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机肥报告表

有机肥报告表

来源:榕意旅游网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纯质羊厩生物有机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2011年08月15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革委员会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评价经费 (万元)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内蒙古是一个畜牧业大区,年均牲畜总量8409.8万余头(只)。为了解决冬、春季羊圈(厩)保温问题,牧民广泛采用从前一年11月份到次年4月份之间不清理羊圈中粪便的方法,粪尿经过日积月累长时间践踏,自然形成50-80公分厚的粪尿垫积层。5月初清理羊圈时清出的粪便形状如建筑用砖,牧民称之为“羊砖肥”,学名称之为“羊厩肥”。从羊厩肥的形成的过程看: (1)该肥料含有大量的生物尿素,其各种营养成分明显高于普通粪肥。 (2)牧民在牧羊习惯中没有用泥土或秸秆垫圈的习惯,全部是羊粪和羊尿及其分泌物混合体,因此羊厩肥含土少,比较纯净。 (3)为了冬季圈内保温问题,长达几个月不起圈,在起圈时羊厩肥基本形成半腐 预期投产日期 环保投资 (万元) 新建■改扩建□技改□ 及代码 绿化面积 (平方米)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行业类别 C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与改批准文号 传真 联系人 邮政编码 2

熟状态,而且容易收集,我们将其称为:“草原纯净羊厩肥”。 草原纯净羊厩肥经腐熟加工可制成优质有机肥。有机肥生产的经验表明,成本的50%以上来自产销过程中的贮运费用。原料充足、交通方便的*和*为理想。这两个*有可利用牧草地2274.5万公顷,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35.8%,有羊2172.8万只,每年排泄羊粪尿1086.4万吨,占全区40%。按15%的利用率估算,每年可生产羊砖肥160余万吨,可为加工有机肥提供充足的原料。 *充分了利用*丰富的天然羊厩肥,投资*万元在*建设年产3万吨有机肥生产项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令第253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2008年第2号)的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托,*承担“纯质羊厩生物有机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现场踏勘,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开展资料收集、调研工作,本着“科学、公正、客观”的态度,编制完成了《纯质羊厩生物有机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建设项目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利用羊厩肥生产有机肥,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57号令),属于鼓励类中“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机肥料资源的开发生产”,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 三、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有机肥3万吨。项目由主体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构成,详见表1。 表1 项目组成表 工程类别 主体工程 车间 储料库 储运工程 成品库 工程内容 车间设破碎机预混合设备一套,原料发酵设备两套,干燥设备一套、制粒设备一套。车间占地面积3200m2 设置原料堆场2座,混合结构。占地面积6038.75m2 集中设成品一座,混合结构。占地面积2367.38 m2。 行政与公共设施 单层综合办公楼一座,占地面积604.41 m2,宿舍一座。 公用工程 锅炉房 集中设置锅炉房一座,安装2t/h热水锅炉一台,锅炉房占地面积177.6 m2。 3

供水 排水 供电 环保工程 化粪池 企业自备水井一眼 不产生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及洒水降尘。 用电由*提供,厂内设置800kv/A、50kv/A变压器各一台。 厂区设置一座三级化粪池,用于生活污水。 四、原辅材料消耗及供应 本项目原辅材料用量见表2。 表2 拟建项目原辅材料用量 序号 原辅材料 原料名称 羊粪砖 硫酸钾 过磷酸钙 水 能源 煤 电 单位 t/a t/a t/a t/a t/a 万KWh/a 年用量 60000 100 200 1230 200 50 厂区设原料库2座,占地面积分别为3574.75m2和2310m2,总库容3.5万m3,用于存放羊粪砖及少量硫酸钾和过磷酸钙。生产方式为流水作业,原料消耗较快,堆存周期为5天。 设立1座成品库,占地面2367.38 m2。 五、主要设备 表3 主要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设备名称 粉碎机 挤压造粒机 干燥机 冷却风机 筛分机 包装机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2 2 1 六、平面布置图 本项目占地面积219.4m2,生产厂房布置在厂区北侧,成品库就近布置在生产厂房西侧,原料库布置在生产厂房南侧和东侧,生活办公集中布置在厂区东南侧,锅炉房位于厂区西南角。详细的总平面布置见图1。

