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志—中医药志》
资料搜集大纲及有关内容说明
概 述
志书是官书,是按照一定体例反映一定时期行政单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综合著述。志书所记述的全部内容,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考证。同时,还要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它不仅是为当代统治阶级进行统治,提供可资征信的资料和信息,而且也是为研究地方社会历史与现状,为后世子孙提供和保存可供研究,取之不尽的历史资料。
《吉林省志——中医药志》是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纂出版的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行业信息资料大型志书,始自1949年至2008年,再现六十年间全省中医药各项事业发展状况的实录,为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人士了解和研究吉林中医药提供信息与资料。
中医药是中华人民的无价瑰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的科研教学、医药医疗门类齐全体系。为中医药编志,在本省还是首次,作为行业志书,在具备“资政、辅治、教化”原则下,兼备行业百科性能,宽泛地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科学系统地设计。
编纂委会:
编 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顾问;
编纂人员:主编,副主编,著者,设计,翻译;
1
凡 例
一、《吉林省志——中医药志》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运用辨证、唯物、客观地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记载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的历史。
二、《吉林省志——中医药志》资料搜集时间,上限为公元1949年10月1日至下限公元2008年12月31日。
三、《吉林省志——中医药志》记事空间,以吉林省行政区划为准,按照行业管理和行业发展记述。
四、《吉林省志——中医药志》主题线索,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传承创新、防病治病、经济建设、科学普及为主要线索,按照主题需要搜集整理资料,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六十年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程。
五、《吉林省志——中医药志》体裁,以记叙文为主要体裁,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
六、《吉林省志——中医药志》依据科学分类,设概述,行政管理,中医医疗,中药,医药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团体,附录等类目。
七、《吉林省志——中医药志》立传准则是对本地行业历史发展有影响的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以当代人物为主兼及历史人物,以正面人物为主兼及反面人物,在世者不立传。对本行业本部门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不宜立传的人物事迹,采用以事系人或列人物表、英模表的形式反映。
2
八、《吉林省志——中医药志》主要数据,以省统计部门兼顾主管部门档案数据,经认定为准,其它部门提供的数据均经过核实为准。
九、《吉林省志——中医药志》内使用的名称,包括国名、地名、机构名、文化名、专业名均写全称。历史地名均写今名,在括号内注明原名。对专业术语不注释,在附录中注释。重要或常见的地名、人民、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均按原出处的译名为准。对人物的称呼,除引用原文外,均直书其名,不加头衔。
十、《吉林省志——中医药志》采用公元纪年方法。
十一、《吉林省志——中医药志》在引文中忠于原文,对原文中的错字予以纠正,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引用古籍或古地名、古人名,使用简化字容易引起误解者,仍使用繁体字。
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类提纲
