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
2、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A.A 端下沉 B.B 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
3、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将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4、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5、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
1 / 9
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6、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7、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A.35℃
B.30℃
C.33℃
D.37℃
8、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2 / 9
A.F;2p
B.
1F;p 2C.2F;p D.3F;p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受惯性力的作用在空中继续前进 B.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要让自行车更快的停下来,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 D.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1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 B.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
12、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华自己 B.小华旁边的座位 C.窗外的树木 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1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 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 40g B.40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
14、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3 / 9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15、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4、篮球掉在地上又弹起,使篮球由下向上运动的力是___,它是由于____而产
4 / 9
生的。
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
2、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红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红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5 / 9
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丁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木球的质量m=_______.g,木球的体积V=_______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ρ木=_______g/cm3.此值比木球密度的真实值要_______(偏大/偏小).
(2)实验后,她总结经验发现使用天平测量小木球质量误差较大,如不用天平,只在a、b、c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小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步骤______________.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ρ木=__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2、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 实验步骤 弹簧测力计示数/N A B C D 1.6 1.8 0.5 0.3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
6 / 9
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0 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 g,如果在空瓶盛某种金属碎片若干,使金属与瓶子质量为1000 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水、金属片三者的总质量为1409 g。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
(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片最可能是哪种金属。
2、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2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g=10N/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求:
(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C 3、D 4、C 5、A 6、B 7、B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小于 等于
2、熔化 保持不变 3、液化 汽化 熔化 4、 弹力 地面发生弹性形变 5、凸透镜 会聚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1.2 20 0.56 偏大 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
V4V3水(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4 V2V3
2、测量空桶的重力 D、B、A、C 0.2 0.2 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 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体积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500 cm3 ;(2) 91 cm3 ;(3)铜 2、(1)6N,(2)0.8×103kg/m3 (3)800Pa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