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数学:《近似数》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评课稿

来源:榕意旅游网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 学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近似数》评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大连代表队的3号选手,我叫穆晓慧。很荣幸能

站到这个讲台上来。面对这么多的教育大家,我的内心很是惶恐,不敢说点评,因为会有班

门弄斧、关公门前耍大刀的感觉,那我就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谈一下我的几点认

识,说出来与大家探讨,不当之处或有贻笑大方的地方,还望各位领导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1、教学目标落“实”。

纵观本课的教学,可以看到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是今天的学生

群体,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掌握。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寻找近似数的过程,感受了近

似数的价值,经历了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理解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这样知识与技

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都得以顺利的完成。

估算是新课程中十分重视和加强的内容,而求近似数是进行合理估算的知识基础之一。

但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把认识近似数的目标仅仅指向为估算教学服务,而是把建立数感也作

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看出这一目标的达成。

第 2 页 共 4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朴实。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起始单元,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内容。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

中没有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知识不生疏,而使近似数的产生的过程,近似数的价值及如何求

近似数等内容流于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师朴实的设计中处处渗透着教者的细心。在交流

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实际意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

中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课的主题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活中的常见数量,二是测量的数据。教材之所以以

这样的内容作为主题情境图,就是要学生感受到不仅数据会根据需要求近似数,即使在测量

中由于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其产生的测量数据也是

近似数,从而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数的实际意义,也为学生的数感建立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课

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主线,充分而全面的展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没有拘泥于教材

所提供的主题情境,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如对主题图的取舍,对植树棵树的改变以及

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度的障碍等等。

教师引领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数据,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

来分类,体现了分类的标准在分类中的作用,这不仅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抽象出准确数

和近似数,同时也建立了数感。我们还注意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

第 3 页 共 4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所搜集的近似数,如用“左右”、“多一些”、“少一些”和大约

来表示近似数,和对“约等于15万”的不同表达方式等,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学生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和教师搜集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背景数据。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

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学生对自己

所搜集数据的分类,对教师出示的数据的分析,再对自己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等内容使得近

似数概念的产生以及近似数产生的必要性、价值、概念本身等教学重点就得以突出。再之后

教师出示了经过自己处理过的教材主题图,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会根据需要对数据求不

同的近似数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难点的出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同时这样也

使学生初步感受了“四舍五入法”出现的必要性,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正是由于教者

对教材的朴实、细致、清晰的分析,教学的有效性才得以顺利达成。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