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研
作者:曲宝茹 孟令强 李红光 巴图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4期
摘要 对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内蒙古赤峰
中图分类号 S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194-01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3省区交汇处,总面积9万km2。赤峰市辖3个市、2个县、7个旗,是传统农牧业大市,有农牧业人口350万人。赤峰市设施农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年来赤峰市在调整农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民收入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设施农业更是成为该市的一张名片,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动了当地农牧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截至2014年,赤峰市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6 666.67 hm2,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6.67万hm2,占自治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50%以上,设施农业规模位于全区首位。
设施农业虽然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随着设施农业的深入发展,很多问题也随之彰显出来。各旗县区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农民种植积极性不同及地势、地貌、区域环境的不同,发展也不相同。近期通过对各旗县区设施农业走访及实地调研,对各旗县区设施农业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次调研从棚型结构,主要栽培作物的种类、产量、面积、产值、效益,茬口安排,育苗基地建设,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品牌建设,政府对资金投入等方面开展。 1 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 棚型结构
赤峰市各旗县区设施农业起步不同,棚型结构也不相同。赤峰市现有日光温室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纯基建后墙体,有立柱支撑的竹骨架或钢筋骨架结构棚型;另一种是砖混后墙体,钢筋骨架结构棚型。温室内高度、跨度也有差异,建设较早的温室高度一般在4.5 m,长度多在50~70 m,净跨度6.5 m;新建温室高度6 m,长度80~120 m,净跨度7.5~9.0 m。新建成的温室在结构、高度、跨度上均比老式温室更具有合理性,相比之下在保温、光照面积、抗灾性能上都有优势。
1.2 主栽作物选择,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赤峰市各旗县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形成了多样化种植类型模式。种植的作物有香瓜、虫草、杏鲍菇、樱桃、番茄、黄瓜、西葫芦、油桃、豆角、烤烟、葡萄、甜椒、花卉、有机蔬菜等。
除个别旗县区外,多数种植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受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有的地区棚型建造上不抗自然灾害,当遇到恶劣天气时就可能导致产量降低或没有产量;而种植户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观念上的不同也对产量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赤峰市蔬菜、瓜果市场价格逐年增长,种植户的产值也随市场的价格涨势一路看涨。 1.3 茬口安排、产品销售情况
赤峰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在茬口安排上没有统一的模式,既有早春茬、越夏茬,又有秋延晚、越冬茬。早春茬产品上市在春节前后,产品销售少数在本地,多销往沈阳、北京及南方等城市;越夏茬产品在7月底上市,产品销往沈阳、北京等北方城市;秋延晚茬口比较少,仅在喀喇沁旗有,产品供本地市使用;越冬茬产品2月上市,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沈阳等地。 1.4 主栽作物推广的主要品种、种子来源渠道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各旗县区主栽作物品种不固定,农民自由选择种子范围较大、品种较杂。种子来源渠道也趋于多样化,有当地种子公司经销的品种、当地经纪人推销的品种及网络直销的种子。许多地区的农民跟风严重,如果谁用的品种能比自己种的品种销售收益高,下茬也改种相同的品种。
1.5 育苗方式的选择和育苗基地的建设
赤峰市基础育苗为无土基质穴盘育苗,而工厂化式的育苗起步比较晚,现有比较完善的育苗工厂是元宝山区和润公司的育苗工厂[1]。松山区、喀喇沁旗有小的育苗基地,但都满足不了当地设施农业发展的需求,种植有缺口的农民均在凌源、山东等地购买种苗。红山区农民基本已掌握了穴盘育苗技术,农民自己购买种子、自己育苗,这样减少了外地病虫害的流入,也节省了育苗费的开支。
1.6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及引进的新技术
赤峰地区采用传统的“二优五化三调控”栽培技术,农户采用大垄、高台、单行的栽培形式。近些年引进了秸秆反应堆、生物基肥、二氧化碳施肥、硫磺熏蒸、土壤连作、膜下滴灌等技术。同时,有的地区还引进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控制农药超标,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平台。 1.7 主栽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番茄多发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枯萎病、青枯病、溃疡病、脐腐病等。防治措施:育苗床换新土,用土壤消毒剂药物处理苗床;定植时采用无病种苗;实行非茄科作物2年或3年轮作;早春茬保护地栽培时提高地温和气温,开花结果以后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结露;秋延晚茬口应加大放风量,降低温湿度;使用药剂重在预防,如已发病尽量在发病初期就能控制防止蔓延。椒类病害主要有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斑枯病等[2-3]。防治措施同番茄防治措施。
温室易患虫害有斑潜蝇、白粉虱,部分地区有根结线虫危害。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是黄板、蓝板、防虫网;根结线虫危害的地区农民通过用药、深翻地、倒茬口种玉米等措施进行防治。
1.8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赤峰市的设施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仅少数发展较好的旗县区政府给农民外聘了山东、辽宁等地有经验的技术员解决栽培技术、茬口对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9 市场建设情况
赤峰市现有蔬菜交易市场37个。在参加调研的旗县里仅敖汉旗的长胜镇已建成的市场利用率低、不具备规模,其他发展较好的旗县都有成型的果蔬批发市场,为农民提供了销售平台。
1.10 品牌建设情况
随着对设施农业生产发展认识的提高,赤峰市在设施农业品牌建设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当地部分果蔬产品在国家工商总局进行了商标注册:红山区注册了“璞农”有机蔬菜和“润生”、“利农”、“原珠”等无公害蔬菜品牌;元宝山区有“古山绿源”、“哈河绿”、“健尔”、“伊康”、“古山情”、“翠爽”6个商标;松山区注册了“楚东农业”有机蔬菜、“兴绿”、“绿诚”无公害蔬菜;喀喇沁旗以合作社牵头注册商标品牌“王爷府”、“枝满头”等20余个。品牌建设是赤峰市设施农业的亮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赤峰市现有的品牌存在有名气无效益、有名气无宣传等问题,如何把品牌更进一步地推向市场,更进一步增加品牌效益是品牌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4]。
1.11 各级财政资金对设施农业的支持情况
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赤峰市对设施农业高度重视,对发展又快又好的设施农业园区每年都给予大量的资金扶持。2013年红山区政府为设施农业种植户提供包括水、电路、后墙体在内的财政补贴每个温室每延长米200元,补贴投入占建温室投入的1/3;松山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3年对设施农业投入1 000万元,2014年预计投入1 500万元,政府出面协商银行支持设施农业贷款1.5亿元,给农民降低利息,延长还款期。其他旗县区也有相应的补贴办法。有了资金的支持农民就会对设施农业有更大的积极性,才能使设施农业更好的发展下去。 2 存在的问题
赤峰市设施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应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发放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技术宣传手册,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5]。二是农民应提高对农药、化肥质量的认识,对劣质农药、化肥提高鉴别能力,坚决抵制假昌劣质农资,保证种植作物不因使用劣质农资受损减产。三是政府应持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没有一定的投入很难形成较大的规模,取得较好的效益。各级政府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同时协助农民在金融机构取得低息贷款,争取大额度的贷款扶持[6]。四是政府应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确保在遭受自然灾害后能够有一定的经济补偿,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3 参考文献
[1] 王秀芝,张晓梅,崔聪聪,等.赤峰市设施农业现状调研及发展方向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5):107-108,119.
[2] 刘星,苗春乐,刘艳梅,等.鄂尔多斯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2):10,20.
[3] 王秀芝.浅谈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经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96-97,100.
[4] 何洁,张和广.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7-18. [5] 张小英,邵显跃.建德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237-238.
[6] 孙晓光.凌源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6):381,3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