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第15卷第14期 ・中医中药・197 温胃健脾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黏膜病理组织改善的临床研究 耿为民 屈 云 亓蕾 赵燕 刘 磊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目的对温胃健脾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黏膜病理组织改善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6例慢性萎缩性胃 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胃健脾活 血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胃黏膜病理组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治疗效果和胃黏膜病理组织改 善情况方面两组惠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胃健脾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的改善胃黏膜病理组织, 值得在,I鲁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温胃健脾活血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组织;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4—0197—0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6例慢性 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对照组和观察 上存在着齿痕或者淡红,具有沉细的脉搏;②四肢乏力;③具有腹泻 或者便溏的症状,④纳果少食;⑤饭后痞满、胀闷;⑥胃痛喜按;⑦ 胃脘隐痛。兼症判断标准:A组判断标准:①舌质黄腻、苔黄、偏红; ②尿液黄色;③噪杂;④具有口臭、151苦的症状;⑤胃热胀痛。B组判 断标准①舌质暗紫或者暗红,或者存在着脉涩、瘀斑的症状;②大便 滞血或者色黑;③面色晦暗;④胃痛日久难愈;⑤胃脘疼痛,痛有定 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计有82例,观察组患者共计有84例。对照组 患者中共计有45-I ̄"JI女性,39例男性;年龄在61 ̄79岁,中位年龄为 (64.87±3.21)岁;观察组患者中共计有51例女性,33例男性;年龄 在63~80岁,中位年龄为(65.62士4.27)岁。在HP、ATP、IM、胃黏 膜腺体萎缩、中医症候分级积分、治疗前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年 龄、性别等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 有可比性。 处。证型确定标准:如果患者具备上述的三项主症;或者A组症状和B 组症状各具备两项,就可以判断患者属于脾胃虚弱兼瘀热互结型。 1_3方法 1.3.1治疗方法: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具体治疗方法如 下:每天口服5O~6O mg的合欢香叶酯,1天服用3次}每天口服3次熊 1.2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文献 。 。主症判断标准:①舌质 2结果 体偏瘫患者的肌力,而且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以及生活 质量。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 患侧的相关穴位加以点按等手法的刺激,使患肢的经络、血气得以舒 展,从而提高患肢的肌力与神经敏感性 ]。穴位敷贴也是一种中医外 治方式,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应用历 2.1肌力改善情况。观察组:显效I7例,有效1l例,无效2例,肌力改 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肌力 改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O.05)。 2.1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治疗前为(62.31士 10.12)分,治疗后为(83.51±10.42)分。对照组:治疗前为(63.09 史悠久。穴位敷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对患肢相关穴位造成了刺 激,激发了经络之气,而且还使经络激活散中肉桂、血竭、三七等活 血化瘀、通经活络的药物经由穴位处的皮肤进入脏腑,发挥药效,从 ±11.38)分,治疗后为(72.17土10.23)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简 式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O.05)。 而进一步调节血气阴阳,扶正祛邪。在双重治疗的影响下,疗效自然 得到提高。本次研究中,将穴位按摩与穴位敷贴联合使用,乃是遵从 2.3 Barthel指数。观察组:治疗前为(51.37±4.14)分,治疗后为 (86.11±3.18)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0.93±3.78)分,治疗后为 了综合治疗的原则,同时也是对中医康复治疗理念的一次实践。 综上,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 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7O.62土4.2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 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O.05)。 3讨论 参考文献 [1】刘冰,刘洋,王文禹.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疗脑卒中偏瘫肢 体肌痉挛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3(7):1186-1187. [2] 张冬梅.中药足浴联合肢体按摩治疗中风后偏瘫30例疗效观察及 护理[J].河北中医,20t4,25(12):1882-1883. 中风肢体偏瘫是因脑部神经细胞发生重大损伤而导致的病症。偏 瘫患者其肌肉不受神经的控制,所以会出现肌肉无力、行动不便或丧 失行动能力等情况,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中关于中风肢体 偏瘫的康复治疗手段较多,但是单一的治疗手段疗效欠佳,因此一般 主张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法。本次研究对中风肢体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做了相关的探讨,并重点讨论了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的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患者相比,施行穴位按摩与穴位敷 贴的患者其肌力改善总有效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 数明显更高。这就提示,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肢 [3]何玲刮痧联合穴位按摩干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_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6(11):1155-1156. [4]胡平,曾令琼等穴位敷贴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7(4):547—548. [5] 赵静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J]_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4(1):114-115. 