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杭州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周锋:杭卅I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 城市规划与管理 杭,kl、I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 周锋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自从中国大陆与2O世纪末人口老龄化之后,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了老年人口最多的地区。面对着人口老 龄化带来的众多影响,作为政府机关,对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甚至将整个社会从投资经营到储蓄消费、生产流通乃至于 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劳动就业、社会福利、医疗保险等诸多方面如何向老年宜居方向“转型”的问题,已经成为了 颇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地区为例,对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加以阐述,并对杭州地区现有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模式 进行研究,同时对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并做出一些规划设计原则与开发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杭州地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现状;对策探究;探索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67—02 并力求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与市政假设等一系列政府举措 “挂钩”,形成完善的全社会养老网络,但目前仅限于设 计和理论研究阶段。 1 杭州地区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现状及分析 1.1杭州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情况与全国人口老龄 化趋势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杭州地区在浙江省乃至于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 势发展情况中处于“领先”地位,据有关部门统计,截 至2013年年初,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总人口一成 左右,而六十五岁以上则占总人口不到一成。由相关数据 不难推断:老年人口很可能在2015年左右达到总人口数 的一成半——由此可见,杭州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情 况与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情况基本一致,即“未富 先老”情况已经显现。 由此可见,尽管杭州地区作为中国大陆的富庶地区, 已经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率先完成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等社会保障措施的基本覆盖,然而在养老需求方面,目前 工作却仅限于“空巢”、“三无”、“五保”等“著名问 题”老人的一些养老需求,且集中在低层次角度上,与 国家和社会要求的老年人养、医、教、学、乐诸方面措施 相结合的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要求和目标却有着较大 距离。 1.3外省市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方面成功例子对杭州地 区的启示 据上文所述,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趋势所展现出来的 “未富先老”状况,决定了整个国家范围内都应采取广泛 利用社会资金补充政府投入的方式来建设老年宜居环境。 在此指导思想之下,外省市的成功经验给杭州地区的启示 共有四个方面: 如此情况的产生和发展,此情况必将引发众多有目共 睹的社会问题,如家庭规模和家庭应有的养老资源以及其 供养能力同步减小等。具体表现为“421”和“821”结 构家庭(夫妻二人上各有父母甚至祖父母,下有后代) 数量增长,由此形成赡养比例失调的情况,以及经济负 担、工作地点差异等一系列以“空巢”家庭为代表的一 系列难以回避的社会现实问题也接踵而至。 其一,将本地区自身特点与国内外先进老年宜居环境 1.2杭州地区现有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睛况及其模式 剖析 根据省市乃至国家一系列会议和文件中关于建设老年 建设理念相结合。在国际视野上融入本土化运作,形成小 单位之内型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以“麻雀虽小,五脏俱 全”的形式,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分散在各个基层 单位之中。 其二,通过一系列公益事业的兴办来带动老年宜居环 境建设。先从小的公益项目人手,进行整体规划预案之 后,用“先皮毛后内脏,先内脏后大脑”的顺序来逐步 形成体系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项目。 宜居环境的精神,杭州地区结合自身情况,以城乡不同特 点为基础,力求形成层次、形式、规模同步多元化的老年 宜居环境建设,努力建设分布均衡、覆盖面广泛的街道 (村镇)级别基层养老机构(现已完成40%左右),同时 尽可能以高级行政机构设立指挥中心的方式代替集中养老 机构的传统做法,以此力争达到依托社区服务体系,令绝 大多数老人实现居家养老的目标(现仅处于设计和初步 实施阶段)。与此同时,一方面通过加强各个层面上的人 员培训以加强护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 力争将市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和街道(村镇)级基层养老 机构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模式加以推广和普及, 其三,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完善设计,力求精细。将 整个城市中与老年宜居环境有关的各个角度城市空间的业 态在整体规划下组合为一种能够彼此之间相互为对方价值 链条中的一环的“互利互助”关系,并以此将整个城市 中各个“部件”结合起来,形成功能覆盖面大、效率突 出的综合体。以老年人在活动空间方面的特别需求为抓 2013.12 城市规划与管理 手,逐步扩展到物质到精神一系列细节的实施,对其进行 中国市场2013年第48期(总第763期) 对一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税费 予以相应的减免,按照居民收费标准或服务价格执行其中 项目运营中产生的一系列资费甚至予以优惠,对“空 巢”、“三无”、“五保”等老人应有的各方面由政府资金 补助及时落到实处。对社会组织自办的一些老年宜居环境 科学设计,在其间力求体现人文关怀。 其四,将老年人“分门别类”,依据本区域内“门 类”特点设计服务。将老年人分作健康、半失能、失智、 失能等“门类”,按照本区内调查结果,做到对本区域内 人数最多的类型老人重点考虑,人数最少的老人“个性” 照顾,并兼顾其他老人的情况,以形成全方位的老年宜居 环境建设与配套服务体系。 建设项目提供补助费及运营补贴等可以做到的一些倾斜政 策和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新闻界也应加大对老年宜居环 境建设及其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宣传力度,从各个角度来 引领积极的社会舆论,创设相应良好氛围。