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榕意旅游网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等学府学习化学专业奠定基础,也能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要想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优化初中化学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

1 课前准备——有“备”而来 1.1 有“备”无患

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有隐性和显性之别。显性的,如提前写好小黑板、投影片,制作必要的教具、学具、课件等。而隐性的准备除了教师本身的有关学科知识方面的素养、有关学科的教学方法等这些基本素养外,更重要的是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的设计,这是课前准备的核心工作。所以笔者认为课前的隐性准备应该就是备课,有效的备课过程应该首先要熟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要结合讲课、提问、布置家庭作业,介绍学生中间好的学习方法,提醒学生在学习上应注意哪些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1.2 目标在胸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牛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价值观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价值观,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课堂支招 2.1 循循善“诱”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兴趣更浓。但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我们从如何记忆这些知识人手,利用小卡片、顺口溜、关键字词等使学生易于识记,并经常提问检查,加以巩固。另外我们通过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影视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有趣、好学,确保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减。

2.2 真“材”“实”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催化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阵地。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它将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业务的钻研,创设教育的广大空间。如在盐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的实验教学中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试管里,学生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再观察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这一反应的产物是什么?铁钉表面的气泡是怎么回事?可能会发生哪些反应?

生:反应产物仍然是氯化亚铁和氧气,因为有气泡。

生:不对。我们认为反应产物是氯化亚,铁和水,因为铁锈的成分中有氧。 生:我们预习了,产物是氯化铁和水,但说不上理由,老师给我们讲一讲吧。 点评:第2个同学说对了一部分反应产物(水)。这里当盐酸的量较少时,铁锈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金属显高价,产物为黄色的FeCI和水;当盐酸过量时,铁锈被除,铁继续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铁钉表而有气泡产生。通过这样的实验情境创设,使我们的学生更了解实验的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激发了课堂活力。

2.3 精讲多练

所谓精讲,是指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多练是指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的,就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例如:学完元素符号,

元素的化合价后,学生很难记住。于是我就引导大家把元素符号、原子团做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再如:学完氧气的物理性质后,我给大家点明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记忆。有了这么一个记忆再现的顺序便于以后联系。于是当同学们学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便有了自学的经验,自己就知道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了。

2.4 传统 VS 现代——板书与多媒体结合

化学教学中,有一些抽象的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如:物质的微馆结构,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这些知识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不清,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的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可许多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如:如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以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我们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效果帮助学生观察,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内容为直观现象。

然而,多媒体教学,鼠标代替粉笔,声效并茂的屏幕代替了土气的黑板,但若整堂课都用多媒体,没有板书,课堂是热闹了,殊不知板书可以使知识结构化,便于学生记忆、巩固和复习,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把握学习中的重、难点,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态度。所以,课堂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粉笔板书这一教学根本,只有用语言无法陈述,实验无法在教室完成,需要想象空间的时候,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认识得更形象、深刻些。

3“一石激起多少浪”——教学信息反馈

教学信息反馈,就是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效果的好坏,以便教师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教学相长,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师可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向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学生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也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学生作业中都易错的地方,也就是教师教学不成功之处,所以教师应及时的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以改正和弥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