198・甲迭甲药・ 去氧胆酸,每次服用100 mg;口服吗丁啉改善患者的胃动力,同时每 天补充50-100 g的维生素BI2’连续服用20 ̄30 d;每次服用5 ̄10 mg 叶酸,每天服用3次。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胃健脾活血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 疗,药方如下:铁苋菜15 g,半枝莲12 g,蒲公英15 g,白头翁12 g, 白术15 g,淮山药15 g,人参10 g,白茯苓12 g,川芎15 g,桃仁15 g, 香附12 g,生甘草10 g,广木香15 g。采用水煎温服的方式,每次服用 150 mL,每天服用2次。1个疗程为6个月。 1.3.2疗效判定标准:在治疗之前以及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胃镜 检查,常规活检送病理检验,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肠上皮化生(IM)、 异形增生(ATP)的变化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腺体萎 缩等变化进行记录。治疗期间观察上述症状变化,并做分级记分。 随访:在完成治疗之后,以患者的恢复情况为依据每隔半年或者1年 对其进行1次随访,并且相应的进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和胃镜复 查,共计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 1.3.3统计学方法:各项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 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 百分数描述,使用啦验计量资料,使用 检验计数资料和组间差异,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组病理组织改善结果分析:见表1。 表I两组胃黏膜病理组织综合疗效比较[n(%)] 注:KruskL-wallis ̄验,两组胃粘膜病理综合疗效相比较:临床治愈 率 <o.ol;经 验证,两组总疗效比较, 7.519,Ap'=0.006<0.01 2.2两组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疗效比较:见表2。 表2两组胃黏膜腺体萎缩疗效比较 注:经Wilcoxon检验,治疗后两组比较Z=一2.50092,P=0.0124 <0.05 2_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M、ATP疗效比较:见表3。 表3两组合并IM、ATP疗效比较 注:经Wilcoxon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M:P<0.01,ATP: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M:P>0.05,ATP:,<O.05 2.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4。 表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士S) 注:经、vi1coxon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尸<O.001,治疗后组间比  ̄t-=3.9406:P=0.0002 2.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5。 2.6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见表6。 2.7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安全性指标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治 May ZU1,,VOI.15,No.14 注:KruskL—wallis检验,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 <O.001;经x2验 证,两组总疗效比较,Z2=20.334,尸=0.0001 表6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注:经Wilcoxon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0.01;治疗后与对照 组比较 <0.05 疗组见4例服药后出现便溏现象,经将方内中药改用炒白术后,症状 即获改善。 3讨论 在世界范围内遍布CAG发病区域,其最主要的发病人群就是老 年人,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发病率。相关研究 表明,在CAG基础上,胃癌具有8.6%一13%的发病率 。现在人们已 经认可了Correa提出的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到胃癌的病变过程,并且 成为了现阶段胃癌防治工作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在我国的各种恶性 肿瘤的病死率中,胃癌占第一位,其中最多的就是老年患者,具有 61.98 ̄65.97岁的中位死亡年龄。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为在胃黏膜萎 缩的基础之上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进一步出现IM和ATP。大量 的研究表明,导致癌症的组织学基础就是伴有ATP和IM的萎缩区,所 以必须要做好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研究工作,对其胃黏 膜病理改变进行干预 ]。在温胃健脾活血汤方中,白茯苓、淮山药、 白术和人参等具有和中助运、健脾养胃的功效;白头翁、蒲公英、半 枝莲、铁苋菜等具有通经活络、利湿健胃、清热解毒的功效;香附、 桃仁、川芎、广木香等具有化瘀生新和理气通络的功效;甘草具有清 养相兼的功效。由于该方能够做到辨证施治、证法相符,所以在针对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的时候具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 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5—139.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 2006,1 1(1 1):674—68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救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4.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 (2009.深圳)[J].中国中西结合杂志,2010,10(5):345—349. [5】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623—625. [61伫曹勤,冉志华,萧树东.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一17和幽门螺杆菌 IgG抗体筛查萎缩性胃炎和胃癌【J】胃肠病学,2006,11(7):388—398. [7】许桦林.实用老年消化病诊疗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l51-165. [8】施尧.慢性胃炎的萎缩诊断标准和分期分段[J]胃肠病学,2006,1 1 (4):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