4

七、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37人,工人22人,除部分技术人员由社会招聘解决外,其他人员由项目所在地招聘。全年工作日为180天,24小时运行,三班制。 八、工程进度安排 本工程总工期为12个月。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5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环境质量现状资料采用*站于2009年8月对*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资料,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环境空气 表5 监测期SO2、TSP、PM10日均值统计结果表 监测因子 SO2 TSP 监测点名称 1# 2# 3# 1# 2# 3# 1# 2# 3# 8.12 0.003L 0.003 0.029 0.056 0.101 0.160 0.070 0.0 0.111 监测结果 (单位:mg/m3) 8.13 8.14 8.15 0.003L 0.003L 0.003L 0.004 0.003 0.003L 0.035 0.023 0.005 0.143 0.121 0.093 0.120 0.156 0.126 0.321 0.134 0.113 0.074 0.093 0.043 0.049 0.081 0.109 0.132 0.118 0.099 8.16 0.003L 0.003L 0.008 0.114 0.114 0.136 0.074 0.082 0.086 PM10 从以上监测数据可知,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均小于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2、地下水 表6 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 项目 自来水公司机井 7.70 246.40 12.62 0.50 评价标准 项目 自来水公司机井 评价标准 PH 6.5-8.5 0.56 锰 ≤0.1 0.20 总硬度 ≤450 铁 ≤0.3 0.007L 氯化物 ≤250 砷 ≤0.05 0.05L 盐氮 ≤20 铜 ≤1.0 亚盐0.006 0.080 ≤0.02 阴离子洗涤剂 ≤0.3 氮 0.22 0.002L 氨氮 ≤0.2 挥发酚 ≤0.002 0.001L 0.01L 铅 ≤0.05 汞(ug/l) ≤1.0 135.1 0.004L 硫酸盐 ≤250 六价铬 ≤0.05 0.22 1.13 氟化物 ≤1.0 高锰酸盐指数 ≤3 注:标准值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L前所示数据为最低检出限。 从以上监测数据可知,地下水监测项目中除锰、氨氮外其余项目都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限值。 6

3、地表水监测 表7 西乌旗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 点位 1# 2# 标准 监测项目 pH 8.34 8.30 6-9 0.08 0.08 阴离子洗涤剂 ≤0.2 0.28 0.26 氨氮 ≤1.0 0.48 0.46 盐氮 ≤10 8.71 9.84 氯化物 ≤250 0.0001L 0.0001L 镉 ≤0.005 0.007L 0.007L 砷 ≤0.05 0.05L 0.05L 铜 ≤1.0 2.30 2.20 五日生化需氧量 ≤4 0.001L 0.001L 铅 ≤0.05 22.58 22.98 化学需氧量 ≤20 6.95 7.21 高锰酸盐指数 ≤6 0.04L 0.04L 石油类 ≤0.05 0.060 0.058 总磷 ≤0.2 0.17 0.16 氟化物 ≤1.0 6.66 6.08 硫酸盐 ≤250 注:标准值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L前所示数据为最低检出限。 从以上监测数据可知,地表水监测项目都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 4、声环境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属工业区,评价区域内没有重点文物保护和风景名胜区,项目周围2公里内无居民点。 8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II时段二类区;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93)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三级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GB12523-9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GB18599-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SO2排放总量为1.12t/a,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0.588t/a,COD排放总量为0.42/a,氨氮排放总量0.025t/a。 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①施工期工艺流程 清理场地 基础开挖 主体施工 水电安装 设备安装 试生产 设备调试 ②运营期工艺流程 羊粪砖保氮剂发酵剂预混合废气、噪声废气发酵干燥废气、噪声噪声造粒冷却废气、噪声干燥筛分废气、噪声、固废废气、噪声冷却包装废气、噪声、固废筛分产品包装产品 图3 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二、工艺说明 项目整条生产线均处于生产车间内。 10

