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名称 :UV光油 化学品编号: F*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危害成分之中文名称
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单体 monomers填料、助剂等
化学文摘社登记编号
——————
含量40%—55%30%—45%5%—1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3(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引起红疹。环境危害:该混合物可能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燃爆危险:易燃易爆化学品,其蒸气和液体易燃,液体会累积电荷,蒸气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会造成着火和爆炸。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洗净,如果刺激持续,请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起上下眼睑,以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必要时送医治疗。
吸 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果呼吸困难,立即供氧,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并送医治疗。
食 入:催吐,如患者清醒,给予牛奶或水以稀释胃液,注意保暖,保持休息,并送医治
疗。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蒸汽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遇明火燃烧时,
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热分解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未知的有机化合物。灭火方法:使用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剂。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员应使用全身消防防护服,佩带自给式呼吸器以防止有毒或刺激性
气体,用水来灭火无效。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 1 页 共 4 页
应急处理: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穿消防服,使用不发
火工具收集、堵漏。防止进入下水道。
1、熄灭点火源,禁止在危害地区吸烟、明火、火花。2、在不危及人员之安全条件下设法止漏。
3、少量泄漏时:以砂石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后置于容器中,以待日后处理。4、大量泄漏时: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入下水道,则有
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是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糟罐以备日后回收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置:
1、操作时要轻拿轻放,严防碰撞。2、远离高温与火源,防止阳光直射。
3、避免眼睛、皮肤接触,勿吸入产生之蒸汽。
储存:
1、不可与氧化物一起存放。
2、保持容器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3、避免温度过高与阳光直射(仓库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
4、该类物质见紫外光及阳光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贮存时,请避光保存。5、 储存区的照明、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 无相关数据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个人防护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戴合格的呼吸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衣服
手防护: 遵循一般预防措施,耐溶剂手套,如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物质状态:液体
颜色:无色或淡黄色
未测定大于23℃0.95—1.15
气味:有特殊气味
未测定未测定未测定
沸点:(℃)闪点:(℃)密度:(g/cm3)
20℃
熔点:(℃)自燃温度:(℃)蒸汽压:(mbar30℃)爆炸极限 (%体积): 下限: 未测定 , 上限: 未测定
第 2 页 共 4 页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涂料,主要用于纸张的上光。第十部分:稳定性及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静电、火焰、火花、热源聚合危害 : 不聚合
分解产物 : 热分解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毒气体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无资料刺激性: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198UN编号:1293包装标志:7包装类别:Ⅲ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箱。运输注意事项: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阳光曝晒。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1994.3.24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 1990.9.7发布),
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采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GB13690-92)将其划为第3类易燃液体。
第 3 页 共 4 页
第十六部分:其它资料
参考文献:
《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有毒化学品卫生和安全实用手册》、《化学物质毒性全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