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新课程下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新课程下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榕意旅游网


浅谈新课程下的探究性学习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的素质人才的作用中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显示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新课程 探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美术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能力的发展”。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美术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真正的美术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有兴趣、乐意去学,选择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十分重要,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则尤为重要。

1 真正理解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确立探究的目标

了解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前提,真正地理解学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考虑学生正在想什么,感觉什么,想要做什么,并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只有认识和了解了学生的问题,才能明确指导学生探究的基本方向,确立具体的指导方针和计划,使学生的学习由远及近,逐渐地接近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了解学生,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设想:在美术课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枯燥无味。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变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复。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且只能使学生更加厌学。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2 满足学生需求,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确定探究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美术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选择美术学习内容的权利,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即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教师应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隐藏的独特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

3 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探究的合作对象

小组合作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小组中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对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式学习既有小组中各位同学的竞争,又有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可以有效地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4 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品尝探究的成果

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问,尤其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品尝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从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

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参与美术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对教师作出的评价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引导学生更多地看到别人的长处是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品质的绝好机会。特别是美术具有非语意性,不同的评价更会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在美术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教师应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于能力重于知识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是深远的。美术教师应乘着新课程理念的东风,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驾驭及课后的反思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但不管多难,我要克服、努力,通过美术课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