外购的羊粪砖先进性破碎,然后添加微量硫酸钾和过磷酸钙搅拌混合后,羊粪砖含水率较高,搅拌过程中不加水。预混合后在发酵池搅静置发酵1~2周后成为半成品后。一部分半成品干燥、冷却、筛分后直接包装出厂,另一部分半成品进行进一步加工造粒后,再干燥、冷却、筛分、包装出厂。 造粒 搅拌均匀后的原料使用皮带输送机输送到造粒机内,造粒采用挤压造粒机,不需要蒸汽。 干燥工序 半成品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低温烘干,利用有机肥发酵阶段产生60℃-70℃的低温,不需要外加热源。 冷却工序 烘干后的粒料输送到冷却机内冷却,防止其板结,冷却机采用逆风冷却,空气由风机抽到冷却机内。 筛分工序 冷却后半成品输送到筛分机内筛分,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不合格的粒料粉碎后重复利用。 三、主要污染工序 (1)主要废气污染物为生产的投料混合、粉碎、造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原料堆放、发酵散发的恶臭气体; (2)主要噪声为破碎、造粒、烘干、冷却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 (4)主要固体废物为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肥料。

1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排放源 污染物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 (编号) 名称 量(单位) 类型 破碎车间 粉尘 0.04mg/m3 59.83mg/Nm3 1.12t/a 280.83mg/Nm3 5.26t/a 31.41mg/Nm3 0.588t/a 350mg/L 0.35t/a 250mg/L 0.25t/a 500mg/L 0.5t/a 25mg/L 0.025t/a 52.5 t/a 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0.04mg/m3 59.83mg/Nm3 1.12t/a 196.58mg/Nm3 3.68t/a 31.41mg/Nm3 0.588t/a 250mg/L 0.25t/a 220mg/L 0.0.22t/a 420mg/L 0.42t/a 24mg/L 0.0249t/a 出售综合利用 SO2 锅炉 粉尘 NO2 水 污 染 物 SS BOD5 生活污水 CODCr NH3-N 固 体 废 物 锅炉 炉渣 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3.3t/a 8.75t/a 噪声 项目运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包括破碎机、滚筒烘机筛分机、造粒机、包装机及各类泵类的,源强介于70~95dB(A)。 主要生态影响 项目建成后厂区内绿化面积将达到2000m2,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12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分为土建及设备安装等阶段。施工期约12个月。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机械噪声和固体废物等。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间,土石方的开挖、回填、建筑材料的装卸、堆放、固体废物堆放及汽车运输等产生短时间的扬尘污染。 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工期,尽量使土石方开挖等对土层扰动大的作业期避开大风季节,以减轻扬尘污染;厂区开挖后的土石方应定点堆放,并对弃土、弃渣等易产生扬尘点采取洒水抑尘措施,特别是在大风季节强化管理,要求大风天停止土石方施工,并做好必要的遮掩覆盖;汽车运输砂石、渣土或其它建筑材料要进行遮盖,必要时采用密闭专用车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对施工队伍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建设期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显著减轻施工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水环境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施工单位在进行设备及车辆冲洗时应固定地点,不允许将冲洗水随时随地排放,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可循环利用,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倡节约用水减少外排废污水。采取这些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 3、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挖土机、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施工机具和原材料、渣土运输车辆,其声源强度一般为70-90dB (A),混凝土浇灌振捣噪声高达100dB (A)以上。所以施工噪声对建设项目本身及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大。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合理安排进度和工序,要严格夜间22:00至6:00机械施工,以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废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垃圾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主要是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土石方,要

13

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 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滋生蚊虫苍蝇,产生恶臭,传染疾病,从而使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在施工场地内设临时垃圾站,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以保证施工中生活区的环境卫生面貌。 5、生态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平整场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工程中,因运输道路和铺设管道将会破坏原有生态植被,施工开挖地基、管沟、风蚀雨淋导致水土流失等,这些均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施工期应加强生态保护,以免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施工期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保护: (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结合当地部门所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2)土壤与植被的保护 1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区○域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2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区域,○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均要进行土地平整、耕翻疏松(要求深翻表土30-40cm),并在适当的季节进行种草,尽快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 3在施工前,首先要把表层的熟化土壤尽可能推到合适的地方集中堆放,并○及时实施临时措施防止流失,待施工结束后,再施用到要进行植被建设的地段,使其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4合理组织土方调配、场地及时填平压实;安排好挖方量和填方量,及时将○挖方量运往填方地点,并及时铺平压实,以免风蚀、水蚀。尽可能避开在雨季施工,对无用的弃土地要选择在汇水量小的地方堆放,并及时播洒草籽、长草护坡。 5管线施工应统筹安排:按施工顺序先地下后地面、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统筹安排管线的施工。尽量做到一次进行,避免反复开挖。

