 向开阳 职 务 队 长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队 员 证 号 JZ120212200101 JZ120312204171 JZ120312204172 JZ120312204173 JZ120312204174 JZ120312204175 JZ120312204176 JZ120312204177 JZ120312204178 JZ120312204179 JZ120312204180 JZ120312204181 培训时间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2012.5 备 注

附表3: 安全生产管理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一览表(表-1)

工 种 数量 姓 名 证 号 培(复)训时间 2012.04 2011.01复训 2012.04 2011.12 2011.03 2010.11复训 2010.08复训 2012.04复训 2011.09 2012.04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2.09 2011.04 2011.07 2012.05复训 2012.05复训 2012.05复训 2012.05复训 2011.07 2012.05复训 2011.06 2011.06 2011.04 2011.01复训 2011.07 2011.07 2012.06复训 2012.04 2012.04 再复训时间 2015.04 2013.01 2015.04 2014.12 2014.03 2012.11 2012.08 2014.04 2014.09 2015.04 2014.03 2014.03 2014.03 2015.09 2014.04 2014.07 2014.05 2014.05 2014.05 2014.05 2014.07 2014.05 2014.06 2014.06 2014.04 2013.01 2014.07 2014.07 2014.06 2015.04 2015.04 张绍文 TM520111195903013611 陈显友 TM510228196612034813 卢朝清 TM522729197209061216 陈正洪 TM520111195206293910 安全员 9人 郑学林 TM520111197204223619 郭先立 TM520111196311013612 刘大飞 TM520111197606063611 陈 东 TM420582198112013591 谢长峰 TM420802196906042197 陈星星 TM420582198206054298 陈 兴 TM520111197201063656 杨新国 TM520111197804033616 文传志 TM511023196710222170 付学禹 TM520111196811073611 张正华 TM422724197001153174 瓦检员 12人 陈广方 TM422724196003093596 陈军山 TM420582197909133617 付祖玉 TM420800196803192114 赵明化 TM420626196612234556 张 勇 TM420582197609193597 廖启兵 TM42058219651224359X 周 鑫 TM420626197507286519 李发义 TM511023197904062173 庭应学 TM522731197107162914 魏纪向 TM520111196310013637 高贤华 TM420800196304212117 爆破员 9人 廖良庭 TM422724197310184572 刘卫东 TM422724196304163594 曹孙积 TM42272419651015359X 高光国 TM422702196504253617 刘业道 TM420205195403286132

安全生产管理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一览表(表-2)

工 种 数量 姓 名 证 号 培(复)训时间 2011.11 2011.11 2010.11 2011.04 2014.04 2014.04 2010.11 2011.04 2010.11 2011.09 2010.08 2012.07复训 2011.12 2010.12 2010.12 2011.04复训 2010.12 2011.04 2010.12 2011.04 2010.12 2011.06 2012.04 2011.07 2011.04 2011.04 再复训时间 2014.11 2014.11 2013.11 2014.04 2014.04 2014.04 2013.11 2014.04 2013.11 2014.09 2013.08 2014.07 2014.12 2013.12 2013.12 2013.04 2013.12 2014.04 2013.12 2014.04 2013.12 2014.06 2015.04 2014.07 2014.04 2014.04 廖成秋 TM511023196807142679 郑学成 TM520111198112083617 电 工 6人 申廷均 TM511023197105292175 廖成学 TM511023197104032670 杨继荣 TM52011119860427361X 王云斌 TM520111197411162716 金 丽 TM522729198806011528 魏朝品 TM52011119610321361X 监控员 6人 魏朝志 TM520102197001233810 夏先念 TM422825198909012730 李于秀 TM422724196401173604 朱琼香 TM422724197103083605 魏继荣 TM520111197207083615 王启飞 TM520111196401293611 杨继贵 TM520111198403203615 杨学刚 TM520111197307163612 绞车工 10人 郭小文 TM520111198708303617 唐小天 TM520111197601053617 魏凯华 TM52011119750818361X 付玉邦 TM520111197211023615 张 勇 TM520111196810143614 汪金贵 TM520111197502033610 高光清 TM422702196710203592 黄卫东 TM422724196807050030 郑学林 TM520111197204223619 付玉华 TM520111196907103619 探水工 4人

