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 )
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C.湖光倒“影”
B.毕业合“影” D.形“影”不离
3、《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4、一个初中学生在地球上的重力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
5、木块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产生该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A.木块的形变 C.木块和地面的形变
B.地面的形变
D.木块的分子间存在斥力
6、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 / 9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7、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8、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在d处动能为零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5N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2 / 9
10、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 B. C. D.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12、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14、下列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发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B.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排球将静止 C.排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快,惯性变大
3 / 9
D.排球触网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牛顿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1=10N和F2=4N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__N;如果将F1撤去,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__N.
2、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3、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4、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5、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4 / 9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2、如图,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如图甲所示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小明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45cm刻度处时,小明应该如何观察烛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皮的明明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乙所示,小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
5 / 9
的烛焰的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这座桥梁的时间.求: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火车的长度.
2、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
6 / 9
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C 3、C 4、C 5、B 6、A 7、C 8、C 9、B 10、B 11、C 12、B 13、A 14、D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6 0 2、右 12
3、不变 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4、凝华 放出 凝固 5、惯性 增大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故答1、:(1)10;(2)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远离
2、11.0 放大 投影仪 左 变小 下 左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2、(1)1.04N, 1300Pa;(2)3500Pa.
火车的长度是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