14

6场地施工及管线设施建设完成后,应在场地内其周围进行绿化,绿化树种○选择当地易于生存的树种,以美化环境并防风减尘。 (3)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 1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行作业。○对于施工破坏区。施工完结后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 2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不得任意裸露弃置,○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采取以上生态防治措施后,将大大减少施工作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尽可能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功能.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破碎、投料混合、造粒产生的粉尘、锅炉产生的烟气和原料堆放及发酵时产生的恶臭。 (1)车间粉尘 原料混合、粉碎与造粒过程中产生一定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羊粪砖含水率较高,产生的粉尘浓度较低,为0.04mg/m3,粉尘通过风扇排往室外,粉尘排放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的二级标准的1.0mg/Nm3。 (2)锅炉烟气 本项目建一座锅炉房,安装一台2t/h热水锅炉,采暖期为厂区生活供热采暖期运行4个月,每天运行24小时,年用煤量为200t,煤的含硫量约0.35%,灰分约13.5%。 锅炉除尘器选用多管旋风除尘器,除尘不低于效率70%,经高15m的烟囱排放。采取脱硫除尘措施后,烟尘排放浓度为196.58mg/m3,排放量为1.84t/a,SO2排放浓度为59.83mg/m3,排放量为0.56t/a,NO2排放浓度为31.41mg/m3,排放量为0.294t/a。锅炉烟气经处理后,烟尘及SO2排放浓度可以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15

(3)恶臭 恶臭气体来源主要在有机肥在发酵时产生,另外原料和产品在堆放过程中也产生一定量的恶臭。 项目发酵车间占地面积为2800m2,发酵产生的少量异味易于扩散,但根据类比分析同类企业的实际状况,厂区发酵棚恶臭气味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其影响范围将达到下风向约100m。 (4)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卫生防护距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由于本项目恶臭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通过设立卫生防护距离可以控制其对周围居住区产生的影响。 考虑本项目的特点,本评价将采用类比调查的方式确定恶臭卫生防护距离。 恶臭污染物浓度与臭气强度关系。日本的恶臭强度六级分级法见表8。 表8 恶臭强度分级法 强度 0 1 2 3 4 5 指标 无气味 勉强能感觉到气味(感觉阈值) 气味很弱但能分辨其性质(识别阈值) 很容易感觉到气味 强烈的气味 无法忍受的极强气味 各主要恶臭污染物质浓度与恶臭强度的关系见表9。 表9 恶臭污染物浓度(ppm)与恶臭强度关系 恶臭 污染物 NH3 H2S 1 0.1 0.0005 2 0.6 0.006 恶臭强度分级 2.5 3 1.0 2.0 0.02 0.06 3.5 5.0 0.2 4 10.0 0.7 5 40.0 3.0 对本次评价恶臭污染物预测结果进行分级,各环境敏感点恶臭强度范围为1~2级之间,正好处于识别阈值附近。 同类项目对恶臭影响作了专门的现状调查。调查人员共20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从年龄结构来看,18-34岁5人,35—50岁13人,50岁以上2人。调查人员分别在污染源下风向5m、30m、50m、70m、100m、150m、200m、300m等距离取样嗅闻,并以上风向作为对照点。嗅闻结果如表10所示。

16

表10 嗅闻结果 风向 上风向 距离 (m) 5 20 5 30 50 70 100 150 200 0 10 40 70 90 嗅闻人员感觉比例(%) 1 2 3 4 100 100 100 20 80 20 30 50 30 50 10 40 20 30 10 5 下风向 由嗅闻结果统计可知,在恶臭污染源下风向5m范围内可感觉到强烈的气味(4级),5~70m范围内很容易感觉到气味(2~3级),100m处气味很弱(2级),200m以外已闻不到气味。 参考对恶臭气体嗅闻调查结果,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本项目的恶臭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 本项目周围2km内无居民点,恶臭对居民产生影响较小。 2、废水治理措施及影响分析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外排废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劳动定员为37人,生活用水按0.15m3/(人•d)考虑,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44 m3/d,800 m3/a。修建一座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见表11。 表11 项目污水排放情况 污染源种类 污染源 污染源 污染源 特征 产生情况 产生浓产生量 t/a 度mg/L SS 350 生活 污水 SS BOD CODcr 氨氮 产生量4.44m3/d BOD5 250 CODcr 500 氨氮 25 0.35 0.25 0.5 0.025 防治措施 处理后水质情况 产生浓排放量t/a 度mg/L 250 220 420 24 0.25 0.22 0.42 0.024 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噪声治理措施及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粉碎机、干燥机、冷却机和筛分机等机器设备运行时 17