第四,在老年 2 杭州地区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以 及对策研究 2.1杭州地区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杭州地区在先前(一般指改革开放前)的一 系列建设举措并未考虑到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对人口老龄 化趋势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又在很长时间内认识与 关注同步存在滞后现象,以至于对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显得 “难有抓手,无所适从”。第二,杭州地区一系列党委、 政府机关对本应大力宣传和落实的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一段时间内有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敷衍了事情况,致使老 年宜居环境建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呈现半停滞状态。第 三,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贯彻实行过程中,各个地区的 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准良莠不齐,一些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 推广与学习交流同步不到位,导致整体发展和共同提高都 受到限制。第四,虽然各种措施和相应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项目应运而生,但大多处于“各自为战”状况,未形成 系统化模式,更难提开产业链和品牌。致使数量和质量均 难以满足需求。 2.2根据现状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第一,市县级政府部门加强整体上的组织领导,敦促 下属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计划和实 施上升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这一高度,从而对社会各 部门(不仅行政部门)的关注度起到一个本质上的提升 作用。未达到这一目的,党委、政府部门应将此项工作纳 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列为杭州地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 部分,从而将实践工作中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第一 时间消灭,建立健全以政府和党委作为主导,委托主抓部 门作为协调,各个参与部门尽责,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全 民热切关心的工作格局。第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 热情,形成建设老年宜居环境的、活的工作体系。深入贯 彻“投资者最终受益”的工作理念,从而建立健全老年 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准入制度,并且从土地、税收、资金等 方向予以政策的倾斜,从而吸引国内外各个方面的资金, 形成“上有国家政府公办,中有民间组织私办,下有保 险公司参办”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格局,从各个角度推 进杭州地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第三,利用一 切办法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在此方面,各级党政机关应 充分学习、宣传、落实各级政府制定的扶持政策和精神。 尤其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土地使用、服务项目立项等工 作环节予以优先对待,甚至可以通过划拨方式落实。同时 2013.12 宜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整体且持久的规划并按照步骤 实施。应责成城建部门严格依据国家出台的有关规定,在 整体的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规划中融入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项 目,将两者在统一的规划中实现同步实施。通过科学选 址,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多元化开发。将各种情况发生的 可能性予以综合考虑,尽最大可能为老年人提供应有的便 利。第五,在精细化设计的基础上,力求老年宜居环境建 设项目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应充分贯彻设计理念中 “以人为本”这一中心思想,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的 规模、面积、位置、设施等因素加以充分和科学的考虑, 力求其科学合理。比如其中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医 疗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应享受的娱乐场所等,甚至可以 细化到日托室、配餐室、医务室、阅览室、乒乓球室、书 画室、健身室、歌舞室、工作室等具体功能科室均应在位 置、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设置,即尽可能使得 功能不妄求齐全而力求配套,软硬件力求达标的同时兼顾 实用性。在旧式住宅区改造时,尤其要注重到老年宜居环 境的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情况。例如在房间的户型设计 中,有必要考虑到对老年人在各空间内视线的广阔和声音 的通畅性能达到有效沟通等;卧室空间的面积和老年人分 床而睡的习惯是否相结合;乃至于一些诸如开关、插座等 用具的高度是否能够和老年人的平均身高相符合;以及诸 如安全报警、医疗保证等装置是否齐全且适用等。通过对 每个细节进行精细化设计,形成令人(不仅是老年人) 安心、安全的老年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曹文明,韩玉芳.城镇老年宜居环境研究初探[J].东方 论坛,2010(4). [2]王凤鸣.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宜居社区开发策略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2011. [3]李小云.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2). [4]陶爱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J]. 文教资料,2008(3).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浙江省民政厅2013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 理论研究规划立项课题“浙江城市区域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实践研 究——以杭州市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MZC2013093。 [作者简介]周锋(1982一),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经贸职业 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农业推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