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改理念下新课改的标志性之一。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钥匙”,我们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展示,就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千万不可看轻展示。展示即“发 表、暴露、提升”。通过课堂展示,暴露学生解题的思想、思路、方法。而如何展示,如何组织好学生展示,是我们在高效课堂上探究的内容。
一、课堂展示类型
1、组内小展示
由小组长组织在组内进行的展示,展示对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并由小组长将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由学习组长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为班内大展示做好铺垫。
2、班内大展示
一要有展示,二要有点评。展示时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展示时一般由B层、C层同学展示,由A层同学负责点评或拓展。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点评时,点评的内容则应该是具有针对性、拓展补充性。对展示组的人员参与度、精彩度、准确度、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点评、打分。
每节课可任定一组为点评组,其他组为展示组。(点评组和展示组可轮换担任)。
在高效课堂中,单纯的说、做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再诱人的课堂也会淡然无味。只有多元化的展示形式才能让平凡的课堂一浪胜过一浪。
在展示中,我们常用的展示形式
1、口头展示: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
2、书面展示: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利用书面展示的直观演示和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及展示周期较长的特点,理清当堂知识的学习思路,强化知识点,总结学习内容等方面,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反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实物模型展示:学习空间图形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三、“高效课堂”中学生如何进行展示的提升
在高效课堂中,展示讲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如何进行熟练的展示进而得到提升?
(一)注重展示内容、引导展示的学生开展互动
哪些题目适合展示?一是开放性题目;二是拓展性题目;三是难点、疑点且在学案中出现较多错误的题目。它们要突出展示的三大特性:
1.问题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最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才拿出来做展示。
2.互动性:针对展示的方式来讲,展示时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流,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十分充分,对知识的掌握非常到位,他们在讲解或者展示的时候,讲解非常具体到位,但是,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尽情发挥,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甚至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强加给其他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展示的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欢迎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3.创新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包括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感悟等。
(二)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人都有讲解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次展示时,各组都是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得落后生得到了冷落,长期下去,他们的成绩会更差,所以讲解时要让落后生也参与。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
在教学时老师要给每个组定下规距,讲解的人要轮流进行,每个人都必须参加,课前先分配好讲解的内容,本组学生负责对讲解的人进行指导,尤其是落后生,要教他怎么说,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解的机会,都能够得到锻炼。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课堂展示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失控”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给
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还课堂一份独特的魅力!通过课堂展示,暴露学生解题的思想、思路、方法。而如何展示,如何组织好学生展示,是我们在高效课堂上探究的问题
2014.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