产生的噪声,源强为70~95dB(A)。 评价要求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为: ①购置低噪声设备; ②整条生产线置于生产车间内,生产时应关闭门窗; ③设备安装减震基础和减震垫; ④加强高噪声车间外绿化,利用树木的屏蔽的作用降噪; ⑤高噪声设备的安装位置尽量远离厂界。 在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厂界噪声贡献值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项目的建设对周围声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产车间筛分产生的固废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和锅炉灰渣。 筛分下来的固废为颗粒肥料收集后回用生产。 职工37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3.3t/a,收集后按当地环卫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 锅炉房产生的灰渣52.5t/a,出售生产建筑材料。 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根据其成分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各种固体废物经妥善处理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企业应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要措施,通过对该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提高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1)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8

①生产工艺和设备 该项目利用纯质羊厩肥生产有机肥。本项目生产技术先进,设备性能稳定可靠,生产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②原材料来源 项目所需原材料来自锡林郭勒盟北部草原丰富的天然羊厩肥,市场供应充足,可择优选购。 ③污染物产生 该项目充分运用近年来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生产过程无废水产生;废气产生量小,污染物产生量小。 ④产品 该项目产品为符合国家要求的有机肥。 ⑤资源能源消耗 该项目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资源利用率高,每吨产品电耗16度。经过类比调查分析同类型企业,每吨产品电耗50度t。 ⑥回收利用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分类收集,除生活垃圾外均能回收利用或外卖综合利用。 综合考虑,该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属于国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 (2)清洁生产要求与建议 ①企业应当在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优化工艺配方,选取更先进、环保的原材料,生产出高质量、无污染的产品,为节能降耗做贡献。 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自身和环境的角度考虑,应当减少原辅材料的消耗。 ③生产过程加强环境管理,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生产装置工艺每个工序有明确的环保指标(如电耗、物耗),同时加大生产设备环保措施的改善力度。各种人流、物流包括人的活动区域、物品堆存区域等有明显标识。 ④企业应关注相关生产技术的发展动态,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化生产工艺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19

⑤把清洁生产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出达到相应标准的环保产品。 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定期按照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 ⑦按照ISO14001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四、污染物总量控制 本项目需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主要是: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SO2排放总量为1.12t/a,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0.588t/a,COD排放总量为0.42/a,氨氮排放总量0.025t/a。 五、环境监理 根据《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环发[2002]141号,《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要求,该项目需实施环境监理。 (1)环境监理的要求 ①环境监理工作应从项目设计阶段开始,从源头开始对在设计中实际的、可能出现的或潜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提出合理化建议. ②环境监理单位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工程监理合同等编制环境监理方案,并严格按照环境监理方案实施监理工作。 (2)环境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环境监理可分为三个阶段:设计阶段环境监理,施工期环境监理,竣工阶段环境监理。 ①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 a.审验工程相关环境技术资料、管理方案与措施。 对施工图纸有关的环境保护工程或措施进行复查、核对、优化和完善设计,对有关设计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

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审核施工图中落实有关环保工程的设计及其环保投资;审核施工图环境保护配置设施的设计是否符合专业设计规范、规程,相关规范、标准及标准图、通用图的有限性;审查施工图主体工程和环境保护配套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环保法规、标准、规定的要求;审查施工图主体工程和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是否符合地方有关环保和项目环保的要求;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及时提出有关环境保护优化设计的方案和建议。 b.审验环境管理方案与措施。 有无文件化的环境管理方案;该方案能否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是否规定了环境职责,明确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的规定、工作程序的规定等。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的准则和要求,环境教育与培训安排,确保环境治理费用等;拟进场的施工机具、监测仪器、设备等与主体工程环境保护要求的符合性。 ②施工期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单位将对工程承包商的施工活动及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环节进行全方位巡视与检查。现场检查施工是否按工程监理中所规定的环境保护条款进行,有无擅自改变;是否按环保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是否执行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所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重点检查项目是否按环评要求采取防渗、防腐措施。 ③竣工验收阶段环境监理 监理单位应参加项目竣工环境验收。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环境监理单位出具工程环境监理总结报告,协助建设单位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竣工申请材料,配合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进行环保工程验收。 b.监理业务完成后,监理单位应妥善保管或按规定将相关环境监理文件提交有关部门。 21

