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绅权》读书笔记
《在传统社会里,只有少数绅士地主稳拿着地租,他们的子弟就获得了充分受教育的机会。大多数农民的子弟没有这种福分,文字知识几乎变成了绅士的独占品。对于一个大字也不识的农民,文字是具有神秘性的。“敬惜字纸,功德无量!”对于文字的敬重就附会在这种神秘性上面。文字是教条,绅士的话成为金科玉律,权力也从这神秘性里面出来。 一般关于同意权力的看法,就是基于相互契约,从合作的过程里面产生的权力,在村与农民之间,分化后的社会阶层之间是不可能产生同意权力的,绅权便是指对农民的控制而言。 近代的新式学校既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作风自然符合工业社会的要求,对于知识分子的训练是大规模的生产,官吏候补者大大增加,而职业的机会反而相对地减少,过剩的现象既然严重,竞争的情况也就激烈。因为职业的机会多限于都市,便更要集中在都市才有取得职业的可能。 元代以吏治国,法令极繁冗,档案堆成山。吏就从中舞弊,无法根究。而且,正因为公文条例过于琐细,不费一两年功夫,无从通晓,办公文、办公事成为专门技术,掌印正官弄不清楚,只好由吏做主张,结果治国治民的都是吏,不是官。小吏们唯利是图,毫不顾到全盘局面,政治(其实是吏治)自然愈闹愈坏。
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