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艳

来源:榕意旅游网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读。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会它。 二、回读品味

1、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song duo ne hui da bo hai ye tuo 松 多 呢 回 答 伯 还 爷 托

2、请同学们把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点读读,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学生认读自己画出的生字、生词及句子。)

3、生字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自己读读,动脑筋记住它。 (学生自读,指生读,齐读。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生词。对易错的生字订正、齐读。)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松:左右结构木字旁,右边是个公。

多:第四笔撇在第二笔横撇的中间起笔,呈上下排列。 呢:与“泥”作比较。

回:全包围结构大口框,书写时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答:“答”字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四、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五、作业。

1、在书写本上描红、仿写、临摹。 2、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生字。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弄清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什么地方。 3、(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它们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4、咱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5、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个性表达: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那我们读课文时就要把小松树的这种傲气、不礼貌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 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

怎样才能读好风伯伯的话呢?想想当你犯了错误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批评教育你的。

(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

小松树听懂风伯伯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同学们有懂“惭愧”这个词的意思的吗?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同学们低下头,做一下“惭愧”的样子。

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三、创造生成

1、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是大山爷爷把小松树托起来的,小松树想明白了,小朋友,你们是怎么想的? 2、角色表演,升华体验

(1)、自读课文,要求读好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 (2)、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3)、小组戴头饰朗读、表演。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伯: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个白。 孩:左右结构子字旁。 托:左右结构提手旁。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爷:上下结构父字头。 师范写,生描红。 五、作业。

1、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写、临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站得高 看得远 没有回答 ↑托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