方志是资料书,没有资料写不成志书,资料贫乏或低劣,写不出精良的志书。该书编写成功的关键,是资料;编写质量的精良是资料的详实。搜集整理资料,应在篇目指导范围内,根据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宽泛地搜集整理资料,以便在编写时做不成和参考用。所搜集的资料一定要真实,有根有据。尽量搜集全本区域范围内的相关资料。
资料搜集按照“死资料与活资料”搜集。死资料是指储存在档案、报刊、史志、年鉴、碑刻、著述、回忆、电报、调查、工商注册、实业团体、社会组织、会刊、名录、单据、表格、图纸、人物、文物、图书、图片等记录的无生命载体的资料,称为死资料。
活资料是指通过口述、传说、调查、考证等,在世人提供的各种资料。
资料搜集的方法,运用“六个结合”“五先五后”搜集资料。“六个结合”是查阅与采访相结
3
合,广征与特约相结合,个别采访与集体座谈相结合,调查与研讨相结合,专业与发动群众相结合,搜集写史与搜集写志相结合。
“五先五后”是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全面后重点,先急后缓搜集资料。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要先搜集活资料,后搜集死资料,突出资料的独家性。
下面就所需材料详细解读:(要求所有搜集的资料标明出处,口述的标明名字和联系方式,以便核实调研)
一、中医药回顾
为中医药编志在吉林省是首次,为了起到承上启下,有效衔接,利于读者深刻认识了解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在这一章当中主要参考历史相关资料,高度地概括叙述,科学合理地论述(点到为止)。(主要参考卫生志和统计资料,以及中医药的历史资料)
二、总述
总述是全书的精华,发挥高瞻远瞩的思维,结合高效的写作技巧,综合本书的精华,对行业的总情况、总趋势、总问题,以及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地位、特点、发展规律、优劣之势、影响人物、重大事件、主要物产、经济发展、特种工艺、新生事物、科研教育、科学普及、优良风尚等,综合叙述。
三、分条目:共七编28章52节
第一编:行政管理
4
第一章:行政区划、机构
第一节:概况
从1949年按时间先后到2008年的行政区划概况,精确到乡,即行政管理范围。
第二节:行政机构
从省、市到县均详细记载,没有区划变更的,相同的跨年简略,竖列表示,用表格式记述。
第三节:行政职能
省、市、州、县的行政职能。因为,有的地方行政职能部门,一职多能兼顾其它部门工作,所以也应记述。
第四节:组织建设
考察、交流、人才、学习、培训等
第五节:管理人员简述
凡涉及的管理人员均要记载,因事系人的叙述。
第二章:医药制度
第一节:会议、决定和部署
5
重大会议精神决定落实和部署的结果,以取得的结果、针对事物的发生结果述写。
决定、部署、宣传、会议等。
第二节:政策研究
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制度改革、规范建设、地方法规、协作联合体、农村问题等。
第三节:标准建设
医疗、医药、防病治病、保健与保健品、中药食品、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地方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第四节:审批监管
医疗机构、医药、广告、认证、保健、康复、护理、政策执行、职称、资质等的审批、检验、监管和服务;
第五节:民族医药管理
民营医院、个体诊所、股份制医院、民营药企等。
第六节:档案管理
第七节:合作医疗
第八节:事业管理
6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一节:信访
案件受理、解决数量质量、信访接待等。
第二节:监督监查、巡视
第三节:依法行政
第四节:药品市场
第五节:医疗机构
第六节:药品生产
第七节:毒、限制性药品管理
第八节:医疗广告
第九节:认证管理
第十节:医疗保险
第十一节:奖励处罚
(发明、课题、违规违规、医疗事故等)7
第二编:中医医疗
第一章:医疗机构
第一节:中医院:按照年限发展的顺延,逐年地查阅整理资料。基本以名称(包括原名)、地址(包括原名)、建院时间、性质、规模、设备、业务、科室、医术、病房、床位、人员(有职称,加职称)、主要服务对象、诊治人数、独立科研成果、项目合作、图片、企业简介。按照时间顺延,医院由于撤销、合并、扩建等因素,应全面搜集纪录。在时间上以建国为起始时间。(只要名称有中医院为此范围)
第二节:中西结合医院:同上述。
第三节:综合医院的中医专科:是指各种性质医院的内设中医专科,只要使用中医名称有中医诊治的。基本同(中医院)。
第四节:中医康复:独立的或者在其它医院设立的科室,运用中医医术和药剂的。基本同(中医院)。
第五节:中医保健:同上。
第六节:中医诊所:中医诊所是指具有从业资格的和非从业资格的,分布在广大城乡的,从事中医诊治、售药的人员。主要以名称、地址、规模、性质、业务、人员、医术、方剂、专长(祖传)、设备、图片等。按照年限顺延搜集整理。
第二章:中医
现状、人数、人物、医术、专长等:
8
