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年级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搞好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但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也可以为高年级的写作教学打下基础。
一、以学生为主
教师在指导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应大力鼓励学生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开放。学生在自由表达中,要涉及全面观察、完整表达和观察有序、表达详细等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自由观察的基础上,要给以正确的归纳和指导。但是,不要用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限制学生,以免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影响学生思维的正常发挥,阻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指导中还要身体力行,走到学生中间和谐施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互相听一听、评一评,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加大信息流通的目的,促进口语交际的进程。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口语交际与传统的说话教学不同。以往的说话教学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教师评”的单向互动方式,而口语交际大多采用“一人讲,大家听,大家评”的多向互动方式。随着信息量的增多,认真倾听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三、创设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
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教学的组织
者、引导者,还要成为口语交际积极的参与者,成为学生交际的对象、合作的伙伴。师与生要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创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互动而又互助的交际氛围。因此,教师要宽容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合理情况,抓住契机加以正确的引导,以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交际的积极性。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加以合理运用。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想说、会说、善说。
四、扎实抓好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从二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数量和难度,如:《老师说他做对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等。要求学生能根据图意进行合理想象,用通顺、连贯的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有的还要求能够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使学生由口语交际向写话过渡的重要桥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仔细观察。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积极培养学生对图画或事物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指导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由空间到时间,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由里到外,由整体到部分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为进一步的口语交际做好充分准备。
2.先想后说。要注意口语的连贯性和语句的通顺。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把一个句子或一件事说清楚、说完整。如:在教学《献给老师的礼物》时,学生都能说出桌子上摆放着什么礼物。通过我的进一步启发,他们懂得还可以用上一些词语使自己的叙述更具体,于是说出了“漂亮的轮船模型”“美丽的花朵”“永不倒下的不倒翁”……等句子,既丰富了学生的词语又使口语的内容更加形象具体。
五、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大多数以童话、寓言及著名人物小时侯的故事为主,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学生读起来兴趣大、印象深。如果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性的口语交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延伸教材内容。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够通过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如:在教学《我们去“旅游”》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大家轮流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并随时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这样设计,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课标的要求,又可以使口语交际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2.设计互动情境。可以围绕交流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在多个回合、多个情境中展开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能够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连贯的、互动的交流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