附表4: 主要开拓、开采巷道设计与竣工情况对照表

序巷道名称 号 主斜井(表土段) 半煤岩 1 主斜井 半煤岩 锚 喷 砌 碹 锚 喷 砌 碹 锚 喷 金 支 金 支 单 体 金 支 金 支 金 支 砌 碹 砌 碹 锚 喷 锚 喷 锚 喷 锚 喷 898 26 1111 20 906 130 200 100 90 100 50 35 25 60 80 75 40 9.0 6.0 6.0 9.0 9.0 5.28 5.28 7.05 5.5 5.28 5.28 5.6 5.0 5.5 5.5 5.5 6.0 锚 喷 砌 碹 锚 喷 砌 碹 锚 喷 锚 喷 锚 喷 单 体 锚 喷 锚 喷 锚 喷 砌 碹 砌 碹 砌 碹 锚 喷 锚 喷 锚 喷 853.5 19.6 1120.4 50.4 895.6 120 190 80 130 60 168 26 15 55 82.5 76.3 68 9.0 6.76 6.3 9.22 9.0 6.16 6.16 5.72 8.08 6.16 5.76 6.72 4.6 4.4 5.97 5.97 8.0 设 计 岩 性 2竣 工 2支护方式 长度(m) 断面(m) 支护方式 长度(m) 断面(m) 砌 碹 20 9.0 砌 碹 69.5 9.22 副 井(表土段) 半煤岩 2 副 井 半煤岩 回风斜井(表土段) 半煤岩 3 回风斜井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01运输巷 1401回风巷 1401切眼 1402运输绕道 1402运输巷 1402回风巷 引风道 安全出口 泵房(管子道) 主水仓 副水仓 井底车场 半煤岩 半煤岩 半煤岩 全 煤 半煤岩 半煤岩 半煤岩 全 岩 全 岩 半煤岩 半煤岩 半煤岩 半煤岩

附表5: 主要安全设备设施设计与实际安装情况对照表( 表-1)

序设备名称 号 1 2 3 主扇风机 主提升绞车 压风机 设 计 型 号 FBCZ-6-№15B 实 际 安 装 性能参数 型 号 FBCDZ-6-№14/2×45 数量 2台 1台 2台 功率 45kw 208kw 75kw 数量 2台 1台 2台 2台 1台 2台 2台 2台 4台 2台 1台 功率 2×45kw 160kw 110kw 132kw 90kw 性能参数 风量:1134-2526m3/min 风压:573-2029Pa Fmax=61kN Vmax=2.4m/min 额定排气量:22m3/mi 排气压力:0.8MPa 流量:100m3/h 杨程:273m 流量:100m3/h 杨程:225m 地面:中性点接地 井下:中性点不接地 井下:中性点不接地 风量:170-285m3/min 风压:550-2800Pa 分站:4个 传感器:49台 分站:11个 识别卡:120台 风量:900-2280m3/min 风压:170-910Pa Fmax=61kN Vmax=3.2m/min 额定排气量:13m3/min排气压力:1.0MPa 流量:97m3/h 杨程:360m JK2.0×1.8 SCR100 JK2.0×1.8 FHOGD-110F DF85-45×7 100DF-45×5 4 主排水泵 100D45×9 3台 55kw S9-630/10/0.4 5 变压器 S9-315/10/0.69 S9-50/10/0.69 9 局扇风机 FBD№5/2×5.5 KJ90NA KJ278 2台 2台 2台 4台 2台 1台 630KVA 地面:中性点接地 315KVA 井下:中性点不接地 50KVA 井下:中性点不接地 11kw 风量:150-246m3/min 风压:350-3000Pa 分站:5个 传感器:56台 分站:7个 识别卡: S11-630/10/0.4 S11-630/10/0.69 S11-200/10/0.69 FBD№5/2×5.5 KJ101N KJ378 630KVA 315KVA 200KVA 11kw 10 安全监控主机 11 人员定位主机