表12 环境监理计划 监理 项目 监理内容 监理时间频次 实施 机构 监督 机构 (1)施工的贮料场、水泥拌合站周边200m范围内不得有集中的居住区、学校等。(2)施工作业场环境 地应采取定时洒水降尘措施。(3)料场和贮料场空气 采用遮盖或洒水以防止扬尘污染,运送建筑材料的卡车加盖棚布,以减少抛洒。 水环境 施工废水处理情况和回用效果。 环境 (1)尽量采样低噪声机械。(2)强噪声机械夜间噪声 严禁施工。 (1)妥善存放基建排弃土和废矿石,做好防洪、防风、防渗措施,优先综合利用,合理调配其他同固废 步工程;(2)生活和生产垃圾是否进行了及时的收,施工结束后废弃物的清理情况。 控制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物料堆置、临时工棚、便道及施工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占用的土地,拆除临时设施,生态 清除各类垃圾,恢复被破坏的地面,复土进行绿化;根据厂区周围地形条件,确定并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预防水土流失,使项目以良好的环境投入运行。 社会 施工路段保障车流畅通;运输车辆对现有道路的影环境 响是否减到最小;通道是否积水,便于村民通行。 绿化 草种选择是否符合相应的生境;工程进度是否严格工程 符合时令;施工是否严格按设计要求。 随时 抽查 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 * 六、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7.6万元,占总投资的1.17%,环保投资构成见表13。 表13 环境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序号 类别 环保设施 锅炉安装1套旋风除尘器 烟囱H=15m 车间安装2台排风扇 2 3 4 5 废水 固废 噪声 绿化 化粪池1座 生活垃圾收集装置 隔声减震 绿化面积2000m2

投资费用(万元) 2 预期效果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II时段二类区;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78-1996)三级标准 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22

1 废气 0.1 3 0.5 2 10

6 合计 17.6 建设项目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3

内容 类型 大 气 污 染 物 水 污 染 物 固 体 废 物 排放源 (编号) 车间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粉尘 SO2 粉尘 氮氧化物 SS BOD5 CODCr NH3-N 炉渣 通风扇 旋风除尘器除尘后, 经H=15m高的烟囱排放 达标排放 锅炉排放烟气 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 建设1座化粪池 达标排放 锅炉 行政区 破碎机 干燥机 筛分机 造粒机 包装机 定点收集、定期清运 生活垃圾 综合利用 合理处置 噪声 机械噪声 安装减震垫 设置在室内 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本项目建成后厂区内绿化面积将达到2000m2,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及预善作用;还可以净化厂区内环境空气,降低本项目对外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期效果 结论与建议

24

一、结论 1、建设项目产业符合性 本项目利用羊厩肥生产有机肥,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57号令),属于鼓励类中“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机肥料资源的开发生产”,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 2、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建设地区空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噪声质量现状基本良好,均满足环境质量标准。 3、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项目运营后,车间外的粉尘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的二级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Nm3。 锅炉烟气经处理后,烟尘及SO2排放浓度可以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本项目的恶臭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附近最近居民点的距离为100m,恶臭对居民产生影响较小。 (2)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二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声学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本项目采取厂房隔声、减震、距离衰减等措施后,产生的噪声到达厂界后的预测值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产车间筛分产生的固废、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和锅炉灰渣。 筛分下来的固废为颗粒肥料收集后回用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后按当地环卫部 25

门的要求进行处理。锅炉房产生的灰渣出售生产建筑材料。 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妥善处理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清洁生产结论 综合考虑,该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属于国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 5、污染物总量控制 SO2排放总量为1.12t/a,氨氮排放总量0.025t/a,COD排放总量为0.42/a,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0.588t/a。 6、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项目厂址选择和总图布置基本合理。在认真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管理措施基础上,其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建设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行。 二、建议 1、职工在发酵棚工作时注意佩戴口罩,减少异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注意做好发酵棚内的防渗漏措施,防止雨天半成品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3、加强工厂环保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强化环保设施的维修、保养、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转。 4、为营造优美、舒适、清洁的仓库环境,建议项目加强绿化水平,在厂区内及厂区周围多种植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既可美化环境,而且对噪声也有一定的吸收和阻尼作用。 26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27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