这个章节基本在第一章的资料搜集整理中,一并完成的。但是,要以表格的形式汇总出来,文字补充叙述。
第三章:中医科室
这个章节基本在第一章的资料搜集整理中,一并完成的。要以各科室的业务范围、组成人员(有职称的加职称)、医术专长、设备、图片等,是对中医院概况的另一方面的详细记述。要求全面、不遗漏一点、数字准确、真实。
第一节:妇科
第二节:儿科
第三节:骨络科
第四节:呼吸、消化系统
第五节:神经科
第四章:诊治与护理
这个章节同样在第一章节中资料搜集整理中,一并完成的。是对各科室诊治过程中的一个最终诊治所取得的成果进程。各种病及诊治效果的综合资料。要求全面详实、数字准确。
第一节:临床
第二节:治疗
9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第四节:护理
第五节:器械等
第五章:预防保健
这个章节结合卫生与防疫与科研院所各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综合搜集资料,在第一章资料搜集整理中,对涉及预防保健的一并搜集整理。按照以下节目,叙述纪录。
第一节:中医与预防
传染病、地方病、治疗等。
第二节:中医与保健
成果、理论、康复等
第六章:人物与医疗机构传记
本章以中医医疗的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科室、诊所,以及中医名人为主。在世不立传,对于突出特长的简述概括叙述或列表。本章节搜集资料,地方推荐,并提供联系方式,由编委会调研核实后,专业人员叙写。
第三编:中药(以下章节中没列到的,按照实际发生增减)
10
第一章:中药资源
按照我省各地区的行政区划,把分布在本地区的中药资源,按照时限的顺延,根据分布与增减情况,列表、制图或者文字说明,对于中药品种要全面说明,包括图片、药理药性、产量等。
第一节:资源分布
第二节:资源种群:人参、鹿茸、五味子等。
对于生产较大经济价值和药用广泛的中药,作较详细的说明。
第二章:中成药
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的中成药,搜集资料主要在药品生产企业。按照名称与性能,列表说明,对有特殊影响的药品,文字说明。
第三章:中药方剂
主要是饮片企业的状况、性质、数量,以及加工方式方法等。现存有影响的中医药方剂,以及向社会征集的有效中药方剂。
第一节:饮片
第二节:方剂
第四章:中药西药结合运用
11
主要是在治疗上,中西药的应用,以及这些药品名称、药效等。
第五章:医药成果
这一章主要是按照时限的顺延,记录中医药的科研成果进程,搜集整理资料应在走访专家企业时,结合档案资料,整理。
第六章:人物传记
本章以中药专家(在世不立传)为主,对于突出特长的简述概括叙述或列表。本章节搜集资料,地方推荐,并提供联系方式,由编委会调研核实后,专业人员叙写。
第四编:医药经济(以下章节中没列到的,按照实际发生增减)
第一章:基本建设
本章资料搜集主要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存档查询。按照时限的顺延,列表数字说明,文字补充说明。
第一节:建设项目
第二节:国资管理
第三节:经费、收费、财务管理
第二章:中药生产
12
本章资料主要在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存档查询。按照时限的顺延,列表说明,文字补充说明。基本以名称、规模、性质、地址、业务、产值、利税、设备、技术、产品、销售、人员、投资、资产、负债、市场等。
第一节:中药生产
第二节:中药种养加工
种植、养殖、加工。
第三节:中药市场
主要是交易市场,名称、规模、性质、地址、范围、影响、交易等。
第三章:中药食品
本章参考第二章。
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药膳、药酒、饮品等。
第四章:人物与企业传记
本章以中药人物、中药企业人物,在世不立传,对于突出特长的简述概括叙述或列表。本章节搜集资料,地方推荐,并提供联系方式,由编委会调研核实后,专业人员叙写。
第五编:科技教育(以下章节中没列到的,按照实际发生增减)
13
第一章:教育科研机构
本章资料搜集主要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以及走访查询和存档查询。按照时限的顺延,列表数字说明,文字补充说明。
大学、院所、实验室、职教、人员等。
第二章:专家研究人员
本章资料搜集范围在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科研、教学和课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按照时限的顺延,列表数字说明,文字补充说明。
第三章:课题成果
在搜集资料时,与第二章一并完成。
第六编:社会团体
本篇由编委会搜集整理
第一章:文化交流
第二章:文化建设
第三章:学术团体
第四章:医药著作、刊物
14
第五章:科学普及
第六章:人物传记
第七编:附录(包括大记事、成果展示、传统医药发掘、整理等)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