主要安全设备设施设计与实际安装情况对照表( 表-2)

序设备名称 号 12 通信主机 设 计 型 号 DDK-3A JSG-8 实 际 安 装 性能参数 型 号 KTL-1305 数量 1台 1台 功率 数量 1台 1台 2台 1台 1台 38台 72台 25台 32台 102盏 功率 性能参数 地面:12台 井下:11台 13 束管火灾监测 测点:4个 JSG-8 ZDY-620 ZLJ-360 160kw 15kw 5.5kw 测点:3个 钻进深度:150m 钻进深度:75m 14 探水钻机 ZXU-75 4台 5.5kw 钻进深度:75m 15 直读式测尘仪 CCX1000 4台 测量范围:0.1-100mg/m3 CCX1000 ZH-15 测量范围:0.1-100mg/m3 15 min/次,一次性使用 45 min /次,重复充氧 测量范围:0-10% 测量范围:0-4% 报警点:1% 连续工作≥18小时 16 自救器 ZH30 12台 30 min/次,一次性使用 ZY45 17 甲烷测定仪 光干涉型GWJ-1 AZJ-91 30台 30台 测量范围:0-10% 测量范围:0-4% 报警点:1% CJG10、CJG100、 AQC-1A JCB4 KL5LM(A) 18 便携式报警仪 19 20 矿 灯

附表6: 技改建设项目主要手续审批及报告编制完成情况表( 表-1)

序号 报告或方案名称 编制时间 (年月日) 2011.01.27 2011.05.13 2007.09 2007.11.07 2009.11.30 2009.11.30 2011.02.22 2010.01 2010.9.30 2010.05 2008.08.18 2009.10 2012.06 贵州省奇星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新思维矿业工程设计评估有限公司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水源队 贵州新思维矿业工程设计评估有限公司 贵州新思维矿业工程设计评估有限公司 贵州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 贵州地矿工程勘察总公司 贵州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北京三泰通地勘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 编 制 单 位 审批部门 省国土厅 批复(备案)文号 证号C5200002011011120106651 1 《采矿许可证》 2 《工商营业执照》 3 《储量核实报告》 4 《开发利用方案》 5 《生产地质报告》 6 《开采方案设计》 7 《安全专篇》 8 《地灾危险性评估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9 恢复报告》 10 《土地复垦方案》 《K4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11 定报告》 12 《水文地质物探勘查报告》 13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证号520000000059188 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265号 省国土厅及规划院 省国土厅 省能源局 省能源局 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林东监察分局 市国土局 省国土厅 省煤炭管理局 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253号 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233号 黔能源发[2009]268号 黔能源发[2009]224号 黔煤安监林字[2011]32号 筑国土资环复[2010]1232号 黔国土资耕保函[2010]830号 黔煤生产字[2008]777号

技改建设项目主要手续审批及报告编制完成情况表( 表-2)

序报告或方案名称 号 编制时间(年月日) 编 制 单 位 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 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林东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长阳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贵阳市安全生产协会 审批部门 省能源局 省水利厅 省国土厅 市环保局 花溪发展和改革局 市安监局 市工信委 批复(备案)文号 黔能源煤炭[2011]832号 黔水保函[2012]2号 黔水资函[2011]234号 筑环审[2012]47号 花发改办[2011]7号 筑安监复[2012]13号 筑工信复[2012]13号 14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15 《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16 《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17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8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9 《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煤矿技改建设开工报告》 21 《矿井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认定报告》 2012.10 2010.11 2011.12.23 2012.01.06 2011.12.29 2012.05.29 2011.02.28 2011.02.22 22 《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23 《工程质量认证报告》 24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25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方案》 2012.04.24 《贵州省煤矿证照及相关事宜联合审批联席会议会议纪要》([2012]第4次,总第14次 2012.06 2012.08 2012.10 煤炭工业盘江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贵州锦元技术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