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笔算乘法评课稿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教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好的地方:

1、情境导入以旧引新,渗透先分后和解题策略。

2、注重了算理的直观呈现。

3、练习设计有层次。

探讨的地方:

〔1〕充分发挥点子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

教学时,李教师先让学生把想法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然后交流汇报。这时要有效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但李教师在这个的教学环节占用了较大时间。

在研究笔算方法的算理时,应充分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笔算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培养几何直观。在研究竖式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再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并把四次相乘得出的结果都在图上圈出来,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教师追问:为什么最后要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学生自然就会理解。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在交流14×12的多种算法时,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和点子图的比拟、归纳和分类,体验方法的异同,掌握解题的策略。例如,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方法都是‘先分后合’〞“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体会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能还会比拟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把12分成10和2,比拟好计算〞“把12分成两个6,两局部的数一样,只要计算一次乘法再加就可以了,也比拟好计算〞,在比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优化意识。这方面我觉得李教师引导不够。

建议:课题出示应置于学生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算式后;机智把握课堂教学失误,教师出错要学会把出错原因“推〞给学生,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敢于提出。

利用活泼的形式进展练习。简单、重复、机械的计算训练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此,教师可以将练习题组织成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比方,判断纠错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梳理,也让学生有了积极安康的体验。

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与计算过程。完成24×12的计算。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特意将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及个位十位分别乘第一个因数得到积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开来,我认为这种方法很好,能帮助学生区分两个局部相乘的积,一个是表示24乘2所得的积,第二局部是10乘24所得的积,张瑞教师在这里我强调计算顺序时用箭头将计算过程按顺序标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再结合例题的具体情境,第一步算2本书多少钱,用2乘24,此时用黑色纸片将十位上的“1〞盖住,第二步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第三步将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架起来,计算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多复述几遍。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将教材进展灵活的处理,将要解决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将自己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材料包含生气,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不必牵着学生走,也不必急于出示现成的算法,只需提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呢?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此时已经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人人的思维都很活泼,在这个根底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接着再由学生汇报、交流,

听了李教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不进位〕?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谈点自己的体会与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说得不到之处,望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能够比拟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局部的积的书写位置。李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到达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

特点:

一、整体构造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教师安排之精心。

进展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点表达在本节的例题和解决问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李教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优点,可能我说得不全面,但我个人认为在处理这节课时,还需注重以下个方面,说得不到之处,望大家多包涵。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探索计算方法。

2、利用活泼多样的形式进展练习。简单、重复、机械的计算训练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此教师可以将练习题组织成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