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有机物和水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3、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甚至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4、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5、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7、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8、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騰作用 9、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10、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11、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12、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 ) A.胰腺
B.唾液腺
C.垂体
D.性腺
13、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分生组织
B.营养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
14、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5、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 5
1
16、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1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
21、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22、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23、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水中
B.由一个细胞构成 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18、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液泡 叶绿体 C.液泡 线粒体
B.叶绿体 液泡 D.叶绿体 叶绿体
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2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2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19、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 ) A.唾液、胆汁、胃液 C.胆汁、肠液、胰液
B.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
20、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
2 / 5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2、叶绿体既是生产__________的“车间”,也是将__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__能
的“能量转换器”。
3、叶片由表皮、___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上分布有_______,它既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4、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5、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________内,________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初中生物学习阶段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血细胞、酵母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丙三图中,图______所示为酵母菌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②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图甲所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
(4)在丙图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___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_。
3、请仔细观察如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支气管在肺内形成各级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_____。 (2)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
(3)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_____层细胞.
(4)上述结构特点,适于在_____与_____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疫情期间,小华学会了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但随着气温升高,馒头很容易发霉,她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馒头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小华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3 / 5
将新鲜的馒头置于塑料袋处理方法 中,扎紧袋口,放在常温将新鲜的馒头①,放在环境里 低温环境(冰箱)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发霉 不发霉 察) 分析实验,回答:
(1)在探究实验中,小华提出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活吗?请你帮她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A组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作用。 (3)B组馒头的处理方式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根据生活常识,你认为还可以怎样保存食品?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5)酵母菌和霉菌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2、为探究肾脏功能,科学家运用微穿刺技术,以小鼠肾脏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小鼠离体肾脏仍具有生命活性,首先将肾脏置于特殊的容器中(见图一),并用浸泡了______(蒸馏水/生理盐水)的棉花覆盖在肾脏表面,然后在棉花上覆盖琼脂及矿物油,起到保温和保护作用;此外,不能扭曲、挤压与肾脏相连的血管和________,以免对肾脏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
(2)在实体显微镜下,放大150倍后,能观察到肾脏浅层的肾小囊。科学家用毛细玻
璃管刺入肾小囊并注入染液(见图二),染液随着原尿进入与其相连的[A]_______中。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A的①②③④处分别进行穿刺,并检测抽提出的液体,发现某物质的含量在不
断降低,最终为零,该物质是______(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说明该物质被_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有“福建十大梯田之一”美誉的三楼村因梯田而美,梯田因水稻而美。受益于海拔高、气候温润、昼夜温差大等因素,三楼村十分适合有机水稻的种植。三年来,三楼村借助有机水稻,助推精准扶贫,彻底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资料二 三楼村民进行“稻螺鳅鱼”生态种养模式。稻田为田螺、泥鳅、鱼提供栖息地;田螺可以摄食杂草、浮游生物等;泥鳅、鱼可以摄食杂草和昆虫等;田螺、泥鳅、鱼的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泥鳅还能帮助松土。
(1)资料一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_____。昼夜温差大,夜晚水稻的_____作用弱,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
(2)构成水稻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水稻与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是没有_____。
(3)资料二中鱼与杂草间存在_____关系。田螺、泥鳅、鱼的粪便能提高土壤肥力,
为水稻生活提供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4 / 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C 3、B 4、C 5、D 6、A 7、C 8、A 9、A 10、D 11、A 12、A 13、A 14、B 15、C 16、B 17、D 18、B 19、C 20、B 21、D 22、A 23、C 24、A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神经元
2、有机物 光能 化学能 3、叶肉 气孔 4、结构 功能
5、地域 生物 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乙 乙图细胞有芽体或进行出芽生殖(乙图细胞为椭圆形并有细胞壁或液泡)细胞核 线粒体、叶绿体 红细胞 2、分裂 分化 神经 结缔 系统
3、肺泡 毛细血管 一 两 肺泡 血液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温度 对照 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低温 干燥、真空等,合理即给分 真菌
2、生理盐水 神经 肾小管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 葡萄糖 肾小管重新吸收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环境影响生物 呼吸 细胞 系统 捕食(或“吃与被吃”) 氮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